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和谐社会 统一战线 内在联系 服务途径
[中图分类号]D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803(2005)0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而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统一战线作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历来与党的建设息息相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统一战线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和作用,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一、统一战线与和谐社会的内在联系
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提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统一战线作为同和异的矛盾统一体,体现和追求的也是一种和谐,在本质上与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一致的。
(一)统一战线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平台。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民主法治首先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这就意味着要尊重人民群众的独立人格和民主权利,尊重并维护公众的社会知情权、社会参与权、意志表达权及民主监督权,在民主得到充分发扬的基础上,使社会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构成了我国民主政治的基本框架,使广大人民的意志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得到更充分的体现。这三大政治制度都与统一战线紧密结合在一起。统一战线各方面人士参加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共同行使国家权力,充分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各民主党派及无党派代表人士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履行政治协商、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的职能,成为发扬民主的一条重要渠道;在各少数民族聚居区,实现民族区域自治,保证了少数民族的民主权利。这三大政治制度维护了统一战线成员的知情权、参与权、意志表达权和民主监督权,畅通了社情民意的反映渠道,将统一战线成员的政治诉求纳入到国家政治体系之中,保证了包括广大统一战线成员在内的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的权利,充分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了社会政治关系的和谐。
(二)统一战线是协调利益关系、维护公平正义的重要渠道。和谐社会是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实现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是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社会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的分配,它意味着权利的平等、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等和司法的公正。统一战线是不同的阶级、阶层、党派、团体、民族以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组成的政治联盟。统一战线虽然没有直接协调分配各利益群体的经济利益的手段,但具有保护新的社会阶层和新兴利益群体合法权益的职能,统一战线要保护新的社会阶层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保证各得其所,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统一战线还在协调社会成员政治利益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统一战线,可以协调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以及各方面成员之间的政治利益关系,可以将这些利益群体的政治诉求纳入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三大政治制度之中,使他们的政治诉求在国家体制内得到完整表达,政治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从而使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在政治利益方面实现合理而平等的分配。
(三)统一战线是实现广泛团结、形成诚信友爱风尚的有效途径。和谐社会是一个诚信友爱的社会。诚信友爱,就是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和谐社会追求的平等,是人格、权利、机会的平等,它是从政治、经济等制度上解决社会成员融洽相处问题,使全体社会成员有效参与政治事务和社会事务的途径畅通,不同社会利益群体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受益和表达意见的机会均等,社会互助机制完善;和谐社会提倡的友爱,追求的是人际关系合作宽容的理想状态。在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条件下,社会的和谐是各种利益群体和各种思想观点同时并存,在社会生活中承担不同的角色,发挥各自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一种相互融洽的关系,是古人追求的“和而不同”。统一战线具有协调关系的职能,统一战线的方式本身就是平等相待、民主协商的方式,统一战线具有广泛性、包容性、多样性,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求同存异、体谅包容,善于以协调、沟通、服务的方式来增强整个社会的凝聚力,获取社会大多数民众的支持和认同,能够把不同阶层、群体、党派、民族和宗教信仰者凝聚团结起来,为在全社会形成谅解宽容、团结互助的良好风尚和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作出积极的贡献。
(四)统一战线是激发社会活力的重要手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活力的社会。充满活力就是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从而使社会活力竞相迸发。社会活力来自社会成员、社会组织和社会机制的有效作用,表现为政治活力、经济活力、文化活力、人的发展活力等。统一战线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有效形式,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实现各界人士政治参与,促进各阶级、阶层、党派、团体及各界人士广泛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增强社会政治活力的有效途径;是保持政治清明,巩固发展团结、稳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伴随改革开放而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统一战线具有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汇集了大量高中级知识分子和专家学者,他们作为掌握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较多的一部分,是精神产品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在激发社会文化活力方面,能发挥显著作用。
(五)统一战线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和谐社会是一个安定有序的社会。安定有序主要涉及社会组织机制、社会管理、社会秩序三方面问题,通过建设安定有序的社会,使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在当代中国,随着利益关系的深刻调整,产生了许多新的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不同的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利益诉求,会存在各种形式的利益纠纷和矛盾,处理不好就会引发社会冲突,影响社会安定团结。统一战线是维护社会稳定、保持安定团结政治局面的积极力量。统一战线具有协调社会利益的功能。统一战线的本质是大团结、大联合。统一战线高举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两面旗帜,可以把海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团结起来,把一切可以凝聚的力量都凝聚起来,从而实现大团结。统一战线具有求同存异、体谅包容的特点,通过统一战线,可以协调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以及各方面成员之间的关系,可以使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得到化解和理顺,使各种社会关系得到调整,使各种利益矛盾得到解决。统一战线汇集了各方面党外代表人士,他们在各自所联系的群众中往往具有我们党不可替代的影响。通过他们,可以协调关系,沟通思想,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可以有效地消除各种不稳定因素。统一战线本身建立有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社情民意的反映渠道畅通。通过与党外人士的联系沟通,可以引导党外人士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矛盾。统一战线还可以通过所联系的统战社团、行业商会和社会中介组织,来有效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二、统一战线服务和谐社会的途径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统一战线要团结和动员各党派、各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大力实施“凝聚力工程”,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广泛的力量支持。统一战线正在实施的“凝聚力工程”,是为构建和谐社会凝聚团结稳定力量的工程,是统一战线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抓手,也是统战部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载体。统一战线以大团结、大联合为永恒主题,工作目标就是把拥护我们的人团结得多多的。只有团结的人越多,凝聚的力量就越大,构建和谐社会的力量就越广泛。统一战线实施“凝聚力工程”,就是要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实现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团结大联合,就是把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行动、智慧和力量统一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上来。为此,要大力实施“凝聚力工程”,要按照“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推进各政党之间的和谐团结,更好地推进民主政治建设;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推进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团结,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进步;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推进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之间的和谐团结,真正使广大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以及信仰不同宗教的群众团结起来,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妥善协调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推进新的社会阶层与其他阶级、阶层、利益群体的和谐团结,增强社会的经济活力;要高举爱国主义旗帜,推进大陆同胞与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之间的和谐团结,努力实现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大联合。通过实施“凝聚力工程”,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广泛的力量支持。
(二)坚持把促进发展作为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统一战线要牢固树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要把广大统一战线成员的思想、行动、力量和智慧凝聚到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上来,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要围绕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动员和组织统一战线成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在提高参政议政质量上下功夫。要发挥统一战线海内外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引智和牵线搭桥工作,为促进发展办实事出实力。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鼓励和支持新的社会阶层为经济社会发展积极贡献力量。要引导民营业主尊重和维护本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投身扶贫开发和光彩事业活动,走“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合法经营、诚实守信”的发展之路,为社会服务和公益事业多做实事。通过发挥他们的创造才能,来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激发社会的经济活力,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
(三)进一步加强我国的政治制度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可靠的政治保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特点。坚持和完善这些基本政治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根本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保障。统一战线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就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中发[2005]5号文件精神,必须始终围绕增强党和国家的生机活力,更好地体现与发挥我国政治制度、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切实加强与各民主党派的合作共事,保持宽松稳定、团结和谐的政治环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统一战线成员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不断扩大他们有序的政治参与,依法维护他们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使统一战线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出来,促进社会政治关系的和谐,增强社会的政治活力,推进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促进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四)发挥统一战线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撑。统一战线汇集了大量高中级知识分子和专家学者。他们作为掌握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较多的一部分,既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又是精神产品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因此,要发挥统一战线成员在推进先进文化建设上的独特优势。要引导统一战线成员确立以和谐为旨归的道德评判体系,大力宣传并弘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的自然观、竞争观,积极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成分,使全社会逐步形成以和为真、以和为善、以和为美、以和为贵的共识,从而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相承接、与和谐社会要求相吻合的道德体系。要引导统一战线成员营造以和谐为基调的舆论导向和社会氛围。要有针对性地加强统一战线成员的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不断发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且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促进全社会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的牢固确立。
(五)发挥统一战线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功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宽松稳定、团结和谐的环境。和谐社会的首要标志是稳定,是活而不乱、活而有序。统一战线要完善社会利益协调机制。要落实好中发[2005]5号文件精神,协调好各政党、各民族、各宗教、各团体以及各方面成员之间的关系,及时消除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增强各方面的团结,以减少阻力,增加助力,形成合力。要妥善协调统一战线内部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反映和兼顾统一战线成员的利益,推进各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的团结和谐,营造有利于全社会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充满活力、稳定有序的和谐局面。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和维护统一战线成员的合法权益,保护其合法财产,努力为他们排忧解难。要完善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要建立宗教工作预警体系和应急机制。要发挥宗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鼓励宗教界发扬爱国爱教、崇尚和谐、服务社会的传统,引导宗教界努力挖掘和弘扬宗教教义、宗教道德和宗教文化中有利于社会发展、时代进步和健康文明的内容,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和谐社会要求的阐释。在此基础上,建立宗教工作预警体系和应急机制,畅通信息渠道,保持宗教界的稳定。要完善统战组织管理体系,发挥民间社团、行业商会和社会中介组织在社会管理中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形成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合力,有效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统一战线要通过建立和完善这些体制机制,维护社会稳定,使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