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论文欣赏 >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预警机制构建


2016-10-14    来源:赤峰学院学报    作者:林晓燕

【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加强高校学生心理预警机制的构建有着重要性和必要性。高校经济困难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的重要和特殊组成部分,其心理健康问题更是全社会日益关注的焦点。可结合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在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探讨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预警机制的有效构建路径。
【关键词】大数据;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预警机制;

《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文件)强调,努力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心理问题高危人群预警机制,高校要积极做好心理问题高危人群的预防和干预工作,做到心理问题及早发现,心理问题及时预防、有效干预。大数据时代下,结合大数据时代发展的特征和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科学有效地构建大学生心理预警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学生心理预警机制构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应对时代发展的需要大数据时代下,大学生生活在信息爆炸的迅速发展的社会中,其生活的环境更加复杂多样,其人生追求、奋斗目标也更加多元,面对的挑战也更加严峻,基于学业、经济、就业等多方面压力,大学生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容易发生。构建有效的高校学生心理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大学生心理危机并予以有效干预,是应对时代发展的需要。
(二)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构建和谐稳定的校园,促进学生的成才成长,是高校学生工作者的工作目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高校稳定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构建有效的高校学生心理预警机制,可以对学生的心理危机进行筛查和预警,及时发现和识别大学生中各种潜在或现实的危机因素,采取措施进行有效干预,减少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有利于和谐校园的构建。
(三)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需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提升大学生应对挫折的能力,是高校学生自身成才发展的需要。构建有效的高校学生心理预警机制,及时发现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对高校学生心理问题进行及时全面的排查,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以化解高校学生的心理危机,有利于及时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加强其应对心理问题、解决心理危机的能力。
二、新时代下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危机现状
(一)焦虑悲观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和其他学生一样,也有着自身的奋斗理想和目标,他们承载着家人和自身的更多期望,渴望改变命运的意愿也比其他同学更加强烈。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大学生活的各方面压力,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既要为学费、生活费等经济问题而奔波,又要为自身就业、毕业等各方面能力的提升而努力,使他们觉得多方压力并存,急于改变现状而又没能力快速达到目标,因而容易产生焦虑紧张、自信心丧失、挫败感强烈等情绪。同时,由于一些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对自身、别人及社会的发展没有科学认识,对生活中的困难、挫折没能正确面对,因此面对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他们更加显得紧张焦虑,对于未来感到悲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如果不能形成正确的自我客观评价,就容易产生错误的心理定式,就会对周围的人和事产生消极悲观的看法,对社会和他人产生戒备心理。
(二)自卑被动由于其成长的家庭环境的经济条件限制,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身多方面的能力没能得到全面综合培养,兴趣和能力等方面的发展程度也相对不高。因而,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多表现得比较自卑,自我评价和自我意识比较消极,做事情也相对被动。而且,在自卑心理的影响下,更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经常不轻易谈及自身家庭情况,即使有心里话也不愿意主动与人诉说。经济上的困难使得他们心理上易于倾向劣势,在平时不善于表现自我,缺乏主动积极争取各种发展机会的心态。
(三)敏感多疑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在平时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经常比较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不愿意让他人了解自身的家庭情况,自身过于注重别人对其家庭经济困难看法。同时,他们往往表现出心理不平衡的情况,对于社会和他人的看法十分敏感和多疑,过于从内心中看自身家庭经济困难这一情况,过于在乎别人的评价,而且有时候甚至会产生一些过于多疑的想法。
(四)孤僻内向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性格都相对比较孤僻和内向。一方面,由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原因,有些学生为了减少经济负担,不敢过多地参与需要花钱的集体活动,对于各种聚会都是采取尽可能回避的态度;另一方面,由于自身经济弱势地位,有些学生由于自卑心理而采取独来独往、不积极融入同学中去的方式,平时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也不乐意与他人交流,遇到困难和挫折也更加倾向于自我面对,不乐于向同学或老师倾诉,没有融入学校大集体中去。这种孤僻内向的心理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三、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特点
(一)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着机遇
1.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形式更加灵活。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以打破时空限制,除了传统的通过心理量表、测评软件以及心理咨询、心理档案建立等常规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普查,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筛查与预警之外,更可以结合网络信息平台,采用更加灵活有效的形式开展工作。大数据时代下,随着计算机及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出现了计算机辅助心理筛查的专家系统,以人机互动模式开展工作,可以实现动态测试。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手机等数据承载方式和云计算等数据处理技术的迅猛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形式可以更加灵活和有效。
2.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创新平台更加广阔。大数据时代下,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各种网络资源的共享,呈现出了数字化、信息化、时效化等特点。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升的空间更大,创新改进的空间更大,工作平台更加广阔。通过结合学生每天日常学习、生活等方面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揭示个人的生活习性、心智状况、行为规律、个性特征等,构建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心理预警系统,有利于解决传统预警工作存在的被动性、受限性以及滞后性等问题,有利于及时发现和识别大学生中各种潜在或现实的危机因素,进而主动采取专业措施进行有效干预。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创新,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效率的提升。
(二)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着挑战
1.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整合程度要求更大。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预警实施需要学校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的专职人员、学生工作部(处)人员、专业教师、班主任、网络管理员、学生干部、学生同辈群体等多方面人员的大力配合。如何有效整合这一支工作队伍,多方面、全方位地发挥整个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综合作用,使得多方协调并将作用发挥达到最大化,确保对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时掌握并采取有效措施,是做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前提,也是大数据时代下做好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2.高校学生心理数据的收集分析水平要求更高。大数据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庞大的数据量和繁复的数据结构,针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提取、筛选和分析。与传统手段的调查问卷的心理干预相比,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心理干预比较新,处于起步阶段,对于收集数据、分析数据的要求更高。在数据收集、数据分析评估、数据后期处理等方面,有着严格要求。只有通过各种方式,结合大数据时代特点,全面收集所需数据,进而进行科学、综合的分析,才能真正达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如何更加全面科学通过各种数据平台来收集高校学生的心理方面的相关数据,如何结合相关数据进行科学、深入的分析,从而研究得出有效的可供参考的结论,也是大数据时代下做好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应对好、思考好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罗明等.试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危机预警的联动[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2,(6).
[2]程婧.论大学生心理危机四级预警指标体系及五级应急响应系统的构建[J].思想理论教育,2011,(1).

[3]冷水平.论高校贫困生心理困境及解决对策[J].教育理论研究,2011,(4).


上一篇:只讲“核心素养”是不够的 下一篇:当代成人大学生自我实现路径探析
相关文章推荐

  •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文明交流互鉴—基于数字时代
  • “双一流”背景下高职院校学习型学生党组织建
  • 巧用微课,打造活色生香的历史课堂
  • “一带一路”背景下俄语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方法
  • 大数据背景下西班牙语翻译教学研究
  • 做坚定有为的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 浅谈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课与“工匠精神”的融
  • 新时代下红军长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价值探
  • “杏林青马工程”学员的时代责任与角色定位
  • 准确把握新时代高校纪检监察工作的特点要求
  • 新时代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研究
  •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
  • 习近平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观的维度探析
  • 新时代强化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探析
  • “互联网+”时代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探
  • “两学一做”背景下高职院校党员队伍建设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