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论文欣赏 >

新科技革命会引发什么样的产业变革


2017-09-11    来源:人民论坛    作者: 赵若玺 徐治立

【摘要】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下,新一轮产业变革与科技革命的互动更为复杂。需要深入把握产业变革的特征,合理协调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关系。

【关键词】科技革命  产业变革  21世纪    【中图分类号】B029    【文献标识码】A

新科技革命与第三次工业革命

科技革命是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的总称。科学革命主要指科学理论、方法、思维方式等发生了巨大的突破进展。比如,库恩认为科学革命即科学的理论范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技术革命主要指技术体系原理的根本性变革。

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产业革命之间有一定的基本线性关系。一般来讲,科学革命是技术革命的基础与理论前提,科学革命一般不会直接引发产业变革。技术革命则能够直接对生产力与生产方式产生影响,成为推动产业革命爆发的直接驱动力。

所谓21世纪的新科技革命,是当今科技前沿领域最有可能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成就。它本质上是20世纪后半叶科技革命的延续与拓展,与科学革命相关而重点聚焦于技术革命,同时影响到新的产业变革。而产业革命的概念最早应由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这本著作中提出,他认为蒸汽机等发明的出现推动了产业革命与社会革命的发生。马克思以及贝尔纳都认为产业革命就是指生产力的革命。产业革命最初实际上是指发生于18—19世纪的英、美、日等发达国家并引发世界范围内的机器大工业生产替代手工工业生产的革命性变革。所谓产业变革一般指社会物质生产部门结构的革命或变革,是技术革命的成果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当社会经济运行模式和生产方式发生变革时,才意味着产业变革的发生。但从目前来看,更多的人将产业革命等同于工业革命,例如,美国著名历史学家R.P.帕尔默等指出“Industrial Revolution”被译为“产业革命”,也可被译为“工业革命”。目前,有关“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说法成为学界讨论的焦点。学者们已积极探讨这些变革及其特征属性。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指出,科技革命处于集中爆发的前夜。中国科学院研究员何传启认为,生命科学将会是新科技革命的基础,同时融合信息、纳米科技等,从而引发新一轮产业变革。还有人认为,新能源、机器人、3D打印等智能制造技术将会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核心。美国社会学家杰里米里夫金认为,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以新能源与新型互联网通讯相结合为基点而引发的一系列变革。《经济学人》的编辑保罗·麦基里则认为,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一场数字化的革命,新材料、3D打印、机器人等产业技术的融合。美国学者克里斯·安德森在其著作中提到了“创客”的概念,他的关注重点也是生产方式的变革方面。总之,新一轮科技革命的爆发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孕育已成必然趋势,对于世界各国来说,深入探讨和把握新的产业变革特征,抓住发展机遇,对于全面提升综合国力具有重大意义。

新时期的科技革命呈现出智能化、生态化等特点

首先,基础科学与新兴高技术领域各自分别出现跨界融合与交叉分化的发展态势,这是由于新兴学科以及前沿技术领域的不断出现与创新而引起的,新的科技发展模式正在形成,实现从基础科学到应用技术产业领域发展的新境界。例如,新一轮信息技术与脑科学、数学等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将会极大地推动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产业的发展,同时对人类在新时期揭示大脑的秘密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其次,科技革命的发展更加注重绿色服务化与生态文明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工业化的进程虽然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变革,但其负面影响特别是对环境与资源方面的影响日益恶化,21世纪人类面临的发展问题更为严峻与迫切,要求科技面向绿色化、智能化、生态化的方向发展。未来的科技革命将注重生态环境的修复保护、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致力于开发新能源等绿色技术产品。

第三次工业革命具有一些明显的特征。首先是生产方式将发生根本性变革,数字智能化将成为主流的模式。21世纪信息技术革命仍具有主导性地位,其本质上就是包括信息、数字、智能化的一场技术革命,这些信息化数字化科技与生产管理方式的综合协同创新,一方面会引发已有产业的转型升级、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它会引发生产方式、生产组织模式、甚至人类思维模式的全方位变革。其次,能源结构将以可再生能源互联网配置为主体结构模式。新时期能源技术革命的关键就是要使可再生能源成为能源结构的主体,同时新能源技术本身也是众多技术的融合点。新一轮产业变革的能源主体是以诸如风能、太阳能、潮汐、地热等可再生能源为主体,同时以“可再生能源+新型互联网通讯技术”为核心模式,并且产生新的能源储备技术,将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

新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互动具有复杂性

首先,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有直接的因果联系,但科技革命只有在合理的社会体制与经济条件下才能引发产业变革,这从第一、二次工业革命中均可以明显体现出来。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以力学为理论基础,蒸汽机的发明则是理论的实际应用,由此来引发机器大工业生产等变革,而力学基础早在17世纪科学革命中已经奠定。第二次工业革命,科技与产业关联的效应更加明显,热力学电磁理论等直接推动了内燃机及电动机等产业革命。产业变革的直接动力来自科技革命,但并非任何科技革命都一定会引发产业变革。例如,哥白尼的天文学革命并未引发产业变革。古希腊的希罗发明了类似于蒸汽机的一种动力机器,完全算是一场技术革命,但未能引起一场产业变革,这也是出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原因。21世纪,国际科技合作交流日益深化,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深,各主要发达国家对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到来都高度重视,这就为即将到来的产业变革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制度、社会制度、环境条件的基础。欧、美、亚洲等具有良好社会制度及科技发展土壤的国家将会成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重点爆发区域。

其次,新一轮产业变革的重要推动力不仅仅来自前沿高技术的突破,更多的是来自人类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需求与开拓高级绿色工业文明的需要。诸如新能源、信息技术、生命科学等前沿科技领域正处于大规模突破爆发的酝酿期,必然引发相应领域的产业变革。同时,21世纪科技发展迅猛,随着人类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精神文明的需求愈发成为引领产业变革的重要动力。产业变革更多表现为人类深入认识自然环境,适应自然以永续发展的迫切需要。与历次工业革命不同的是,新一轮产业变革更加注重生态绿色的发展方向,改变了以往单纯追求经济发展的生产方式,向着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工业转变,新一轮产业变革能够解决以往产业变革所不能解决的问题,诸如环境恶化、资源枯竭、人口增长等现实问题。新一轮产业变革的动力从某种程度上正是人们对迫切需求改变这一现状的需要而产生的,产业变革的直接动力表现地更加迫切与明显,这种需求与动力甚至引领相关技术领域发生变革。例如,21世纪发展潜力巨大的生命科学将是解决生态系统恶化,开拓绿色产业文明的直接手段,基于目前迫切的现实需求,生物工程技术会重点在农业、医药卫生等领域展开推进,引发技术变革。因此,21世纪新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表现为更加复杂的互动关系,而不仅仅是直接的线性推进关系。在此情况下,应注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并加强科技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互动,共同推动国家的科技进步。

注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兼顾传统产业

传统产业是指传统技术的比例占55%以上,并以传统产品为主的产业。而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具有先导性与战略性,同时会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长远发展,未来成长潜力巨大的产业。长久以来,国民经济体系以传统产业为主导。但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逐渐兴起、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与重振制造业的崛起,传统产业面临着升级的巨大压力,而战略性新兴产业正是在新的形势下形成的。

首先,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应有明显的区分,自身应有明确的发展规划与路线。 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最大不同在于:前沿科技之间、前沿科技与产业之间的跨界融合是催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动力,战略性新兴产业伴随着技术创新而产生,历史上的科技革命也表明了新的科技对于新兴产业的形成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21世纪,各种前沿性高技术兴起,创新驱动成为推进新一轮产业变革的重点。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应以前沿技术的突破创新为基点,重点关注核心技术的突破。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遵循自身发展时也应当注意与传统产业的结合,传统产业是根本,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先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以基于传统产业而发展,传统产业的结构优化升级可以激发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应有明确的导向性与目标,把科技创新发展带来的成果惠及人民,实现综合国力的提升与社会经济的全面提高。

其次,在战略性知识产业的选择上,应当结合本国的科技发展现实情况来进行。首先需要考虑基础科学的优势研究领域;其次需要考虑能够提升国际产业竞争、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的科技领域;最后需要考虑科技成果产业化等现实条件,前沿技术合理地实现产业化形成的创新驱动力可以引发辐射效应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战略性产业集群的发展。可以通过智能化数字再造、核心技术裂变、两化融合等多种方式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兼顾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系,加强两大产业群的契合度,形成耦合溢出效应。

注重科技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互动,共同支撑国家的科技发展战略

科技政策由国家政府制定设立,旨在协调整合国家发展与科技进步的有机关系,是国家政策重要的组成部分。产业政策主要关注产业的发展形成等方面。可以看出,科技政策的作用范围更为宏观,产业政策从具体的领域出发推动社会与经济的发展。相比科技政策,产业政策的作用对象和范围更加具体,可以直接深入影响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以及社会经济的运行结构。

首先,科技政策应为产业政策服务。科技政策作为科技活动的手段与工具,同时具有经济与社会双方面的属性与目标。科技政策的合理制定与实施,对促进前沿技术进步、提升产业核心技术水平等具有重大的作用与意义。当今的科技政策不仅关注国家的科技发展,同时考虑国际竞争、经济增长、产业发展等综合因素,并且随着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科技合作的日益加深而逐渐发展为多元化的政策,以此来更好地统筹协调国家或区域的科技与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其次,科技政策的实施发展需要产业政策的指引。当下企业愈发成为科技创新的产业主体,一方面需要提升科技实力、提高自身的服务及产品质量等综合实力。因为多方面的需求使得企业需要多方面的提升自己,企业会革新已有技术加大创新投入、改善现有生产及工艺流程,这些措施必定对科技政策的实施创新提供了更多机会。另一方面,对于一些旧有的落后产业,相关产业政策会针对其情况进行产业改造与重组,通过改善提升产业结构等措施,促进科技创新,以此来引导新的科技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最后,在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科技政策与产业政策应相互协调共同支持国家的发展战略,以此来抓住机遇实现综合国力的提升。对当今国家科技实力的提升与社会经济增长来说,科技政策与产业政策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科技政策要以产业发展为基础,以企业创新为主体,市场需求为导向,努力突破能提升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产业政策要积极引导、协调科技政策的实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中抓住机遇,实现综合国力的提升。

(作者分别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参考文献】

①何传启:《第6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方向》,《中国科学基金科学论坛》,2011年第5期。

②肖兴志:《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年。

③熊勇清:《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良性互动发展——基于我国产业发展现状的分析与思考》,《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第5期。


上一篇: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未来趋势 下一篇:共享发展彰显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
相关文章推荐

  • 司乘冲突引发的法律责任思考—以重庆公交坠江
  • 以自我革命推进党的建设
  • 后革命时代的秩序反思—《旧制度与大革命》的
  • 新科技带来哪些文化价值观念的转变
  •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及其文化意义
  • 毛泽东人民主体价值观教育
  • “大数据”革命与科学哲学变革的三重维度
  • 医患纠纷引发群体性事件的调查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