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精准扶贫、网络扶贫的新时期,网络扶贫的开展,既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来改造农业,同时也要符合农业行业本身发展的特征,在农业与互联网的碰撞与融合中找到适合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逻辑。
【关键词】扶贫攻坚 大数据 电商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加大互联网扶贫力度,在网络设施、移动终端、信息内容、电商平台、公共服务等五个方面进行了系统部署,充分动员社会各界力量以多种形式和手段进行扶贫模式探索与创新。网络扶贫模式的出现,成为解决精准扶贫中所遇困难的强有力工具。
以大数据为武器提高贫困户识别精度,以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促进扶贫攻坚
在我国精准扶贫工作中,贫困人口的识别确认工作,大都采用村委会工作人员直接走访调查的方式,主观成分较多,识别精度受到了一定影响。除了绝对贫困人口如低保户和五保户有硬性指标,较易识别外,相对贫困人口由于土地、收入、疾病等因素而难以准确测定,因而部分被认证的贫困人口未必真正贫困,而真正贫困的人口可能未被认证。
通过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采集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和家庭数据,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量,从而建立贫困家庭数据库并进行分析,从家庭房屋情况、粮食储备情况、劳动力工作能力、子女培养能力(学历程度)等指标对贫困户做出综合评测,有助于提高贫困户筛选机制的科学性、透明性,促进扶贫补贴落到最有需要的群体手中。
同样,大数据技术亦可运用于对官员执政成效的精准考核之中。贫困地区中的部分重点生态功能区由于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经济活动主要以恢复植被、保持水土为主,不具有新型工业化发展条件,因而总体经济增长较为缓慢,若以传统的纯GDP指标考核方法进行评估,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在这部分地区,着力建设以精准扶贫为导向的考核机制和差异化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量、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收入和生产生活条件等指标,对扶贫工作综合考量,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脱贫成效,也有利于领导干部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除了对贫困户的识别工作之外,大数据技术还能运用到农村土地确权基础数据库、农村党建信息系统以及气象地质灾害预报系统的建设之中,通过动态的数据监测机制,全面提高农村综合管理水平。
综合来看,大数据的运用在决策者与贫困户之间搭起了一座信息沟通的桥梁,在决策方面对贫困群体进行更好地识别,从而更加科学合理地制定补贴政策,而基层民众的意见、对政策执行成效的反馈,也能通过大数据的形式精准地传达到决策层。
随着“宽带中国”战略在农村地区如火如荼地开展,我国贫困地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迈入快车道,预计到2020年,宽带网络与移动通信网络将覆盖90%以上的贫困村。网络设施的完善与产业帮扶政策相辅相成,推动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快速成长——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农产品直接对接城市市场,大幅减少流通过程的中间环节,在打开市场销路的同时大幅提升了农民收入;“互联网+特色农产品销售”“互联网+特色农业生态游”等新型模式层出不穷;大量贫困村面貌焕然一新,甚至涌现出了交易额过亿的“淘宝村”“淘宝镇”,经济发展模式、生产方式、产业类型出现了鲜明的市场化、城镇化、现代化发展趋势。而经济的发展又促使村民的生活方式日趋多元,思想观念不断提高,推动各贫困村脱掉贫困帽子,转变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完整的扶贫产业链体系目前还面临着较大的制约瓶颈
一是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农村现代网络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为解决农村脱贫“最后一公里”问题打下了坚实的信息基础。而与之相搭配的物流基础,虽然经过“万村千乡”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之后已有了长足的提升,形成了初具规模、主体多样化的物流体系,但总体发展水平仍相对滞后,“最后一公里”配送难题尤其突出。在这种情况下,贫困地区农产品的流通难题更加凸显:因为农产品通常具有生鲜、易损、易腐等特性,对时效和运输过程的控制要求更高。在这种高要求下,贫困村快递首重价格常年保持在每单10元以上,有的快递费甚至高于所运输的产品价值——“豆腐卖成肉价钱”的农产品运输问题无法得到妥善解决。而第三方仓储、生产包装等进阶的物流产业链设施建设则更加无从谈起。
因此,贫困地区物流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关键在于地区产业发展、网络零售的繁荣以及由其带来的经济激励因素。此外,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尤其是对于作为货运主要方式的公路、铁路的协同规划建设,以及对已有公路的修缮、维护,对于货运物流效率的提升同样大有裨益。
二是观念和意识转变。农业发展与网络扶贫的有机结合,对农村传统意识形态产生了强烈冲击,客观上要求各个参与主体的意识和观念逐步进行现代化转变。这种转变,涵盖了农民对于互联网的整体接受和适应的意识、企业对于互联网的认识及对于自身的定位以及政府的观念态度等。
从贫困户角度来看,大多数村民目前处于刚刚“洗脚离田”的状态,经历着从传统农民到现代居民的过渡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受小农思想观念影响,对电商可持续发展将形成一定制约。一个典型的例子即是农村中普遍存在的“肥水不流外人田”的保护主义思想。有些贫困村通过网络扶贫,产业建设取得了成效,却开始担心起如何保护其“领先地位”,进而不愿意传授经验,对外来人员加以排斥等。殊不知,在正网络外部性的条件下,现代农村的发展,离不开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包容开放、博采众长的态度能为一个地方带来大量的外来投资、人脉关系,从而有利于开拓外地市场、获取当地资源。与此同时,不同思想的碰撞也有利于技术的改进、产品的革新,从而使经济发展充满生机与活力。而若仍坚持闭门造车、不与外界交流或者排斥外地人,经济发展必将裹足不前。
对于网店店主来说,最重要的是找准自身定位,制定合理长远的发展规划与经营战略。小富即安、畏惧风险的心态在中国农村根深蒂固,然而在现代市场经济竞争机制之下,因循守旧、安于现状的网商难以存活。只有敢于投入、敢于创新,树立做大做强的观念,同时又不急功近利、不顾实际需求而盲目扩张规模,才有可能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再者,商户对于政府作用的认识应更加客观理性。由于扶贫初期大部分网铺都是由政府出台政策扶持而建立起来的,无形之中商户们就对政府产生了依赖心理,遇到困难就想寻求政府的帮助,反而忽视了如何通过改善自身的经营来解决问题。
三是现代化商业模式构建。利用互联网开展的产业扶贫、电商扶贫模式,客观上要求农村电子商务企业建立与之搭配的现代化商业模式与企业经营制度,采用现代市场营销推广方式,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农业是典型的传统行业,具有地域性强、季节性强、产品标准化程度低和生产者分散等特点。农户的这种分散生产方式所带来的规模瓶颈,直接制约了脱胎于农业的网商企业的规模扩张:新设网店、初创品牌大多资金不足,难以承担大量的营销费用,无力大规模发布广告,且产品缺乏技术含量、附加值低,以低价竞争为主,流于同质化。在商户较少、市场扩张的初期,小网店主们还能从中分一杯羹,但随着商户数量的不断增加,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容量趋于饱和,缺乏特色的产品便再难吸引消费者,产品销路受限,进而影响网络扶贫成效。此外,单家独户的生产不仅满足不了规模生产、产品分异的要求,也无法保证产品的质量,而个别商户的低质量产品则极有可能产生连锁效应,引发整个地区产品形象的崩塌。长期以来,消费者群体与农民群体之间因为部分农产品化肥农药超标而带来的信任危机仍未弭除,这将进一步阻碍贫困地区农产品的推广。
以网络人才培养为基础,构建农村发展的长效机制
从现实情况来看,目前相当一部分贫困村电商从业群体只有初中甚至小学的文化程度,而且网店店员大多是成本更低、更能信任的家庭成员,家庭裙带式关系明显。人才培养与吸引能力的不足,主要源于传统农村教育缺位、外部人才参与扶贫的共赢机制不健全两个方面。一方面,迫于生活压力,贫困村的村民往往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就离开学校,投身于社会工作,接受高等教育的相对较少,造成总体文化素质不高;而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本土人才,毕业后大都选择留在工作生活条件较好的城市,对贫困地区的“反哺”不足。另一方面,具有较高人力资本积累的大学生群体往往要求较高的薪资,有丰富运营经验的高端人才薪资要求更是高昂,而大多数刚刚起步的网店无力承担这种待遇和报酬,或是较为保守,不愿意在这种可能无法立竿见影的项目上进行投资。利润分配机制上的不均衡,就使得部分被吸引而来的外部人才群体往往只将农村视作跳板,在充分积累运营经验之后选择重新回到大城市中发展,从而导致了较高的人才流失率。
在整体农村电商人才不足的大背景下,引进人才难度较大,那么将重点转向已有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可能会起到更好的效果。就现实情况而言,网络扶贫的开展,可以着力于建设电商职业技术学校等培训机构,进一步联合各级电商协会、行业专家与淘宝大学等第三方平台机构组建咨询顾问团队,将电商培训与商户经营做好对接,培养更多的电商学员投入实战中。而归根结底,培养人才的长远之计还是要落到基础教育上。在培育电商专业人才的同时,贫困村应加强对幼儿园、小学、初中等基础教育设施的投入力度,使得新生力量有机会更早地接触更高水平的教育;也可以通过开设夜大、远程教育的模式,引进成人教育机构,全面提升村民的科学文化水平。
综合目前整个互联网扶贫大局,除在个别电商村、“淘宝村”中,贫困户电商就业创业方面成绩相对突出以外,广大贫困地区农产品的对外销售渠道虽有所拓展,但仅仅停留在起步阶段;各大电商平台轰轰烈烈的活动,在改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拓宽农产品销路方面起到了一定积极意义,但聚焦点更多在于对农村消费市场的挖掘上,与真正的扶贫开发尚有一段距离。要想让更多的贫困户在电商中直接受益,只有靠完整电商生态链体系的建设、自身造血机制的形成。只有从种植环节、生产环节和流通环节等环节入手,推动网络交易市场的不断开拓,培育能推动电商扶贫工作开展的人才队伍,建立健全供应链体系、产品服务体系,不断优化电商扶贫的软环境和硬环境,扶贫政策才能真正落到实处,网络才能真正助力扶贫攻坚的实现。针对这一问题,目前通用的较为可行的解决办法是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抓手,通过养殖大户、农资二代等致富带头人,将贫困户和园区、企业、合作社等捆绑起来。通过合作社的带动和抱团发展,开辟新的合作机制,与当地龙头企业结成利益链,以农民专业合作社统一组织当地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储藏、销售等环节,使农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促进贫困户加快脱贫。
从根本上来说,网络扶贫的开展,既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来改造农业,同时也要符合农业行业本身发展的特征,在农业与互联网的碰撞与融合中找到适合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逻辑。按照“一村一品”的原则,培育扶植特色农产品龙头企业的产生与发展,不失为破局的一剂良方。在通过规模化生产,将部分市场交易内化于企业运营、从而降低交易成本的同时,龙头企业还能作为探索先进商业化模式的排头兵,起到示范作用,带动配套小微电商协同发展,从而促进地区特色产品品牌的建设。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生郑新煌对本文亦有贡献)
【参考文献】
①张耀文、廖国红:《互联网+农业面临四大难题》,《中国乡村发现》,2016年第8期。
上一篇:社会治理方式创新不能触碰法律底线 下一篇:学派建设与中国心理学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