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体验是直接的亲历的,是认识的方法和过程。认识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法论等建构的手段。所以体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途径,是人生的"终身伴侣"。而体验式活动,又是培养健康心理的基本途径。体验不可拟造,要在真实境遇与自然状态下。只能发掘资源,不能人为创造情境。体验是原始的也是永恒的话题。
【关键词】体验;认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而上学;灵魂;书本知识;客观性;
什么是“体验”?哲学家们早已定义,体验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因此它是经历性、直接性的,是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直接尝试。体验到的东西使人们感到真实,并在大脑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使人们可以随时回想起曾经亲身感受过的“生命”历程,也因此对未来有所预感。“认识”是人的基本属性或者说本能。人一问世就对这个世界暴露出极大的兴趣,释放出超乎寻常的好奇。婴儿一睁眼,明亮的双眸就像摄像机镜头一般“搜索扫描”;手到处抓摸、把玩;会说话以后,询这问那……贪婪地“吞噬”着周围的一切。认识又是其灵魂世界的“构件”、“器官”,它像蛋白质构筑人的机体一样构筑人的灵魂世界。人的认识有正确的,也有谬误的。远古“前辈”说,“上帝造人”,“女娲补天”……亚里斯多德说,两个铁球,一轻一重,在高处同时脱手,重的先着地;轻的后着地。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使两个铁球落地,将一千多年的定论击得粉碎。
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改写“天圆地方”说,“打开”了人类的视野。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更使人类迈了一大步。太阳系理论的奠定,银河系等大星系理论的“出海问世”,又揭开一层宇宙面纱。太空行走,月球登陆打破“嫦娥”、“吴刚”的神话。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和运动的,几为“地球人”的共识。火星工程、宇宙探秘在未来也许不仅仅拓展人类的视野,达尔文的进化论揭开物种的奥秘,克隆技术的问世,生命基因秘码的破译,使“上帝”、“女娲”成为“现实”的神话。人的认识,概括起来无非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的总和。
不管是什么人都有其独到的认识。在人类社会里,人的“生存”是第一位的。生存保证了,才有工作、事业。客观告诉我们,生命无论从什么视角看都非常重要。然而,人怎样活着才好。就具体的人,想要怎样活着才满意,这便是人生观。确立什么样的人生观,人该怎样活着?人们常说,要有一个“平常心”。
依笔者看仅仅有“平常心”还远不够,至少还必须有“公正心”。有公正心,做事才不“偏转”不“歪斜”。比如,支持、维护正义是正确的,且也表现出“气节”。即做错了的也可以理解,改了就好。社会氛围也有类似,他们对有钱有权的人“极尽媚迎”,散发出腥腐气息使环境变坏,看来轿子即使抬对了的也“过火”且危险。原因一,抬的人要付出高昂的“人格”,舍出“血本”之人岂无“他图”。原因二,“轿子”这个东西也“养尊”、“生骄”,坐轿子的人会庸腐变质。无奇这是此时此地该人生观之质的自然流溢。不同的人生观便演译不同的价值观。怎样的人生才算是实现了价值,什么样的人生才算是有价值。不同的人当然答案不同。有的人看重干事的本事,贡献的大小、多寡。有的人则炫穿名牌,戴“珠翠”,“享乐值”的大小。追求“所谓的位高权重”,“要风得风,要雨得雨”逍遥坐轿。
世界观与人生观、价值观一样,是人的意识即灵魂的一部分。世界观,不仅仅是人们对世界的基本看法,更在于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和联系。“蝴蝶效应”、自然法则使人们不敢侥幸妄为,这就是正确认识对构建世界观的作用。简洁来说世界观是认识的产物,它既是靠认识“奠基”,也是靠认识“浇筑”的。
在辩证唯物主义者那里,温度可以改变物质的状态,一个“方程式”可以“解释”星球的轨迹。他们面对客观事实虔诚敬畏,不敢臆想、稍怠。反之,贪赃枉法、“走斜”、“跑偏”、“任性”等许多恶劣的社会现象,均源于此。甚至认识的程度也决定人的世界观的“色彩”。踏踏实实,摸到自然和社会脉搏的人,思想是辩证唯物的,做事稳妥;研究同样“道理”而浮躁浅尝者便“形而上学”干事碰壁,败家误国,成为客观世界的“阶下囚”。这就是认识、意识、行为、命运等连锁效应。以往许多向别人学习经验、“取经”的人,“拿来”便用,其结果都不大好。原因不复杂,基本是盲目、简单“粗放”。
许多“经验”推广不下去,也是“不好”一概否决的。有些是因为异想天开,“出花样”;有些则是有客观依据,有价值的。其浅层因素,是情况复杂;有的是经验本身不成熟,有些甚至是因为“时间”不成熟,做事不稳妥不扎实,“着忙取利”;有的是“条件”不成熟,主要是人力条件薄弱,思想、能力等素质不具备;有的是攻坚克难勇气不足,虎头蛇尾凡此种种。从深层上讲,缺乏客观和唯物辩证的眼光以及对事业的执着及魄力,归根结底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缺失”。于是,世界观、人生观等便是灵魂的基本构件,人才内核。
不言而喻,树人的灵魂便是教育的“靶心”,而且不仅仅对于学生等受教育者,教育者也除外不得。体验是人类认识世界,建树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法论的基本途径。人的认识一部分来自书本,另一部分来自社会实践,主要在实践的过程中获取体验和认识。书本知识是人类前代托举后代,代代人共同凝铸而成,它是人类灵魂的一座灯塔,是载人类驶向文明的航帆。
单凭一代人的重复摸索,人类将很难走出蛮荒和蒙昧。然而它又只是知识的一部分,具体的,细节的东西往往在书本之外。在书本上别说米、分米、厘米,连毫米都要算到小数点以外。可是丈量土地,不整米误差,就“精确”了。再说,丈量土地使用的“工绳”,原来是标准的,从测量开始就悄悄延长,“这些”书本上一般没有。书本知识,又是一种间接的“认识”,相当于一个“外部信息”。任何人不可能轻易拿来创造生活,改变世界。必须经历一个了解、理解、接受、“深入认识”也就是要经过实践再认识、体验、加工,直至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等一系列过程才能真正“接收”过来,变为你自己手里的“武器”。
有些书本知识甚至需要检验其“真伪”性,时间、空间范畴的实用性,制约因素。书本知识往往还是历史的“节点”,停留在书本上社会就不能进步,人类对宇宙的探究没有止境,而且步伐益快。今天的书本不同于昨天的书本,人必须面临新的课题,进军新的领域。古今读死书的例子不独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当下大学毕业不投身实践依旧“门外汉”,操作就成为必修课。
体验还是“繁育”健康心理的良好“土壤”。体验过财富创造的艰辛,流过汗水的人,便知道财富的价值,也知道珍惜;做父母后更悟其“酸、甜、苦、辣”感怀父母;体验群体的相互帮助才有凝聚力、向心力。记得孩童时代,小伙伴儿们都争着“当大将”。觉得长征的将士们爬雪山,过草地,勇敢无畏非常羡慕,要是自己如此伟大该多好。都从反面告诫我们“亲和”生活,体验客观,这也是将体验提到教育的桌面上的不争的理由。实际上,教育的实践不时地启示我们:在引导前提下“照病抓药”。流过汗的人才珍惜劳动成果;流过血的人才珍惜生命与和平。“体验”恰恰就体现了“照病抓药”和“引导”,是真正的有效良方,治教的“利器”,是撬动灵魂的“杠杆儿”。
于是设计并利用好体验式活动教学,便是“垦荒”,便是创建未来人类灵魂的某种“伊甸园”。在学校这个平台上,怎样实现体验式活动教学?首先不能将人从现实中剥离,要尊重人(学生)的“客观存在”。且“盯住”客观,感悟“内中”,主动亲历,这是打开体验门户的钥匙。办法可以“盘点”且理顺几个关系。如:学生和家长(父母)的真实关系;师生、同学群体之间的基本关系;学生和社会国家情节如何,有何认识;学生本身的学习、成长等基本情况。然后根据客观需求,即选择存在弱点的部位设定靶向。如感恩、礼貌、和谐、公平、友善、珍惜(生命、财富、情感、友谊)等。仅举一例,如现在生活普遍改善的境况下,孩子衣食无忧,没有饥饿、寒冷伴随,这样就衍生另一面,不认真吃饭,追求新颖,食物口不顺便扔。一块面包常常咬一口就丢,入口照吐。
对待这样案例应与家长沟通协作,置孩子于主人的位置,使其了解、认识以至管理这个家。俗话说,“不当家不知材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给他当家理事机会,以小主人思维盘点家资,合作料理。就会调动其思维的主动性,替代原来只想花钱的简单思维,知道钱该怎么花,如何统筹支配。十几岁的孩子逐渐步入青春期,逆反和好强是显著特征,搭上“顺风船”可以顺利度过。同时一起劳动,如种地、扒苞米,使其体验苦。父母多关怀,学生会体会父母的辛苦、慈爱,产生感激。
感悟生活的全部“味道”,获取“成熟”的幸福(意义、价值)感,实现体验式教学。课堂教学也可以实现体验式教学。重复练习可以刺激思维催生熟中生巧。同学之间的自然摩擦可以体会受辱的尴尬和酸楚,从而学会尊重他人的意义。在学习或做事中的攻坚克难过程可以体会成功的甜美和失败的凄苦,增强自信或鼓足勇气。体验是自主的、自觉的心理感受。关键是激活、驱动内动力,启动体验动因。方法是:遵客观的原则筹划活动,且遵循时空和对象,宁缓莫急(稳妥可靠,操作有效)。体验不可拟造,要在真实境遇与自然状态下。
只能发掘利用,不能人为捏造情境,兴风布雨。不能像演习,更不可像演戏。演戏,在舞台上模仿、走秀可能赢得掌声,在现实中演习“体验”将会贻笑大方。“文革”期间有人组织吃“忆苦饭”,以此来让人体验今天社会主义社会的“甜”。可是有的(地方)老农吃完“忆苦”饭,说话却“跑排”,讲“解放前‘黄面团子’一咬俩揪,现在苞米面吃不上溜”。体验到的痛,是真痛,人们从中获得的感受、认识是客观的,不可回避和刻骨铭心的。在困顿或失败中度过的人,知道艰难和沮丧的“滋味”,更知道珍惜;成功人,饱尝成功后的欣喜甚至狂喜,以及奋斗中的酸甜苦辣,更获取面对未来的自信和勇气。使我们不得不承认体验的“天缘”,它运行于一条不可改变的自然轨迹。
体验是人的挚友和终生伴侣。人,无时无刻不在体验。数起来,人一生中的体验不要说有千次万次,经历多少“种”活动,就经历多少“种”体验。吃梨子时品尝滋味,饥饿受冻时体验煎熬;成功时陶醉成就,失败窝心时感受失落;人劳动时有体验,休闲时有体验,娱乐时有体验,生病时有体验,直至谢世……体验并不是什么新鲜“物”,是原始的也是永恒的话题。远古口传“肢授”,教育在“活动”场所实现,在实践中完成;古代,师傅带徒弟,亦学做结合,乃千秋绵龄,见其蓬勃生机。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孙武.孙子兵法[M].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5.
[3]鲁迅.呐喊[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14.
[4]王亮.中学生物新课程体验式教学的设计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5]乐晓蓉.高校体验式生涯规划教学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上一篇:美国核心课程标准实施后教师评价的困惑及启示—以两所学校为例
下一篇:谈教育的“严”
相关文章推荐
主页 > 论文欣赏 >
谈体验式活动教学——体验式活动是塑造儿童灵魂的基本途径
2016-10-17 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作者:赵博
Copyright© 2011 - 2019 雅诗论文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1013941号
客服QQ:308902193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花园路国基路交叉口居易国际1号楼
客服QQ:308902193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花园路国基路交叉口居易国际1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