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徐玉诺是文学研究会早期重要的诗人之一,他在诗歌创作中奉行"为人生"的原则,用诗歌去记录时代的创伤。他热爱故土却难以返乡,为了表达对家乡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他在目睹社会现实之后用大量类似现代梦幻的手法去抒写心中的情感,诗人的梦幻抒写主要体现在"梦的诗意化"和"诗的梦行为"两方面。
【关键词】徐玉诺;梦幻抒写;现代追求;
徐玉诺是文学研究会早期重要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创作奉行“为人生而艺术”,在其诗集中记录时代的“血和泪”。在早期诗体解放的白话诗歌创作中,徐玉诺结合自身的创作实践摸索出一套属于自己的语言风格。一个人接受的文化程度和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都会对创作者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会或隐或显地存在于个体的精神和心理上,会在无意识的情况下留下踪迹。而这种精神特质和心路历程反映在创作中,就会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语言方式。徐玉诺不同于早期文学研究会其他作家的创作,就在于他诗歌创作中现代性的梦幻抒写。主要表现在梦的诗意化和诗的梦行为。
一、梦的诗意化
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学史可以说就是一部多彩纷呈的梦幻历史,从《诗经》《楚辞》开始,在水一方的朦胧梦境、梦赋、庄周梦蝶、蝴蝶梦、黄粱梦、临川四梦、杜丽娘死而复生的钟情之梦、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的梦等。在西方文学史里,中世纪诗人曾采用“梦幻体”[1](P143)的叙事形式来进行创作,这类创作的模式就是,叙述者在一片大好的景色中入睡,朦胧中有一个向导(人或者动物)出现,在向导的指引下完成自己所要叙述的事情。
一个完整的梦境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或者寓言。比较典型的就是法国的寓言诗《玫瑰传奇》。但丁的《神曲》也是一部寓言体的梦幻诗歌。后来的还有很多,如《天路历程》(班扬)、《海披里昂:梦》(济慈)、《爱丽丝漫游仙境记》,等等。徐玉诺的诗集主要有《雪朝》和《将来之花园》。在这两部诗集里面有很多以“梦”为主要内容的创作。“梦”的最大特点就是它的虚幻性。因为梦是人无意识的情感体现,是个人无法把握和控制的;但诗歌创作中的梦抒写确是诗人有意识的情感抒发。
徐玉诺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他的梦幻抒写是一种诗意的表达。如何把握梦的虚幻性和真实性?诗人有两首诗歌可以看出他的矛盾心境。《真实》和《不一定真实》(选自他的诗集《将来之花园》),在这两首诗歌里他都写到“梦”,并且讨论梦的虚幻性和真实性的关系。
“喂,你们聪明人!\怎么证明人是在梦中呢?\在现在的太阳下的一切建筑,一切牲口,一切树,小鸟,朋友和市声可以证明我刚才是在梦中么?\但是,在那边何尝没有太阳,及一切室屋,小狗,花,小鸟这些东西呢;\并且很痛快得到所希望的一切事情,见了所想见的人。顶好是这个——现在邮政局送这封信给我,是从北京来的;\这个可以证明刚才是在梦中。\但是那边何尝不得着北京的信呢?并且同情人走入野地里,吃香蕉——极浓香而少酸的香蕉——这味道现在还不住地在我的知觉里;\你可以证明这不是真实的吗?”[2](P47)这首诗的口吻有些孩子气,到底哪个才是真实的呢?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一切在梦中都有出现,就如庄周梦蝶一般,庄周是蝴蝶还是蝴蝶是庄周呢?
在《不一定真实》中,诗人梦见自己“是一架青灰的骨骼,肋骨一根一根的像象牙一般的排列着,连在脊柱上,头骨也连在脊柱的上端,只有白线一般的呼吸管连着一片黑铁般的肺;躺在低凳上。”就会在梦里都暗自祈祷,“不一定是真实!”这个是诗人恐惧的梦,对于这样的梦,诗人认为他不一定真实,因为没有了美好和诗意。梦是一种无意识的反映,但是在梦中会出现,潜意识里面的愿望、渴求、忧虑和美好,在梦里都会被任意的形象所取代,这些任意展示的形象实际上是人内心的一种表达。做梦的时候,这种状态是真实的,但是梦里面的内容,仿佛曾经真的遇见过、经历过一般的事情,是我们某种情感的展现,我们在醒来之后会对梦境中的过程有深切的知觉体验。虽然有时我们没有办法记住梦中的全部,甚至会遗忘掉某个深刻的梦。
很多时候,我们应该把梦境看成是经历重现、暗示、恰似、反相之后的“非原物表达”。[3](P148)徐玉诺对梦的本质是了解的,在另一首小诗中,他说:“告诉我,梦给些什么东西?\——不能说;说了这一个,就失了那一个,近了这一个,就要离开那一个;\总之,我所要,我所想的东西,都可以顺手拿出来。\告诉我,梦境什么样?——不能说;好像春天起头的荒野,太阳已经出来,又是雨后初晴; 那是又温又润而且顺利道路了。\我一步一步地向前走,我所想的一切事情都在我面前了。”
在这首诗歌里面他简单明了地指出梦的意涵,梦是什么东西?是没有办法说清楚的,梦境里的一切,无从说起。诗人内心也很清楚,梦里有你想要的一切,但是不能说出来,说出来就不是你想的那 一个了。徐玉诺是一个孩子气极重的诗人,他对梦的诉说和思考,是从自己的个体感受和经验出发的,现实中不能满足的在梦中都能实现,他的诗歌创作中对梦的抒写和他的天真分不开,而他的孩子气又体现在他的梦境里,同时反映在他的诗歌创作中。人长大后,对欢乐童年和儿时伙伴的回忆只能是在梦里。徐玉诺浓烈的思乡之情和对爱人的想念也是在梦境中得以体现,这些都是他梦的诗意性抒写。
二、诗的梦行为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面,梦幻型的文学抒写成为现实型和浪漫型文学之外重要的一种抒写方式。梦被认为是神灵在冥冥之中对做梦人的一种召唤和暗示,这种召唤和暗示是一种神秘的灵魂活动,梦是神和人沟通的一种手段,在梦中人们接受神灵的预言和启示。1900年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发表《梦的解析》,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对梦进行科学分析,他把梦作为人的潜意识活动的一种结果。英国的考德威尔认为,现代诗和梦具有同一性。
现代诗歌的语言构成,主要是一种非象征的、非理性的、具体的、有节律的,并加以浓缩的情感表达,从这个方面来讲,二者本质上具有相像性;另外,二者在技巧的表达上也具有相象性,梦的主要特征是在梦境中,做梦者居于中心的主导地位,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的在场。诗歌永远有一个我存在,一切的情感经验和本能都是以我为中心。相对而言,梦的组织是无秩序、随机的。而诗歌是诗人情感组织的结果,具有社会性。梦是一个人内心真实的表现,是外在客观世界在内心的一种投射,自身生命的个体经验被潜意识激发,完成精神世界里面的梦境,而梦境中的各种形象和状态都给我们以暗示,无论是曾经的欢乐甜蜜,还是经历过的痛苦忧伤,甚至是从未体验过的远古记忆,都会有意无意出现在梦境中。
弗洛伊德认为,梦是人暂时脱离现实、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自我本能的一种真实反映,是内心最渴望的一种表达,梦境常常会泄露我们内在的情感状态。我们会认为梦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密码。徐玉诺认为,“人类生活着,同小羊跑进草场一样,可以不经意地把各色各样的草吃在肚里,等到晚上卧在牢圈里,再一一反嚼出来,觉出那些甜,苦,酸辛……”[2](P57)在诗人看来,梦不过是人生过往的显现,就像小羊一样,它吃各样的草,而我们人类则是经历各种各样的生活,等到晚上,各种情形都会在梦中出现。
梦中的内容是我们曾经的生活,但具体到什么是梦呢?“什么是梦;什么是实事?/不过是人类记忆界的间隔;/在这里,必须离开那里。”[2](P60)诗人认为,梦和真实是分离的,你拥有梦境就不是在现实中,而一旦生活在现实,梦境就不在。真实和梦境之间的界限就是人类记忆的间隔而已。诗人在诗歌中表达了自己对梦的认识和看法,同时他又写到,“人生如同悬崖上边的一枝枯草;/被风吹折,/颠颠连连的堕落下来了。”[2](P65)作者的心情是苦闷焦虑的,人生如枯草已经没有生气,还是身处悬崖的危况,被风吹落。很多时候,无论是梦境还是现实,人很多时候是无能为力的。在这样的状态下,徐玉诺认为,“人生最好不过做梦。/一个连一个的,/折盖了生命的斑点。”
对一个充满孩子气的诗人来讲,写出这样的诗,该是内心遭受多大的挫折和磨难。人生本就如梦,只是这梦的内容有好有坏,很多时候我们在看到人生的无趣之后,真的不如让人生如梦,但愿在梦境中不复醒来,这既是诗人对现实的一种无奈,又是对现实的一种反抗。而此时的徐玉诺在人生路上走地春风得意,1921年诗人经郑振铎介绍加入文学研究会,此时的徐玉诺学业有成,毕业后到北京自谋生路,同时开始他的文学创作。
1921年到1922年,是徐玉诺创作的高峰期,他的小说、诗歌、喜剧频见报端,此时的事业可谓是一帆风顺。1922年文学研究会出版诗集《雪朝》,徐玉诺的诗歌入选48首,远远高出同时期文学研究会的其他同仁。同年又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个人诗集《将来之花园》,一时间好评如潮,很多作品评论刊登在文学研究会的会刊《小说月报》上。他诗歌中表现出来的种种情绪,和他远离家乡的孤单以及难以施展的抱负有关,于是郁闷寂寞的情绪就会产生。他的这类诗就像是借梦来抒发自己不满的情绪。徐玉诺诗中的梦幻抒写,是把自己内心无意识的情感直接记录下来,通过他富有情趣的语言表达出来,能够让读者感受到人的一种无意识里共有的秘密。他的这些创作手法在当时受到朋友的关注,叶圣陶在《玉诺的诗》中说:“他并不以作诗当一回事,像猎人搜寻野兽一样;当感觉强烈、情绪奋兴的时候,他不期然地写了。”
叶圣陶通过阅读诗人的创作,比较准确地把握住了他梦的抒写,诗人没有按着当时主流的话语来写,而是像猎人寻找野兽一样,不期然地把内心最强烈的感情表达出来,他的诗歌创作就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强烈情感流露。华兹华斯曾经说过,诗是诗人强烈情感的表露。就算是为人生而艺术,也不排斥对内心情感的一种表达。他曾经这样说自己的梦的抒写,“我不晓得什么是不祥!\我是时代上的游客,\那一层一层影戏一般的梦景与我有什么关系呢?\不祥么?……或者……\记得母亲曾告诉我说过,梦见了亲人叫他的名字,或者掉牙是不祥的。\呵,我不晓得我正做什么;大概是一个粉末乱飞的讲台上,我手脚不听的忙着,不知道怎么,总有些小耗子在我身上,腋下,甚至在我的乱发中窜来窜去跳跃着。\信儿呀——当我听见——是我母亲的声音——母亲叫我小乳名的声音时,\我就走出了那层梦景,我已经到了一条繁市的街上了。”
这首诗歌有两个版本,一个发表在《将来之花园》里面的,另一个发表在《时事新报·学灯》上面,如果对比的话就会发现很大的不同,这里面有诗人自身情感的变化,还有就是对诗的梦行为的描写。这里面有诗人对梦境的回忆,诗人认为自己是时代的游客,梦境和自己有什么关系呢?“我是时代上的游客,那一层一层影戏一般的梦景与我有什么关系呢?”这里其实是诗人借助梦境来表达自己的现实困境。在修改稿里,作者把自己主观的感受给抹掉了,直接呈现出梦的非理性,梦境里面的内容没有变,但诗人的情感更为集中,句式更为紧密,画面的转换也更为频繁,而这些都是梦境的直接表现,也是诗人诗歌创作的梦抒写。
通过研读徐玉诺的诗歌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他的梦的诗意化还是诗的梦行为,都和他早期对新诗的探索有关,徐玉诺思想敏感,感情丰富,能够根据自己内心的热情进行新诗艺术探索和创作,在早期的新诗创作中具有独特的风格。
参考文献
[1]艾布拉姆斯.文学术语词典[K].吴松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秦方奇.徐玉诺诗文辑存[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
[3]刘恪.词语诗学·复眼[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
[4]考德威尔.诗的梦行为[A]//考德威尔.考德威尔文学论文集[C].陆建德,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0.
[5]商金林:叶圣陶传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上一篇:论鲁迅先生的启蒙意识
下一篇:论侠义小说中的女侠形象
相关文章推荐
主页 > 论文欣赏 >
徐玉诺诗歌中的梦幻抒写
2016-10-28 来源: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作者:邢海霞
Copyright© 2011 - 2019 雅诗论文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1013941号
客服QQ:308902193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花园路国基路交叉口居易国际1号楼
客服QQ:308902193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花园路国基路交叉口居易国际1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