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论文欣赏 >

农村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组织服务保障体系研究


2016-11-08    来源: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作者:沈玉梅

【摘要】 通过对我国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的政策法规以及老年人体育锻炼健身基本情况的阐述,剖析了影响农村老年人体育锻炼的不利因素,提出建立农村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运行保障体系的构建策略。研究结果将为政府部门和各级领导更好地为农村老年人提供体育服务发挥参考借鉴作用。 

    【关键词】 农村; 老年人; 体育锻炼; 体系; 

    【基金】 2014年度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4C75)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形势已经十分严峻。在农村,由于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的特殊性,农村大量的青壮年到城里打工,造成大量的留守空巢老人,这些老人没有社会保障,经济困难,身心健康令人堪忧。在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大力发展农村老年人体育健身事业,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在全国老协办“促进城市、发展农村、重在基层、面向全体”的老年人体育工作方针指导下,全社会应更加关注农村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大力发展农村老年人体育事业,为农村老年人体育健身提供服务保障,采取合理、科学的体育健身方法,满足老年人体育锻炼的需要,建立农村老年人体育服务保障运行机制,为农村老年人开展体育活动提供物质和政策保障,已经成为当前老龄化背景下迫切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的政策法规
    随着对政府职能认识的不断深化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构建和谐社会重大战略任务的提出,公共服务这一问题日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大力推进全民健身计划,构建群众性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的任务,表明了党和政府对体育事业的关怀和对体育公共服务的要求。2004年被国家体育总局定为“农村体育年”,之后各地农村掀起了“新体育、新农村、新生活”的活动,旨在改善和提高广大农民体育健身的物质条件,倡导培养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增进农民的身心健康。2009年10月1日,《全面健身条例》正式实施。《全面健身条例》的颁布,将体育设施建设纳入体育强市、强县创建衡量指标体系之中,进一步调动基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011年国务院印发了《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计划中对农村体育发展给予高度重视,要求地方各级政府将发展农村体育纳入当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统筹城乡全面健身事业发展,大力加强农村基础体育设施建设,促进城乡体育资源和公共体育服务均衡配置,逐步建成城乡一体化的全民健身工程建设项目。建设农村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服务保障体系,为农村老年人开展体育活动提供物质和政策保障,对于促进老年人体育事业,改善其身心健康,改变生活方式,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农村老年人体育锻炼健身的基本情况
    (一)农村老年人体育锻炼健身的主要内容农村老年人的闲暇时间相对较多,他们大多数休闲时间主要是三五成群在一起聊天,在街头房檐下面晒太阳。据调查,农村老年人体育活动最常见的是散步、健步走、慢跑、健身舞、棋牌类、乒乓球、太极拳、武术、气功等;集体健身内容主要由传统体育项目、民俗类项目、舞狮舞龙、秧歌、旱船、老年迪斯科等。农村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项目较为单调,主要以不需要器材,对场地要求不高,以小运动强度和非对抗性的体育项目为主。预计到2020年以动静结合为主的太极拳、太极剑和一些保健医疗操,将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老年体育活动内容的重要构成部分。
    (二)农村老年人体育锻炼健身的活动地点和时间大多数农村老年人体育锻炼健身的活动地点不固定,以就近为基本原则,多采用以居家位置中心的村庄周边为活动地点,且多选择空气新鲜、环境优美的村头巷尾、田间地头、场院、村边道路、江河湖畔等天然运动场地。农村的居住场所比较宽敞,在自己院子里锻炼的老年人居多。农村的场院是老年人茶余饭后经常集聚的地方,许多农村老年人自发性的体育锻炼、健身活动就设置在这里,因此场院成为了农村老年人进场锻炼的主要场所。另外,农村学校体育场所也是部分老年人活动的主要场所。大多数农村老年人锻炼的时间选择在清晨和傍晚,清晨为主要的锻炼时间段,傍晚一般进行有组织的集体锻炼。农村老年人体育锻炼还具有季节性的特点,在农忙季节,体育活动较少,只有在农闲和重大节日,才进行大规模的体育锻炼。
    (三)农村老年人体育锻炼健身的组织形式有一半以上的农村老年人是自发地进行体育锻炼的,健身锻炼的主要形式为独自锻炼、与家人老友一起锻炼以及与社会组织一起锻炼。项目选择单一,动作技术简单,运动负荷量较小,具有一定的娱乐性。在农村,年轻人和壮年是劳动力的主要支撑,他们没有太多的时间陪老年人进行体育锻炼,农村老年人体育锻炼呈无组织状态,大多数人由于传统思想以及对体育锻炼与健身的价值没有明确认识,不愿加入组织进行锻炼,可见农村老年人体育锻炼的形式较单一,参与的组织程度较低。(四)农村老年人体育锻炼健身的主要动机进入老年期,人体各器官机能不同程度地发生了衰变,多数农村老年人患有不同的疾病,因此老年人在进行体育锻炼时表现出很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主要选择健身保健、延年益寿、祛除疾病、兴趣爱好、摆脱孤独和寂寞等目的依次排名前5位[2]。老年人由于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体育活动内容多以静、慢、强度不大的运动项目为主,活动的时间不等,以短时为宜。
    三、影响
    农村老年人体育锻炼的不利因素
    (一)对体育锻炼的认识不够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农民受教育的程度相对较低,特别是农村老年人,其中大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在一定程度上,他们的认识水平和思想意识受传统思想的限制,他们对待体育锻炼的态度、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薄弱,缺乏良好的体育思想及良好的体育价值观。在经济比较落后的较偏远山区,许多老年人家庭还没有完全摆脱贫困的束缚,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而体育作为一种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促进身体和谐发展的运动项目,由于农村老年人体育知识的缺乏,认为劳动可以代替体育运动的错误思想,缺乏体育锻炼的动力。另外,一些基层对体育健身活动重视、宣传力度不够,使体育健身活动发展滞后,加之农村居住模式是以村为单元,很难形成体育组织,导致老年人健身活动不能形成有效的带动效应,这些不利因素制约着农村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的发展。
    (二)还没有形成有序的体育管理组织目前我国的全民健身组织,由于管理工作缺乏明确的基层执行主体,使全民健身组织管理工作表现出很大的随意性,管理效果欠佳,效率低下。正因为基层管理者重视程度不够和管理能力的低下,导致农村全民健身运动滞后。另外,目前我国农村全民健身组织缺少一定的基层体育组织作为支撑,行政组织的最末端只能达到县一级,其他各类非行政体育组织基本上未能深入农村基层。由于缺乏体育基层组织,直接导致农村体育主体的模糊与缺失。农村老年人体育活动的开展,没有专门的组织和专职的指导人员,对政府的依赖性很强,再加上各级体育行政部门的注意力以及工作重心的偏移,使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始终处于一种自发、无序、零星的初级状态。
    (三)农村老年人体育组织规章制度不健全,缺乏政策法规保障农村管理肩负着完善体育设施、建设体育组织、组织体育活动等促进全民健身目标实现的任务,是实现农村体育总目标的组织保证。目前我国农村全民健身组织管理还不够规范,缺乏政策配套和有效的运行机制。一些经营性体育健身组织的管理更缺乏明显的执法依据,存在体育、文化、民政等多部门交叉管理的不合理现象。各级体育活动点大部分属于自发的非正式组织,规模较小,便于参与,但是由于各体育活动点自身性质和特点不同,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等原因,缺乏政策法规保障。目前我国相关全民健身管理的法律层较低,法规不健全,整体效率较低,规范性程度不高,现有法规主要以《宪法》《体育法》为基础,配合有限的行业管理规范、制度和条例,基本上属于行政法规的范畴,对健身市场、经营场所等方面还没有形成政策法规。
    (四)经费匮乏,缺少专门的健身指导人员目前我国农村老年人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是靠种植带来的经济收入,其产业结构仍是传统的“粮畜型”。农村老年人经济收入渠道单一,有些贫困地区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经济效益低下,阻碍了他们在体育上的投入。全面健身组织需要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保障,农村体育场地,器材的经费投入。当前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已有一定数量的积淀,问题的关键在于相当一部分社会体育指导员有名无实,缺少专门的健身指导人员,对体育经费的投入相对较少。另外,缺乏体育组织,缺少专门的健身指导人员,也是制约农村体育发展的不利因素。老年人体育组织主要是政府主导型的体育组织,民间体育组织较少,力量薄弱,生存困难。
    四、农村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运行保障体系的构建
    (一)完善农村老年人体育组织的政策法规农村老年人体育组织要健康发展,必须把农村老年人体育管理要纳入法制化轨道,必须做到良好的政策法规保障,所以要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关于加强老年人体育工作的通知》法规的完善和执行,这些政策法规的制定,为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政策保障[5]。建立农村老年人体育组织的管理制度,制定长期的发展目标,落实管理服务主体,细化管理服务责任,形成完整的监管评考机制,将老年人体育工作纳入各级政府政绩考核的实质性框架,杜绝形式与作秀形式,形成完整的法律体制,找到农村老年人体育活动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建立健全与现阶段相适应的农村老年人体育活动管理机制,保障农村老年人体育组织的建设与发展。
    (二)建立、完善农村老年人体育组织机构建立健全以中心镇、乡镇文化站为一体的体育组织机构,赋予乡镇文化站体育管理职能,以此为依托,形成在镇政府领导下由文化站站长负责、体育社团主要负责人和体育指导员参与的镇级体育管理组织,负责对中心镇老年人体育的社会管理;建立健全行政村和自然村体育活动室(点),探索建立以体育活动室(点)为依托,学校体育教师和民间体育爱好者自愿参与的具有民间社团组织的村级体育服务组织。加强对基层老年人体育的组织指导,提高组织的规范化程度,为我国农村老年人健身的普遍化、生活化提供组织保证[6]。将农村老年人体育组织实体化,或在一些发展较好的乡镇,建立农村老年人体育俱乐部,自主经营、自主管理,把农村老年人体育推向市场,使农村老年人实现商业化、产业化,实现农村老年人体育的自我规范发展。
    (三)通过多种形式拓宽经费来源的渠道,增加农村老年人体育事业的经费投入农村老年人体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财政实体的投入,同时也需要民间、社会、企业等多方面的资金集聚以保证必要人力资源和硬件、软件设施的建设。农村基层老年人体育组织要正常运转和发展,政府和有关部门应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和资金保障。乡镇主管文化的体育部门应利用体育彩票、公益基金,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基层老年人体育组织,向老年人提供价格低廉或免费的体育活动场所和建设设施。通过体育彩票的发行、企业赞助、个人投入等多种渠道,拓宽体育组织经费来源。建立体育组织基金,保证体育活动正常开展。坚持体育社会化和产业化经营培训,适度发展体育产业,运用多种融资方式筹措组织经费,全面推动农村老年人体育组织工作更加广泛,深入、持续发展。
(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农村老年人健身活动农村老年人体育锻炼与健身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相对单一,要改变这种传统的体育活动模式,各级县级人民政府必须坚持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全体老年人的健身原则,积极支持老年人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体育健身活动。提倡科学健身,普及科学健身知识,让广大老年人通过科学健身,增进身心健康、陶冶情操、延年益寿。在活动内容上,要坚持以人为本、重在参与、具有娱乐性、调动情绪、养生保健的原则。在活动项目上,重点推广适宜在农村开展,对场地要求不高,具有普及性、健身性、趣味性的体育项目。在活动形式上,采取文体结合、动静结合、保健养生结合、现代和传统相结合、现代城市广场舞和传统体育项目相结合,引导老年人走出家庭,融入社会,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和谐。
    (五)建立完备的媒体信息传播系统,加大体育锻炼与健身的宣传力度在农村老年人中推动“科学健身、全民健身”的理念,营造农村老年人积极参与运动健身的良好氛围,将科学健身的理念和知识、技能融入农村老年人的生活中,使科学健身逐渐成为农村老年人喜爱的生活方式之一。乡镇体育管理部门和宣传部门,应充分发挥报纸、杂志、电视、广播、公益广告等舆论宣传工具,有目的、有计划地为农村老年人提供体育法规、政策、体育文化知识、科学健身方法的传播。地方电视台还可以开设体育卫生专栏,聘请体育健身专家讲授体育健身的知识、健身的方式,解答农村老年人体育锻炼健身中遇到的困难,使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到老年人中去。
参考文献
[1]曹士云,白莉.21世纪初中国老年体育发展战略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0,(1):13-15.
[2]肖海婷.珠三角农村留守老人体育锻炼行为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3,(4):80-85.
[3]杨永钟,赵云书.发展我国农村空巢老年人体育的重要意义与对策[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3):51-54.
[4]林清江.构建老年体育服务体系对策的研究[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132-134.
[5]王衍榛.农村空巢老人公共体育服务组织保障体系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4,(7):32-35.
[6]张瑞林,秦椿林.体育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42.[7]周君华.农村老年人体育生活方式及服务保障研究[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152.


上一篇:兰州市安宁区城市道路绿化土壤调查分析与改良 下一篇:福建畲族“凤凰装”服饰符号的文化语义探析
相关文章推荐

  • 古诗文对农村小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策略研究
  • 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困境与治理
  • 应用“微作业”教学打造写作优课
  • 浅谈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问题
  • 多措并举激发农村旅游经济活力
  • 核心期刊:创新农村基层党建与推进乡村振兴战
  • 核心期刊: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质量和效
  • 核心期刊:加强农村基层党建 有效推进精准扶
  •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难点问题论析
  • 农村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的双向互动
  • 互联网金融平台填补农村金融需求空白
  • 新型农村社区的管理之策
  • 全面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农村普惠金融亟待立法支撑
  • 让农村法律服务体系更完善
  • 农村土地征收补偿,怎么补更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