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九年一贯制;管理;团队;师资;
【基金】省级质量工程项目为全媒体视域下数字化培训资源建设研究——以幼儿教师国培项目为例(编号为2014jyxm459)
当今社会、教育主管部门对九年制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还有很多期待,但是我们不能否认九年制学校的优势所在,也不能忽视所存在的问题。这里,就安徽省目前的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发展现状,结合调研情况,谈谈我个人观点。
1.九年一贯制学校的产生背景
九年一贯制,是相对于教育体系中五年小学四中学、六年小学三中学的分段模式说的。九年一贯制将小学与初中连起来实施,后者是把小学与初中分开实施。虽然在实施当中它们在基础教育中的小学与初中总体年限是相同的,但因为有不同的理论与实践的依据,所形成的学校教育模式是不同的。
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九年一贯制学校最早出现在我国的上海,1984年,上海市长宁区建青中学根据国家有关“有步骤地实行九年义务教育”、“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要求,与就近的小学联合起来,组建上海市建青实验学校(目前为十六年一贯制,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学制分别为幼儿4年、小学5年、初中4年、高中3年),开始探索中小学阶段九年一贯制办学、走出一条提高学校教育效益的新途径[1]。随后,上海市其他市辖区及全国部分省(市、区)也先后开始对九年一贯制办学进行研究与实践。目前全国各地都有九年一贯制的学校存在。
2.九年一贯制学校的优势
2.1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共享,降低学校运行成本
有利于场地、设备、设施等物理资源的共享。组建九年一贯制学校可以有效避免重复性建设,又提高了使用效率,如调研到的孙堡学校由孙堡小学(总计169人,平均一个年级28.2人,最多44人,最少19人)和孙堡初中(总计81人,平均一个年级27人,最多38人,最少22人)两个学校合并,两校仅一墙之隔,合并后校舍增加了,在运动场、文体设施、教学设备、食堂、办公场所等方面实现了最大限度的集中和高效率使用。有利于教职工等人力资源共享。尤其对于农村中小学而言比较缺少音体美和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而对于这部分学科的教师完全可以胜任中小学各年级的课程。这样就可以有效解决结构性缺编的情况。就是语数外课程,中学教师到小学年级任教也是完全可以的,这样较单列的中学和小学来说,九年一贯制学校对教师的调配余地大很多。有利于经费共享。中小学教师的福利、绩效工资、学生的人头费及学校的办公经费等可以统筹安排,节约重复开支的情况,同时避免同一片区甚至是隔壁学校的教师劳动付出与回报不平衡的矛盾。
2.2有利于教育教学水平提高,产生丰硕的素质教育成果
九年制学校办学体现了教育一体化理论。主要体现在学校的学制设置上,使教育的定位在发展而不是选拔,小学到中学不用考试,直接升学,减少中学择校的矛盾,这符合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平原则,有助于实施一以贯之的德育活动。素质教育中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素质是教育的重要方面,九年一贯制学校可根据生源和师资的实际情况,按照“三段一体”的特点,系统制定九个年级的德育目标、要求和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一以贯之,牢固奠定学生的信念、理想、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
2.3有利于生源稳定,减小择校矛盾
对于初级中学和小学分别设立的,存在小学升初中的择校问题[3],一个区域有一所以上初级中学的,小学毕业后面临选择初级中学的问题,同时初级中学也存在担心生源少的问题。九年一贯制后不存在择校问题,同时保证了中学阶段生源稳定。这样就减小生源压力,腾出更多的精力用于素质、德育教育和学校的发展上。
3.九年一贯制学校目前存在的问题
3.1教职工融合的问题
由于九年制学校大都是由一个区域的初级中学和小学合并而成,这样教师也来自于原来中小学。这样虽然所有人外在的角色上不区分中学教师、小学教师,统称为某某学校教师,但是各人的心里角色转换并不能很快到位。教师的思维受原来“中学的”、“小学的”定势影响,面对全新的办学模式、理念、管理制度、教学风格、校园文化氛围营造等问题,中小学教师的意见常有不同。遇到意见不同时,往往不是说“我们学校怎么怎么样”,而会说“我们中学部怎么样”、“我们小学部怎么样”。
3.2领导班子角色转变问题教师
思维“定势”同样也会影响到学校干部,特别是中小学合并而成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即使是合并后在一个校园内,老师们有意见或是建议也习惯于找“老领导”反映。九年制学校的领导班子是原来的小学、中学的领导组成,他们也是刚刚进入一贯制学校,中学领导会对小学管理和小学教师不熟悉,小学领导会对中学管理和中学教师不熟悉,这些管理经验的缺失,会很大程度的影响学校的管理,阻碍学校的发展。
3.3考核标准对教师管理的影响
我们都知道小学与初中都属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尽管有着不少共同点,但是中小学之间还是有很多差异的。相对而言,小学在素质教育方面要比初中做的好;初中受升学压力的影响,学科成绩在考核中的份量相对比重要高[4]。合并成立九年制学校后,这种不同依然存在,学校很难很快的拿出统一的尺度来衡量中小学教师的工作量,评价教师的教学成绩。没有统一的尺度,会对教师管理存在一定难度。
3.4人事编制对学校管理的影响
九年一贯制学校成立前原中小学,各自的编制情况不同,师生配比也不同。而一贯制后,中小学教师数加在一起合编,总人数可能超编,个别学科缺教师的就没有编制进人。九年制学校虽然为中学校教师的通盘使用提供了条件,但是真正实施起来还有一定难度,如小学到中学任教,教师的资格不符,同时任教的课程和获得的荣誉对于以后自己的职称晋升无用。
4.关于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几点思考
4.1优化师资队伍,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九年一贯制学校要实现两个优化。首先是干部队伍的优化,这样学校管理干部要精简且能干,校长、书记、工会主席不可少,副校长不宜多。学校要设立校办、德育处、教务处、教科室、总务处、安全处与团委以及相关的年级部等必须的部门处室。其次是教师队伍的优化,在九年制学校中为教师提供循环、流动的机会,这样才能培养出复合型师资,提高教师跨学段教学的能力。九年制学校要在“统一领导、分部管理”的原则下实现“条”“块”化管理。“条”就是不分初中阶段和小学阶段,把学校管理中共性的工作统一管理,保证学校的领导和教师能集中精力抓好某一方面的工作,更具专业化。如:教师考勤、财务管理、后勤管理、仅是业务培训与学习等。“块”就是分初中、小学两块管理,把想教学、德育这样不具共性、差别较大的工作分开管理,便于操作与评价。在管理中将“条”“块”结合,将管理常规化精细化。
4.2领导要放眼全校,九个年级工作一盘棋学校的原中、小学领导要多换位思考,多熟悉中小学的教学、德育工作。尤其是校长,在中学部和小学部教师之间要当好沟通的桥梁。在校长的眼里,无论是教学还是德育,没有谁重要谁不重要之分;无论是小学部还是中学部,没有谁主谁次之分;从1年级到9年级不但要狠抓养成教育,而且要强抓素质教育[5]。只有小学与中学,“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九年制学校师生人心才会一体化。
4.3学校要出台规则制度,规范教育教学行为一个学校有健全的制度,就能克服盲目性、减少随意性,要让制度管人,不要出现人管人的情况,各项工作就能有条不紊的推进。九年制学校是“新生事物”,没有现成的规章制度。因此,学校需要建立或修改制度,且在制度的产生过程中要广泛听取教职工意见,制定广大教职工认可、满意的制度。在制度执行过程中,出现情况及时沟通,有矛盾及时化解,做到严而有爱。制度制定虽重要,但是制度的贯彻执行更重要,学校要组织全体教师学习、熟悉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要求广大师生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学校要加大督查力度,认真搞好阶段性考核和年终考核,积极推进民主治校、治学工作。
4.4出台“特殊”政策,加快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九年制学校的办学模式需要有相对应的教育政策作保证。目前教育管理部门对学校的考评政策很多还只是针对单设中、小学而言的,这些政策与九年制的办学现状还不完全相适应。为了加快九年制学校的发展,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就必须出台与九年制学校发展相对应的有利于学校快速发展的“特殊”政策。如在教师资格的认定方面,学校根据工作需要,改变了教师任教学段,但教师资格证书却没有改变,为提高教师钻研教学的积极性,有关部门能否增设中、小学通用的特殊教师资格证书。再如在职称的评定方面,在九年制学校中,能否不分中学、小学教师,不管是否跨中、小学段,只分学科评定职称,原先的任职年限、任职资格继续有效[6]。
【参考文献】
[1]戴群,董辉,熊秋菊.十五年一贯制学校管理创新研究:以上海市建青实验学校为例[M].北京:人们出版社,2012:1.
[2]肖新策.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新模式初探[J].领导科学论坛(理论),2014(09):36-37.
[3]高瑜,杨琳.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办学优势、困境与出路[J].教育理论,2013(06):20-21.
[4]王晓峰.九年一贯制学校教育管理实践探究[D].河北:河北大学,2013.
[5]杨昭功.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模式的认识与思考[J].华人时刊(校长),2014(05):62-63.
[6]胡仁东.十五年一贯制学校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教育学刊,2013(12):11-15. 上一篇:输出驱动假设理论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福建高校体育网络信息化的现状调查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