主页 > 论文欣赏 >

《诗经》中的助词研究


2017-09-12    来源: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作者:杨秋莲

 摘要:《诗经》中的助词丰富多样,主要有“之、其、斯、有、而、矣、兮”等。根据助词的句法功能来说,大致可以将其分为标志性助词、音节性助词和语气性助词这三个大类,本文根据以上三大分类展开论述,探究《诗经》中的助词表现出的语用特点。
  关键词:《诗经》;助词;类型;语用特点;
  Abstract: there are many auxiliary words in the book of songs, such as ", it, si, have, but, "and so on. According to the syntax of auxiliary function, it can be roughly divided into signature of utterances, syllable utterances and tone of utterances of the three major categories, based on the above three categories, explore the "book of songs" of the words in the pragmatic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the book of songs; Utterances; Type; Pragmatic features;
  

  汉语的助词是放在词和词组之后,能够标志某种语法结构以及结构的变化,有时还能补足音节让语句和谐流畅的一类词。汉语的助词在句子中没有实在的意义,也不能够充当句子的成分,更不能够单独回答某一些问题。根据助词的句法功能来说,大致可以将其分为标志性助词、音节性助词和语气性助词这三个大类。《诗经》中的助词丰富多样,主要有“之、其、斯、有、而、矣、兮”等,下面笔者将从标志性助词、音节性助词和语气性助词三方面分别论述,探究《诗经》中的助词表现出的语用特点。

  一、标志助词

  标志助词是用来表示某种语法结构及其结构变化的,也被叫做结构助词。这种助词被我们广泛使用,且由于它的用途大,备受研究者重视,结构助词中我们最常用的是“之”这个词,除了“之”字之外,结构助词还有“是”“其”“斯”“有”“而”“以”“于”等。

   (一)定语和中心词之间往往承接助词,表示的是领属和修饰的关系
  1.可以表示事物的领属关系
《诗经·周南·麟之趾》篇中的“麟之趾,振振公子”里面的“之”表示“趾”是属于“麟”这种动物的。《诗经·齐风·鸡鸣》篇中“匪鸡则鸣,苍蝇之声”的“之”表示的是领属关系,《诗经·齐风·鸡鸣》篇中“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里面的“则”表示“明”是“东方”的“明”,“之”表示“光”是“月出”的“光”之意。以上所举例中的“之”“则”,标志它前面的词或词组是领属后者的,可译为“的”。
  2.可以用来表示修饰的关系
  《诗经·周南·桃夭》篇中的“灼灼其华、有蕡其实”里面的两个“其”表示形容词“灼灼”和“蕡”是用来修饰“华”和“实”这两个名词的。《诗经·小雅·斯干》篇中“秩秩斯干”里面的“斯”表示前面的词或者词组是修饰后面的词或词组的。
    (二)句子的中心词和定语的中间往往承接助词,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诗经·邶风·击鼓》篇中“忧心有忡”的“有”表示“忡”是其前名词“忧心”的后置定语,起修饰的作用。《诗经·豳风·东山》篇中“零雨其濛”这一句中的“濛”是“雨点细小的样子”作“零雨”的定语,“其”介于两者之间作为标志。这类助词一般不能译出实在意义。上例中“有”“其”后的形容词,均是其前名词的后置定语,对前者起修饰作用。
    (三)句子谓语和补语中间常常加入助词,表示补充的关系
    《诗经·召南·采蘩》篇中“被之僮僮”中的“之”被用在“被”这一谓语和“僮僮”这一补语之间,用来表示补充的关系。《诗经·周南·兔罝》篇中“椓之丁丁”中的“之”被用在“椓”这一谓语和“丁丁”这一补语之间,对前面的句意进行补充。《诗经·邶风·绿衣》篇中“絺兮绤兮,凄其以风”中的“其”被用在“凄”这一谓语和“以风”这一补语的中间,表示补充的关系。它们都可以翻译为“得”的意思。
    (四)句子的主语和谓语的中间往往加上助词来取消句子独立性
    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被取消了独立性的句子,有的可以作为词组组成句子成分,有的则是作为复句的一个分句。《邶风·绿衣》篇中“心之忧矣,曷维其亡”的“心之忧矣”成为主谓短语,可以做句子的状语。《卫风·氓》篇中“氓之蚩蚩,抱布贸丝”的“氓之蚩蚩”成为主谓短语,可以做句子的主语。
    (五)用于宾语和谓语之间,表示并标志宾语前置
    为了突出提前了的宾语,往往用助词“是”“之”(有时用助词“于”)等作为鲜明的标志。有时在宾语前还常常用表示范围的副词“惟(唯)XXX”构成“维(唯)……是(之)……”的句子形式,用来突出或者强调动作对象的单一性。助词“维”一般要与助词“之”一同使用。如《小雅·节南山》篇中“四方是维……”,《邶风·新台》篇中“燕婉之求,得此戚施”。《大明》篇中“乃及王季,维德之行”里面的“维”跟“之”放在一起组合使用。宾语之前如果有表示范围的副词,例如“维”就是用来突出强调这一动作对象的单一性的,这一类的助词是不能翻译出具体语义的。上例中的“是”“之”这两个助词,都是放在前置宾语和谓语的中间,起到标志宾语前置的作用,这一类的助词不能译出。
    二、音节助词

    这类助词多用在韵文、骈文中,散文中有时也会用。其作用是补足音节,让语句和谐流畅。常用的有“之”“如”“其”“于”“维”“载”“有”“以”“式”“曰”“思”“斯”“薄”等,此类助词不能译出。[3]例如《小雅·斯干》篇中的“兄及弟矣,式相好矣,无相犹矣”、《小雅·小弁》篇中的“弁彼鸒斯,归飞提提”、《秦风·渭阳》篇中的“我送舅氏,曰至渭阳”、《豳风·七月》篇中的“春日载阳,有鸣仓庚”、《魏风·硕鼠》篇中的“乐郊乐郊,谁之永号”、《大雅·常武》篇中的“王奋厥武,如震如怒”、《大雅·文王》篇中的“无思不服,皇王烝哉”、《周南·桃夭》篇中的“之子于归,宜其室家”、《邶风·柏舟》篇中的“微我无酒,以敖以游”这九个例证中,我们将例证中的音节助词进行研究可以发现,音节助词或放在句首使用,或放在句中使用,或放在句尾使用,都是起到补足音节、让语句和谐流畅的作用。    

    三、语气助词

    帮助表示句子各种语气的词叫做语气词。语气词一般用在句末,个别的用在句中或句首(仅限提挈语气)。这类词没有实在意义,不能充当句子成分。语气词依据它们所帮助表示的语气可分为助陈述语气、疑问语气、感叹语气、提挈语气、停顿舒缓语气等。

    (一)助强调语气
    1.助强调
    语气这种的语气助词通常被用在陈述句的句末,常用的词有“矣、耳、焉、以、而、斯、思”等。例如《齐风·鸡鸣》中“鸡既鸣矣,朝既盈矣”的“矣”放在句末,起强调语气的作用。《小雅·菀柳》篇中“有菀者柳,不尚息焉”的“焉”放在句末,起强调作用。对这两个例证中助词进行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强调语气的语气助词都是被使用在句末的,帮助完整句意并强调语气。
    2.助判断
    语气常用的词有“也”“焉”“与”“耳”“夫”“尔”等。例如《商颂·那》篇中“猗与那与,置我鞉鼓”中的“与”起着判断语气的作用。
    (二)助疑问语气
    这类语气词绝大多数用于疑问句的句末,个别的可以随其他成分置于句中。常用的词有“乎”“也”“与”“夫”“矣”“哉”等,可译为“吗”。[5]例如《郑风·溱有》篇中“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里的“乎”表示疑问的语气。《小雅·隰桑》篇中“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的“矣”用在句末,加强疑问的语气。《王风·黍离》篇中“悠悠苍天,此何人哉”里的“哉”用在句末,加强疑问,增强语气。对这三个例证中的表疑问语气的助词进行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帮助加强疑问的语气的助词往往被放在句子的句末,用来表示疑问,加强语气。
    (三)表示停顿、舒缓语气
    常用的词有“也”“矣”“者”“兮”“之”“焉”“与”等,可译为“呀”“么”等。例如《秦风·车邻》篇中“今者不乐,逝者其耋”中的两个“者”用在句中帮助停顿并舒缓语气。《陈风·墓门》篇中“夫也不良,国人知之”中的“也”在句中表示停顿,并帮助舒缓语气。
    (四)助感叹语气
    这类语气词大多数用于感叹句的句末,少数可以用于句中。如《小雅·常棣》篇中“是究是图,亶其然乎”中的“乎”用来表示感叹,相当于“啊”的意思。

    (五)表示提挈语气

    这类词也叫作“发语词”,常常用在句首,表示议论的开始,常用的词有“盖”“维”“微”等,不能译出实际意义。例如《魏风·园有桃》篇中的“其谁知之,盖亦勿思”,其中的“盖”为发语词,表示议论的开始。

    (六)作为语气词连用

    连用的语气词都各有自保留它们本身所表达的语气,且后一个句子的语气词才是句子的语气的重点。语气助词中的“乎、哉、矣、与、焉”等多放在其他语气词后,如《齐风·著》篇中“俟我于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琼华乎而”,其中的三个“乎”,最后一个“乎”才是句中语气的重点。[6]在古代汉语中,虚词需注意,尤其是助词,因为它的使用情况相对复杂。因此,我们必须掌握大量的语言材料,才能弄清其形成和转化的过程。《诗经》中的助词负载并且传递了大量的虚词信息,这无疑为语言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语言材料,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各类虚词的划分和词性的问题,并且也提供了助词研究的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白玉林,迟铎.古汉语语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2]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1999.
[3]周振甫.诗经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3.
[4]杨合鸣.诗经词典[K].武汉:崇文书局,2012.
[5]张仁立.《诗经》中的衬音助词研究[J].语文研究,1999,(3).
[6]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4.
上一篇:高校微信公众号文本中的人称指示研究——以武汉地区高校为例 下一篇:汉文史料中“唐古特”一词所指族群变迁研究
相关文章推荐

  • 什么是农民眼中的美好生活 ——基于乡村振兴
  • 大学历史教学中的整体性与思想性之构建
  • 翻转课堂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 案例教学法在《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教学中的
  • 中华传统文化在对台工作中的作用与路径研究
  • 虚拟化技术在实训室应用中的研究
  • 高校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探索
  • 云盘服务商对盗版视频传播的侵权问题探究
  • 共享单车使用中的消费者权益实现与完善
  • 信赖利益制度在行政法中的作用研究
  • 美国侵权法过失理论初探
  • 如何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
  • “互联网+”模式下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
  • 中国人物画教学创作中的速写运用
  • 可视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 浅析数学思维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