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论文欣赏 >

高校就业服务工作中的问题与思考


2016-11-08    来源: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作者:汪品淳; 汪昌权

【摘要】 当前高校就业服务工作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硬件不齐全,软件不到位;制度不完善,工作不规范;理论研究少,服务态度差。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求高校就业服务工作者在坚持传统中不断发扬创新精神,在改革进取中逐步完善制度建设,在克难攻坚中大力提升服务水平。 
    【关键词】 高校; 就业服务; 就业工作; 
    【基金】 安徽省2014年度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体验式教育提升大学生就业心理资本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SK2014A403)
   
    一、对高校就业服务工作的认知定位
    高校就业服务工作是高等教育机构针对大学生群体开展的,与就业相关的一系列活动和业务的统称。对于这一概念的理解,有几点必须要澄清。第一,关于高校就业服务工作的性质问题。高校就业服务工作是管理还是服务?第二,关于高校就业服务工作的外延问题。高校就业服务工作究竟应当包括哪些基本的活动和业务?第三,关于高校就业服务工作的价值问题。高校就业服务工作意义体现在哪里?在性质问题上,应将高校就业服务工作视为管理活动和服务活动的统一体。在服务中管理事务,在管理中服务学生。高校就业服务工作的外延包括服务对象的外延和服务内容的外延。服务对象应涵盖高校全体学生,服务内容至少应当包括提供职业咨询和指导。高校就业服务价值体现在学生个人的未来与成就,学校的声誉与发展。良好的就业服务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找准就业方向,顺利进入职场;另一方面能够提高就业效率,保证就业质量;同时也减少失业、待业现象,提升劳动者素质,加速企业发展,壮大国民经济。
    二、高校就业服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囿于客观条件所限,加上认知和行动方面的一些偏差,高校就业服务工作存在不少问题。
    (一)硬件不齐全,软件不到位搞好高校就业服务工作,硬件是基础,软件是核心。硬件问题主要表现在场地和设备方面,软件问题主要表现在人员和网络建设方面。场地上很多高校直接把服务工作放在就业指导办公室;设备上,部分高校办公设备不能及时更新,工作效率低下。在人员方面,存在人手短缺,素质不齐等关键问题。在网络平台的建设与维护方面,个别高校网络信息平台只是一个空架子,无实质内容,并且缺乏日常维护。
    (二)制度不完善,工作不规范高校就业服务工作要兼有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二者形成合力,才能有力推进就业服务。高校普遍重视组织机构建设,很多学校将就业机构独立建制,或专门成立就业指导中心,或设立招生与就业处。目前,组织机构建设基本完备,但制度规范建设较为空缺。首先,缺少详尽的基本工作制度,工作按惯例执行,程序不确定,方式较随意。如存在工作内容的具体目标步骤不确定、工作任务模糊、工作目标多向就业率看齐等问题。其次,缺少有效的评价和奖惩机制,激励无定则,惩处无措施。很多学校虽有奖励措施,但奖励没有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反而因为奖励分配不公平,导致工作人员意见大,造成负面影响。且多数学校只有奖励措施,缺少必要的惩处措施,不但易导致少数人懒散和不作为的习气,而且会挫伤其他人认真工作的积极性。此外,缺少明确的责任分工制度,职责不明晰,工作无秩序,责任不到人。就业工作离不开团体协作,需要每一位工作人员的相互配合。但是,绝对不能误以为要协作就可以不要分工。没有责任分工,要么相互推诿拖延,要么工作秩序混乱,不利于有效开展工作、服务学生。
    (三)理论研究少,服务态度差高校就业服务机构普遍重视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联系,注意保持长期合作关系,讲求实效。但也同时存在两方面的问题。第一,重实效轻理论。工作人员往往忽略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不注重理论研究。第二,重管理轻服务。工作人员缺少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责任意识,服务态度因单位而异,因人而异。首先,就理论研究而言,表现为理论研究量少、面窄、不深。研究多为就事论事,讨论就业工作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其次,就服务态度而言,很多工作人员多为被动服务,对用人单位来电来访不予重视,甚至冷漠拒绝,对学生的咨询请教含糊其辞,推诿拖延。被动服务尚且如此,主动服务更是奢谈。服务态度差,既会影响用人单位对学校的评价,又会引起学生对学校的不满。究其原因,客观上缺少有力的制度约束,主观上“官本位”思想仍在作祟。制度约束的缺失,一方面是有制度而无约束,另一方面是根本无制度。“官本位”是一种扭曲的权力观念,在就业服务工作中表现为官僚作风———讲空话、搞形式,脱离学生、不负责任,甚至有刁难学生与权力寻租的现象,极大地损害了学生利益,阻碍了就业服务工作高效运行。
    三、深化高校就业服务工作的几点思考
    针对就业服务工作的不足,高校可以本着立足实际、实事求是的态度,深入细致地解决好每一个问题,把握好每一个环节,在探索中逐步改进,在深化中不断前行。
    (一)在坚持传统中不断发扬创新精神发扬创新精神,一是要在实践中找准问题、抓住机遇、解决问题,总结出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改变落后的工作模式,去粗取精。二是要在理论研究中提出问题、探明原因、论证求解,并将理论设想和成果转化应用于指导具体的工作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去伪存真。发扬创新精神,还要坚持“扬弃”和“理性”的原则,正确处理好传统与现代、历史与未来之间的关系。高校就业服务工作应当着眼于现在和未来,同时理性地审视传统和历史,在传统和历史中舍弃落后的部分,继承精华的部分,拓展创新的部分。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可以参考其他领域的一些模式。例如,学习政务工作模式,建立大学生事务中心。就业服务工作应当也可以建立起这种快捷化、专门化、窗口式、一条龙服务模式,将与学生利益密切相关的各项工作整合到一起,为学生办理各种手续提供便利。例如,对于职业指导、创业服务、法律与政策咨询、档案管理、户口迁转、学籍管理、派遣服务、离校手续等各种具体工作,可以整合场地,分设窗口,专人专职,一站式服务,统一化管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定时开启窗口服务,或开展常态化服务。确保岗在人在、有问必答、有疑必释、有惑必解,确保职在责任在、有错必纠、有误必改、有疑难限期解决。通过此种运作,方便学生了解各项政策、办理各种手续,免除学生找不到门、找不着人、找不对事等烦恼和困惑。
    (二)在改革进取中逐步完善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促使高校就业服务工作规范化、专业化的有力措施之一,完善合理的制度规范是对工作秩序的保证。制度应在经验和总结中提炼升华而成,在失败和教训中改变旧办法,在成绩和进步中凝练新举措,在改革和进取中逐步加以完善。例如,随着高校就业服务工作性质的变化,即从管理向服务的转变,制度上必然要从“以事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从事务性管理向人性化服务转变。未来的高校就业服务工作必然要从“以就业率为重心”向“以就业质量为重心”转变。与之相应的,就要根据就业工作的客观实际及时调整,做到基本完善。基本完善即要求突出理念、强调内容、注重程序、落实责任。理念是灵魂,它反映出高校就业服务工作的定位和特色所在,解决为谁服务和服务原则的问题。内容是重点,它规定了就业服务工作要做哪些事,反映出就业服务工作的框架和结构,解决服务什么的问题。程序是关键,它反映出就业服务工作各项内容应当如何具体操作,解决怎样服务的问题。责任是保障,它反映出各具体工作由谁来做、由谁负责,解决服务质量的问题。在改革进取中逐步完善制度建设的另一个方面,是要主动在各级各类就业相关活动中争先进位,在基础工作之外加强对外交流,在交流活动中学习新经验、新举措。在争先进位、对外交流和借鉴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吸收别人的长处,引它山之石,完善制度建设。例如,在机构设置方面,可以参考美国的多元化模式,“集服务、管理、教学和研究为一体”;在市场开拓方面,许多高校都在讲“走出去,请进来”,如何建立起相应的制度保障,需要向有经验的高校学习;在咨询指导方面,常见的提法有“一对一”“跟踪式”“个性化”,如何将这转化为实际,需要研究和学习更多具体的、切实可行的办法。
    (三)在克难攻坚中大力提升服务水平高校就业服务工作在理论上强调四化三到位,即“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机构到位、人员到位、经费到位”,要求全程服务、全员参与、专业指导、信息畅通、人财物配置齐全。如何实现服务水平的提升,是每一名就业服务工作者都应当认真反思的问题。首先,作为工作者应该考虑服务态度、工作目标等方面,作为工作人员应当站在一个“服务员”而不是“管理员”的立场,视学生如同客户一般,以客户为中心。本着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教育负责的态度,切实服务学生。
    简而言之,也即“以生为本”,因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的核心是学生,没有高校毕业生就没有就业服务体系”。其次,作为工作者还应考虑工作完成情况。为此,工作人员要强化责任意识,避免出现差池,同时要多研究、多实践、多学习,想方设法提高就业指导水平、提高学生受雇能力。再次,还应注重工作效果,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在努力地严防弄虚作假,因为从外部反馈的情况来看,就业率虚高。为解决这个问题,或许在监督机制等其他方面还有亟待改善的地方。
参考文献
[1]陈秀华.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构建大学生就业服务机制[J].教育与职业,2011,(16):96-97.
[2]赵明民.关于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7,(3):42-43.
[3]王玲.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的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1):6-10.

上一篇:论卡森·麦卡勒斯小说中的精神隔绝主题 下一篇:家风传承为道德建设“保驾护航”
相关文章推荐

  • 高校教育管理协同机制基本要素和对策
  • 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服务一体化操作模式研究
  • “乔哈里窗”视域下高校学生宿舍共同愿景构建
  • 微博、微信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分析
  • 浅谈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课与“工匠精神”的融
  • 高校大学生廉洁教育实效性的问题情境研究
  • 准确把握新时代高校纪检监察工作的特点要求
  • 高校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探索
  • 新时代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研究
  •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
  • 地方性高校外语专业学生党建问题与对策思考
  • 新时代强化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探析
  • 高校大学生消费权益保护的再研究
  • “互联网+”模式下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
  • 继续教育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路径
  • 提升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工作绩效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