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隐性逃课作为一个在当今大学校园普遍存在且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的问题正逐渐被重视。本文从我国大学生隐性逃课的概念、特点、分类、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策方面进行了综述,提出了国内大学生隐性逃课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以后可能的研究方向,以期为研究我国大学生隐性逃课问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隐性逃课;研究综述;
【基金】2014年河北大学医学学科专项资金建设项目《大学生不良经历、抑制控制和感觉寻求与风险行为的关系研究》(2014A2002)
更逃课现象在大学里司空见惯。“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1]这句顺口溜形象地揭示了大学生对于上课的态度。相对于离开教室的显性逃课,“隐性逃课”更加普遍,已经严重影响了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掌握,妨碍了教学工作的开展,造成了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
一、隐性逃课概述
1.隐性逃课概念
隐性逃课的概念最早由周琦提出,认为隐性逃课是学生按时来上课,似乎也在认真听课,但实质则“形在而神不在”,从不听老师讲课,只顾自学其它知识(如英语,计算机等)[2]。其他学者基本上都是沿用周琦提出的定义,或在此基础上做补充,如邵士昌等[3]提出,隐性逃课指的是学生上课时只顾看闲书、聊天、玩手机、听音乐、自学其他科目,甚至睡觉、发呆、想事情等等。但是目前关于隐性逃课还没有统一的概念,而且已有概念也并不完善,如没有规定从事听课以外事情的时间长短,若将由单纯的大脑疲劳引起而走神一两分钟也归为隐性逃课可能就不太妥当。
2.隐性逃课特点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笔者将隐性逃课特点总结如下:第一,广泛性,指隐性逃课现象广泛存在于各个年级、各个专业、各类学校、各类地区的大学生中。第二,差异性,指隐性逃课在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中具有差异性。第三,选择性,指隐性逃课行为的发生常与所学课程、授课老师、上课方式和上课环境有关。第四,多样性。第五,交替性,指学生在课堂上以一种方式隐性逃课后又会交替地采取下一种方式。第六,易忽视性,指隐性逃课现象虽然普遍存在,但很少有人注意这个问题。第七,可接受性,指学生对隐性逃课行为的出现表示认可。
3.隐性逃课分类
借鉴庄玮[4]将逃课分为理性逃课和惰性逃课的观点,笔者将隐性逃课分为两类:理性隐性逃课和惰性隐性逃课。理性隐性逃课是指学生有自己的学习计划,当学校的教学规划与自己的学习计划相冲突时,如果听课成本小于收益,就会选择隐性逃课,在上课期间学习其他知识,如看考研书籍,准备工作面试知识等。后者则指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隐性逃课纯粹是出于学习的惰性,如通过上网,看小说,听音乐等来放松自己。
二、大学生隐性逃课的现状研究
1.大学生隐性逃课的现况调查
总体来看,大学生隐性逃课现象非常普遍。据相关调查,能够从头到尾认真听课,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学生只占5%~10%,[5]约98.58%的学生有过隐性逃课经历。[6]隐性逃课形式主要有走神、发呆、睡觉、聊天、玩手机、听音乐、吃零食、看其他书籍杂志,以及利用课堂时间处理其他事务等。相关研究发现,隐性逃课选择玩手机的人最多,高达40.97%~49.40%,[7]其次依次为阅读书籍、睡觉、发呆等。调查结果发现隐性逃课率男生高于女生;高年级高于低年级;考查课高于考试课;选修课高于必修课;公共课高于专业基础课;大班授课高于小班授课;文史类专业高于理工科专业。也有个别例外,如易亮等[8]通过调查发现,女生在逃课各维度及总分上均高于男生,大一学生在隐性逃课各维度上均高于大二和大三学生,且差异显著。这可能与调查的学生专业不同、学校课程设置不同有关。隐性逃课现象虽然普遍存在,但研究显示有68.0%的同学从来没有听说过“隐性逃课”,表明多数同学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而且在对大学生“隐性逃课”的态度调查中,71.9%~80.0%的学生表示可以理解,[8]仅有4.2%~29.0%的学生表示反对,甚至有9.9%的学生觉得隐性逃课是必然的。可见,大学生对待隐性逃课的态度普遍听之任之,不以为然。虽然对于大学生隐性逃课的调查研究并不少见,但是大多数学者针对的是某一具体专业或学院的学生,各自的研究结果不能推及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大学生。
2.大学生隐性逃课的资料收集方法
综合来看,隐性逃课研究所用的资料收集方法主要有: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访谈法等。[9]其中问卷调查法居多,多位学者以问卷调查法为主,访谈法作为补充的方法,但是均未提及采用的访谈提纲的具体问题。如邵士昌等[3]对江苏某高校的27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其中13名被试进行了深度访谈,但是该文献只提及访谈提纲包括8个项目,而并未对访谈提纲的细节做进一步说明。崔友琼等[10]提出应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衡阳师范学院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进行调查,但是对具体采用何种数理统计法,问卷条目是多少,如何应用逻辑分析法等情况未作具体说明。
3.大学生隐性逃课的测量工具
隐性逃课研究所使用的测量工具主要为问卷或量表。其中相对标准化的测量工具有:(1)曾红等[11]编制的大学生隐性逃课倾向量表:该量表从知、情、意三个方面来测量大学生的隐性逃课倾向,共21题。(2)易亮等编制的《大学生隐性逃课量表》:该量表分为手机娱乐、个人事务、关注室外三个维度,共15题。(3)刘雨等[12]编制的《大学生“隐性逃课”调查问卷》:该问卷主要包括课程性质、课堂行为、原因分析等基本内容。
三、大学生隐性逃课的影响因素
对于大学生隐性逃课的影响因素,有学者从主客观因素、社会学、行为学、系统论、人格与认知等不同角度[13,14]进行了分析,笔者将其总结为以下5个方面。
1.学生因素,主要包括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学习目标、自主意识增强、逆反心理、从众心理、认知因素、就业压力大等。
2.教师因素,主要包括教学枯燥、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教师素质差、课堂管理不力、缺乏责任心和同学缺乏交流、讲课速度过快、学术研究压力大等。
3.学校因素,主要包括课程设置不合理、考试制度不合理、教学体制漏洞、教学管理工作滞后等。
4.家庭因素,主要包括经济条件差和引导方式不当等,有些家长认为学生考上大学后应该得以放松,甚至要求学生毕业前要找到对象。
5.社会因素,主要包括就业形式严峻、用人制度狭隘、传播媒介消极影响、社会风气浮躁、社会文化的冲击等。隐性逃课的影响因素较多,而各因素又交互作用,但目前并未有相关研究探索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各因素对隐性逃课的影响大小。而且笔者认为仍有许多因素有待挖掘,如家庭因素中的家庭教养方式、家庭结构、父母的要求与期望、父母对于隐性逃课的认知等。
四、针对大学生隐性逃课的对策
大学生隐性逃课给学生、家庭、教师、学校、社会均会带来不利影响。隐性逃课不仅导致了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给老师带来极大的挫败感,还严重影响学风和校风,导致人才质量缩水,该问题应该受到重视。许多学者针对该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笔者整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方面,主要包括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明确学习目的,培养良好的学习动机;准确把握社会环境,做好职业定位;增强自制力,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等。
2.教师方面,主要包括改进课程设置,增强实用性;加强培训,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提高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强化责任心,增强课堂凝聚力等。
3.学校方面,主要包括深化教学体制改革,完善考试制度;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就业观;更新教育理念,实施主体式教学,提升课堂教学吸引力;改革专业招生模式,逐步实现“先统后分”招生;加大力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关注易感人群的心理健康;改善教学环境,倡导小班授课;减轻教师的学术研究压力;实施社会监督机制等。
4.社会方面,倡导良好的社会风气,鼓励“活到老,学到老”;强化校园周边社会环境整治力度,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等。已有研究的对策涉及学生、教师、学校及社会方面的较多,针对家庭方面的较少。笔者认为良好的家庭氛围、父母的正确引导对于改善大学生的学习态度也很重要。再有,既然有学者提出经济困难会造成学生隐性逃课,那么学校可以针对此类学生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减少其外出打工,从而减少精力不足所致的隐性逃课。而且,尽管有学者在减轻教师学术压力、改革考试制度和专业招生模式等方面已提出对策,然而还只是停留在理论阶段,未见有落实相关对策的效果研究,所以仍需通过进一步研究来验证诸位学者针对隐性逃课所提出对策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五、大学生隐性逃课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1.隐性逃课的概念不统一自2001年隐性逃课概念出现至今,还没有相关研究对其定义进行规范,学者们只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其进行阐述。没有明确的定义,从某种程度上也导致了对其进行测量难以有效实施。可将隐性逃课概念的界定与规范作为以后理论研究的重点。
2.测评工具不统一针对大学生隐性逃课的测量工具,多是自编的调查问卷,其信效度仍有待检验,缺乏标准化的测量工具和统一的判断标准。因此,测量工具的标准化值得进一步研究。
3.考虑家庭因素的文献少隐性逃课研究中涉及家庭因素如父母的要求与期望、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教养方式、家庭结构、家庭经济条件等较少。家庭因素对于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不容忽视。
4.样本代表性差大多数学者出于研究的方便,多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研究的多为某一具体专业或学院的学生,虽然带有专业特色性,然而各自的研究结果尚不能推及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影响了结果的普遍性。以后的研究可以采取多地区、多学校、多专业联合调查的方式,以增加样本的代表性。
5.实验性研究较少,缺乏追踪研究对于大学生隐性逃课的研究多为理论性探讨和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性研究和前瞻性研究很少见。可以在改革考试制度和招生模式、创新教师职称评审方法、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来探索干预隐性逃课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赵娜.大学生“隐性逃课”现象的成因分析及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3(01).
[2]周琦.目标与手段的背离——大学生“隐性逃课”的社会学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1(03).
[3]邵士昌,刘传俊,朱卢玺等.大学生“隐性逃课”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2(20).
[4]庄玮,阳荣威.高等教育服务视角下大学生逃课行为分析[J].江苏高教,2008(06).
[5]李娜.“隐性逃课”行为生成机制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08).
[6]张晶,王健.关于独立学院农林专业学生隐性逃课的调查与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11).
[7]刘秋云,汪慧欣,刘建涛等.某地方院校大学生隐性逃课的现状调查[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02).
[8]易亮,周守珍.大学生隐性逃课与认知风格的关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4(03).
[9]于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隐性逃课”归因与课堂秩序重构[J].思想教育研究,2014(06).
[10]崔友琼,段小洪,伍鸿鹰.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育理论课隐性逃课现象的调查与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3(13).
[11]曾红,黎光明,温海英等.大学生隐性逃课与人格特征及核心自我评价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1(07).
[12]刘雨,宋德如.大学生“隐性逃课”现状调查和对策分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5(01).
[13]张慧.大学生隐性逃课现象的调查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
[14]钱沿,王海鹰.系统论视角下大学生隐性逃课研究[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0(05)
上一篇:我国中小学校与家庭体育联动机制的制约因素和发展策略分析
下一篇:文化资本视角下学生英语文化认同能力的缺失与重构
相关文章推荐
主页 > 论文欣赏 >
国内大学生隐性逃课研究综述
2016-10-27 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作者:张娟;董方虹
Copyright© 2011 - 2019 雅诗论文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1013941号
客服QQ:308902193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花园路国基路交叉口居易国际1号楼
客服QQ:308902193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花园路国基路交叉口居易国际1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