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论文欣赏 >

论苏轼作品的人格美


2016-10-16    来源: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作者:王莉莉

 【摘要】苏轼一生历经坎坷,但在文学创作上的成绩斐然。从初入仕途到终老,他写人生、写世界、写天下苍生,通过创作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本文主要从其爱国、爱民、待人真诚、为人乐观豁达四方面,分析苏轼作品中蕴含的人格美,以全面展示苏轼创作的伟大之处,为人们更深刻理解苏轼其人其文提供参考。
    【关键词】苏轼;作品;人格美;

    苏轼是我国文学史上的泰斗级人物,一位旷世无双的文化巨人。他在文学创作的诸多领域取得了巨大成绩,成为宋代才华横溢的文学巨匠,是北宋文坛继欧阳修之后的领袖人物,他的政绩和作品都同样显示了其旷达通脱、超然物我的胸怀和刚正不阿、宽宏博爱的人格,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的精神遗产。
    一、“酒酣胸胆尚开张”——忠贞刚正志向
    高远苏轼一生经历了大风大浪,宦海浮沉多次,虽然在遭贬失意时曾有过佛老出世的思想,但总体来说其政治品格高尚,这在他的许多作品中都能体现出来。
    (一)奋厉有当世志
    苏轼自幼便在母亲程夫人勉励之下,向范滂学习,“奋厉有当世志”。苏轼以后的人生旅途也是以这个为中心度过的,并在后来的人生中写下不朽佳作。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任杭州通判的苏东坡写了一首“赠行”词《南乡子·旌旆满江湖》,其中“喜子垂窗报捷书。试问伏波三万语,何如。一斛明珠换绿珠。”作者由喜子垂窗联想到捷报传来,首先借用汉代“伏波”将军马援的典故,进一步赞颂了“投笔将军”的丰功伟绩,深化了投笔将军的真丈夫形象,再用“明珠换绿珠”的典故渲染“投笔将军”的生活情趣,同时也寄托了词人雄伟的抱负,抒发了作者积极入世的政治情怀。苏轼高远的政治思想和抱负还体现在“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沁园春·孤馆灯青》描绘了他赶往密州途中,坐在马上所见的事物和心头触发的感想以及对兄弟子由的怀念,抒发了政治抱负不得实现的牢骚,追怀了昔日刚到帝京时所具有的少年锐气,表达了作者的凛然之志,倾泻出不平之气,更抒发了“致君尧舜”的宏伟抱负。
    (二)为解决人民的困难,向皇帝提出批评和谏言
    虽然在苏轼心中,忠君和爱民是统一的,但当忠君与爱民两者之间发生矛盾时,他能够勇敢地把爱民放在第一位,为了人民的利益敢于向皇帝大胆提出批评和谏议。《谏买浙灯状》就是苏轼向皇帝谏言的最好篇章。苏轼当时不仅向皇帝陈述了现实,又指出了事小而体大的情况。后来又进一步提出了皇帝的宫廷生活也应遵从节俭的原则。在当时皇帝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封建时代,这种渎犯天威的上疏要冒着极大的危险。身为人臣,苏轼敢于为受损害的百姓冒犯天颜,大胆直诤,可见他胸怀百姓的崇高人格魅力。
    (三)安边御国的爱国情怀
    苏轼作为一个才华出众、视野广阔并且执着于现实的作家,对于自己时代的边防危机和民族矛盾给予了深切关注。他对于宋廷日益深化的民族矛盾和边防危机提出一系列济世安国的政治意见,在其早年所作《制策》中,就旗帜鲜明地反对纳币求和,认为以纳币的方式来求和是最下策。他反对妥协退让,主张居安思危、备战御敌,这对于当时社会的战局起到了一定作用。苏轼的爱国情怀是人所共知的。青年时代的苏轼从眉山赴汴京,曾在途中瞻仰了忠州屈原纪念塔,怀着崇敬的心情写下了这首《屈原塔》: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在这首诗中,作者开门见山地写了楚国人民对古代爱国诗人屈原的深切怀念。一个人的作品是作者心声的体现,苏轼之所以对爱国诗人屈原表达怀念之情,说明苏轼本人在青年时代就怀有爱国思想。后来,苏轼有很多表达爱国情怀的作品,有的作品直抒其报国热情和抗敌立功的雄心。他的第一首豪放词《江城子·密州出猎》通过描绘射猎习武的热烈场面和高昂的斗志,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感慨之前。“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用以古喻今的写法,表达出作者希望得到朝廷重用,奋勇杀敌,为国家立功的壮志;“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抒发了词人老当益壮,慷慨报国的激情。
    二、“卖牛纳税拆屋炊”——关心民瘼品德高尚
    苏轼有一颗博大仁爱的心,他热爱人民,心系百姓,一生始终和贫苦的下层百姓心心相通,真正做到了无论是“居庙堂之上”或是“处江湖之远”,都在“忧其民”。苏轼一生长期的贬谪生活中使他对下层民众多有接触,经常看到他们的贫困处境,听到他们饥渴的号呼之声。所以,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努力为老百姓多做好事、做实事。所谓任官一处,惠民一方。他在任地方官时总是关心人民的生活,多有为人民称道的政绩:在初入仕途任凤翔签判时,为舒民困,大胆改革役法,从宽处理囚犯,关心民瘼。苏轼常用最真切的情感和真实的笔触生动真实地描绘百姓贫困艰辛、颠沛流离的生活状态,向朝廷向当权者再现他们饱受剥削、压榨和欺凌的悲惨生活状态。
    《鱼蛮子》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真实描写了农户生活如同原始人甚至如同野生动物一般艰辛悲苦至极。苏轼在真切反映人民牛马不如的生活的同时,深刻揭示了官府的苛征重敛,地主的无穷盘剥,是造成人民苦难深重的根本原因,也表达出他对官府无穷的差役、繁苛的律令的深切不满和愤懑之情。毛泽东曾经说过,无产阶级对过去时代文学艺术作品的评价,必须首先检查他们对待人民的态度,在历史上有无进步意义。而苏轼无疑是爱民的,不仅有着爱民的卓著政绩,而且他的作品也反映了下层人民的生活疾苦,体现对百姓的关怀,这些都是他崇高品格的体现。
    三、“欲棹小舟寻旧事”——处世待人真诚坦白
    苏轼处世待人真正做到了真诚坦白,虚怀若谷。他曾经说过:“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又说:“余性不慎言语,与人无亲疏,辄输写脏腑。有所不尽,如所不尽,如茹物不下,必吐之乃已,而人或记疏以为怨咎……”苏轼广交朋友,重友情,性格直率,心胸坦荡,对待作为其政敌的王安石也是如此。尽管苏轼和王安石在政治上观点主张大不相同,有着针锋相对的论争和冲突,但于私,他们却是互相倾慕的朋友,对彼此的文学成就惺惺相惜。苏轼一生屡遭贬谪,在元丰二年“乌台诗案”文字狱中,几乎掉了脑袋,终生历尽艰难险阻,这与积极主持实行变法的王安石是分不开的,但他对王安石却没有怨恨,而是友情甚笃。
    神宗元丰七年(1084),苏轼刚从黄州谪所被召回,便前往金陵与王安石相会。此时的王安石罢相隐居江宁。在他是红极一时的宰相时,苏轼是很少登门拜访,而苏轼此时的到访让王安石十分感动。苏轼此举体现了这位伟大诗人宽容和仁爱的情怀,他这种不因政敌身份而轻视友谊的广阔胸襟难能可贵,永远值得后人赞扬和学习。苏轼重视友谊,朋辈众多。对待友人,苏轼总是坦诚相待。他曾经有个不问世间事,只酷爱读书的穷朋友董传,在贫病潦倒中死去,留下孀母弱弟,无力埋葬,苏轼多方张罗,终于使友人免于暴骨荒野。流放海南时,苏轼困窘不堪之时,还出钱帮助黎族朋友修缮住房。苏轼这种以诚待人的品格感染了他周围的人,当他处于困厄之中时也深得友人支持和安慰,增强了他战胜困难的勇气,使他的创作能够发自肺腑,贯注着充沛的真情实感。
    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超然物外乐观旷达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不平,迭受政治迫害和打击,屡遭贬谪。但他从未被痛苦和悲伤所压倒而不能自持,而是善于排解,调适人生、安顿心灵。正是这种心理,使他能够在遭遇重大政治打击和生活苦难时保持乐观的精神,对未来充满希望,成功度过一次又一次人生难关;也正是保持心灵潇洒自如的气度和乐观的情怀,才能使他的文学创作达到“胸次清旷,无意为文而文已工”的高妙之境。苏轼这种超然物外、乐观旷达的精神在他两次大的贬谪时期表现得极为突出。元丰二年发生的“乌台诗案”,把苏轼推到生死攸关的境地,心灵受到极大震撼,并贬官黄州,在过去的一些亲友因为怕受牵连而很少与他往来的情况下,他并没有被内心的孤寂苦闷压倒,却寄情山水,创作颇丰,例如《慈湖夹阻风五首》其一:捍索桅竿立啸空,篙师酣寝浪花中。故应菅蒯知心腹,弱缆能争万里风。
    《慈湖夹阻风五首》其五:卧看落月横千丈,趣唤清风得半帆。且并水村欹侧过,人间何处不巉岩!两首诗写的都是诗人被贬南行途中的小景。诗人把船上的弱缆同风浪抗争,与自己在人生道路上的搏斗联系起来;又把狭隘曲折、暗礁四伏的危险水路同现实生活中人生道路的险恶联系在一起,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难险阻、敢于抗争的人生态度。后来,苏轼被远贬蛮荒之地惠州,生活环境更加险恶,他仍以乐观淡然平和超脱的心境处之。《食荔枝》其二中表现出欣喜的心情: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桔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轼安静地在这里饮酒、赏梅、读书、作诗……生活虽然简单粗陋,却过得相当安逸。而这种闲适之趣,使他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
    苏轼不但是中国文化史上,而且是中国诗歌史上特立独行的风流人物。他之所以广受后世仁人志士乃至黎民百姓所喜爱与接受,首先在于他崇高的人格美,这是最重要的。综观苏轼的一生,非常值得我们赞扬,无论从政治态度、为人处世,还是忧国忧民、乐观向上的精神方面来看,他的品格都是高尚的,他的作品都是伟大的,这些都使其人格魅力与文学创作得到了统一。

    参考文献
[1]朱靖华.苏轼词论[M].济南:齐鲁书社,1983.
[2]李庆皋.东坡新论与选释[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
[3]陶文鹏.苏轼词艺术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上一篇:论书法情感的异质同构——以《兰亭序》和《祭侄稿》为例 下一篇:王维山水田园诗中的五古诗研究
相关文章推荐

  • 从杨绛的创作作品来看她的命运观
  • 侵害英雄烈士人格利益的民事责任分析
  • 孤儿作品行政许可制度及其司法救济
  • 生态文学视野中的《狼图腾》
  • 重庆酉阳阳戏面具的功能及其在影视作品中的体
  • 电影《老人与海》的人性本质与生态文化传播
  • 把世界的恐惧转变为世界的希望—恩斯特·布洛
  • 领导干部人格塑造的“四重境界”
  • 试析莫言作品《红高粱家族》的英译魅力
  •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苏轼《江城子》与弥尔顿
  • 苏文之美与苏轼个人特质间的关系
  • 农村老年人人格、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 文化冲击中的迷惘者—戴思杰及其电影作品《巴
  • 试论赛珍珠作品中的中西文化交融
  • 麦卡勒斯作品中“精神隔绝”主题的解读
  •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人格精神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