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大学生民族意识如何走向?有学者提到应以公民意识代替民族意识,也有学者提到应加强正确的民族观教育和理性的民族意识引导。受高等教育的少数民族青年民族意识如何,以及他们如何处置其在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民族关系,对于民族平等团结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80后 民族意识 民族观 引导调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少数民族高校80后大学生的民族意识
80后是一个在中国高速发展和社会稳定环境下成长的一代,他们的思想方式、知识结构、价值观都具有时代特点;这个时代又是中国民族关系稳定发展的时代,民族交往无论是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在迅速增加,正确的民族观和理性的民族意识,对于这一代人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对此有学者提出,应该加强少数民族的民族观教育,尤其是要以民族院校牵头,加强高等教育中的民族理论的学习,提议应将相关民族理论的学科纳入高校公共课必修课中。
然而,也有学者提出,民族院校的少数民族学生在与汉族学生交往的过程中过于强调“民族”,不应刻意强调公民的民族意识,因为这样可能会导致民族关系不必要的紧张,尤其是在城市精英聚居的地方,这样不利于和谐民族关系的发展。
那么民族观教育应该是以民族高校为例进一步加强还是将民族意识尽量引导为公民意识,尽量避免民族意识呢?到底哪种途径有利于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呢?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就民族院校和非民族院校的民族观、处理民族矛盾的方式方法等做了对比,希望能通过这样的调查为我国民族观教育的大方向提供一点小线索和依据。
对80后大学生民族意识的分析与认识
根据本次调查的目的,笔者选择了北京市三所民族构成、年级和专业分布具有不同特点的院校,其中包括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第二外国语学院三所高校的80后在读本科生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四所研究生院校80后在读研究生作为适合样本。
调查对象民族意识的基本状况。一是被访者对民族基本常识回答的认知水平。—“您知道我国有多少个民族自治区?”的问题考察可以明显看出,被访者大多知道我国民族自治区的总数,但是在读硕士被访者能正确回答的比重高于本科生被访者,文科类学校被访者比理工类学校被访者更能正确地回答问题,而中央民族大学的被访者比其高校的被访者更能准确地回答出问题。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可能与学校教育方向以及所学的专业和学生所处的学校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您知道您所属民族在第六次人口普查中人口是多少吗?”的统计分析中发现,中央民族大学被访者比其他大学的被访者更能准确回答出在第六次人口普查中本民族的人口数量情况(中央民族大学被访者回答正确的占63.15%,其他高校的被访者回答正确的不高于40.81%),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民族院校被访者较非民族院校被访者会更多地关注本民族的发展;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中央民族大学的汉族被访者(回答知道并且能正确写出汉族人数的比例占72%)更能准确回答出本民族的人口数,明显高于其他高校的汉族学生(平均不足50%),这主要是民族大学的汉族同学长期生活在多民族学校的大环境中,民族意识逐渐强化并开始关注本民族的发展;也和学校的民族教育有很大关系。
二是从被访者对民族文化生活的态度考察。—被问及“您喜欢您本民族的传统节日吗?”民族地区65.91%的被访者“喜欢本民族的节日”,非民族地区的被访者只占43.47%。如果说出现上述数据差距的主要原因是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较多,少数民族一般都非常喜欢本民族节日。但是如果只考察民族地区和非民族地区的汉族对本民族节日的喜欢程度,我们会发现更大的数据差距,民族地区的93.33%汉族被访者“更喜欢本民族的传统节日”,而针对同一问题非民族地区的汉族被访者只占44.60%。
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民族地区的汉族长期和少数民族杂居,他们的民族自我意识相对于非民族地区的民族自我意识要稍强一些,其次,生活在民族地区的汉族,或多或少的见过或者亲自经历过民族的各类节日,这会无意中强化他们对自己民族节日的关注;对于非民族地区的汉族而言,他们身边的大部分人都是汉族,他们本身的民族自我意识就不是很强烈,更难谈及民族节日甚至是对民族节日的感情。
—被问及“您愿意让您的后代保持您的民族身份吗?”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以及不同教育背景的被访者,他们的选择表现出不同特点。
第一,少数民族被访者更愿意让自己的后代保持自己的民族身份。73.21%的少数民族被访者更愿意让自己的后代保持自己的民族身份,而汉族只有39.47%的被访者有此想法。原因应当比我们可见的更为复杂,无论如何,社会政策的平和以及利益的驱动显然应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如高考加分等。
第二,民族地区的被访者比非民族地区的被访者更愿意让自己的后代保持自己的民族身份。来自民族八省区84.05%的被访者选择“我一定让我的后代保持我的民族身份”,非民族地区只有42.07%的被访者这样认为。所以,民族地区的被访者比非民族地区的被访者更愿意让自己的后代保持原有民族身份,虽然就个体而言有着复杂的原因,但是,肯定包含了少数民族有较强的民族自豪感这一因素,他们愿意一直保持自己的民族身份,也与民族关系的融洽正相关,因为中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紧张时并不缺少隐瞒自己民族身份以求生存的实例。此外,民族地区被访者比非民族地区的被访者更能感受到国家对民族地区的关注和利益倾向(如对口支援或相关的优惠政策等),他们并不觉得由于自身是少数民族而有利益损失,所以更愿意让后代保持民族身份不变。
第三,民族地区的汉族被访者比非民族地区的汉族被访者更愿意让自己的后代保持本民族身份。57.89%民族八省区的汉族被访者选择“我一定让我的后代保持我的民族身份”,而非民族地区的汉族被访者只占37.80%。这一结果可能的解释为,不同民族身份感与民族之间的交往相关,在民族地区的汉族较之非民族地区的汉族有更强烈的身份意识。
第四,民族地区79.41%少数民族被访者和非民族地区64.44%少数民族被访者选择都选择“我一定让我的后代保持我的民族身份”。这从侧面也说明不管少数民族身在何方,他们的民族意识的趋向是基本一致的,同时也说明了国家在实行有些民族政策时,确实也考虑到了散居民族的利益和发展,才使得非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也因自己的民族身份而自豪。
第五,民族院校73.91%被访者更愿意让自己的后代保持原有民族身份,非民族院校的被访者倾向于这一想法的只占46.93%,同时,从“不知道,还没有考虑过”这一选项的比例中可以看出,民族院校的被访者只有13.04%的被访者选择此项,而非民族院校的被访者选择此项的高达32.31%,说明民族院校的被访者对民族身份保持的问题更敏感更关注,而非民族院校的学生较少考虑民族身份等相关问题。
从以上调查的结果可以发现,不同被访者,由于出生环境、知识结构、教育环境、专业选择等使不同被访者表现出不同的民族意识。但是总体而言,民族院校的被访者比非民族院校的被访者的民族意识强;民族地区的被访者比非民族地区的被访者的民族意识强;民族院校或民族地区的汉族被访者的民族意识比非民族院校或非民族地区的汉族被访者的民族意识强些。不管是自身生活的环境因素致使部分被访者的民族意识强还是由于民族教育的结果致使部分被访者的民族意识增强,在民族交往过程中以及在处理有关民族矛盾和认识民族政策时,是不是会出现被访者的民族意识的强弱与被访者处理相关民族问题态度的负相关?下面就以民族院校与非民族院校的被访者就民族交往和民族矛盾相关问题的回答做一统计。
调查对象民族交往态度。—对“您觉得民族身份影响您和他人的交往吗?”从选择答案“与本民族交往一样,不会有不同的态度”的比重中可知,各高校持该态度的比重基本持平,说明民族院校的被访者并不会因为民族意识强而排斥其他民族;同时,民族意识稍强的民族院校的被访者和其他高校被访者在回答“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时,回答比例基本持平,说明民族院校被访者也有部分被访者“无心”考虑这个问题。
—“您会以民族为界限来划分朋友吗?”对“以民族为界限划分朋友”的问题答案中,选择“我交朋友从来不考虑民族的因素”的被访者中,中央民族大学的被访者所占比例远低于其他高校,主要原因是还有另外一个选项“虽然会考虑到民族因素,但是我的朋友还是很多民族的”,中央民族大学本科被访者和硕士被访者比例分别是39.21%和 41.30%,由此可见,在中央民族大学不同民族学生交往没有排外倾向,虽然会考虑民族背景,但日常的交往场景为不同民族背景的学生常态交往创造了条件。其他高校被访者交朋友不考虑民族因素比例较高,这应当与具体学校学生的民族构成情况相关。
调查对象对民族矛盾的认识。—对“如果有媒体报道您的民族的负面消息,您的感觉是?”的调查结果。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出于民族情感,不同院校被访者选择“非常气愤”的数据基本持平(本科生被访者中平均25%的被访者选择此项,硕士研究生为22%),但是从回答“我会理性分析”的数据对比来看,中央民族大学(本科生68%的被访者,硕士研究生73.98%)选择“理性分析”的被访者显著高于其他院校的被访者。这从侧面反映民族院校的被访者不会因为民族意识较强反倒非理性地看待一些民族矛盾。
—对“您是怎样认识民族矛盾的?”的调查结果。我们发现91.42%民族理论专业的被访者倾向于选择“民族矛盾是发生在不同民族个体或群体间因权益或信仰,风俗不同造成的冲突和矛盾”,非民族理论专业68.42%被访者选择此项,同时,31.58%的非民族理论专业的被访者倾向于选择“民族矛盾是仅指不同民族个体或不同民族群体之间发生的谩骂或者殴打事件”。显然,这与相关专业修养有直接联系。
—对“您觉得解决民族矛盾的途径排序是?”的调查结果。民族院校的被访者46.93%选择“加快发展民族经济排在首位”,对于这一选项,非民族院校的被访者平均不超过23%,而45%的非民族院校的被访者认为提高各民族的素质修养更关键。同时我们发现,硕士研究生比本科生更能正确看待解决民族矛盾的途径。如果更具体分析中央民族大学被访者对此问题的认识,我们发现,民族理论专业60%的被访者认为“加快发展民族经济排在首位”,非民族理论专业的被访者选择此项的被访者只有39.47%。不难发现,正确的民族观教育对于高校大学生更合理认识并解决现实民族问题非常重要。
调查对象对民族政策的理解。与被访者有直接利害关系的民族政策是国家对少数民族的高考加分,即使不通过调查,也可以从常理中得知,由于民族院校的少数民族比重要远远高于非民族院校,而少数民族又是这一国家政策的直接受益者,所以势必会使民族院校更理解这一政策。似乎无法从根本上说明民族院校的比非民族院校在理解民族政策上更深刻,但是如果民族院校的汉族被访者理解度高于非民族院校的汉族被访者,那么结果可能会不一样。在此需要强调的是:表1中的数据是在民族院校汉族被访者的比例(31.15%)要远远低于非民族院校汉族被访者的比例(约在80%)前提下得出的,可见,民族院校的汉族被访者更能突破以自我为中心的民族认知,正确的民族观教育能使汉族大学群体更能理解国家的民族政策。
结语
有些学者提出“许多来自农村牧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原来并不具有现代政治意义上的‘民族意识’,但是当他们在民族院校比较系统地学习了民族理论、民族政策课程之后,民族意识开始萌现并不断强化。这就使得保持了几千年统一历史的中华民族的凝聚力逐步淡化。”①实际上,高校民族理论教育并不是强化了个体民族的民族意识,而是对个体民族的民族意识起到引导作用。少数民族认同意识的差异,只是民族个体对其所属共同体的强烈归属感和认同感的差异表现。在现实生活中,不同民族的学生由于成长的社会背景差异,民族认同意识表现形式不同,有的处于民族意识的初级阶段,表现为自我束缚和自我封闭,有的处于只关注自身民族排斥他民族的净化阶段,也有处于能积极接受、欣赏他民族的跨民族阶段,机械简单地消除各族裔民族之间的差异、弱化民族认同意识并不符合当代社会发展实际,也不应该成为我们实现族裔民族认同目标的途径。民族观教育的出发点应以适度的引导为基本方式,教育不同民族成员在多元一体格局的多民族国家中,不仅热爱本民族,也应以包容的态度欣赏他民族文化,依据民族意识的发展规律引导不同民族成员从自卑、自负的民族意识,向包容、自信民族意识发展;同时高等教育必然要体现对多民族国家基本国情认知以及处理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的基本路径的认知,通过掌握分析民族现象的理论及了解我国民族政策体系,了解民族理论与政策背后的真正秩序与联系,理性认识民族问题和处理民族问题,打破学生认识民族现象和民族问题时“麻木不仁”的状态,使他们对多民族国家的国情有真正的理解。
2015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对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稳定和各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该决定对发展民族教育、强化民族团结做了全面的重要部署,强调要建立民族团结教育常态化机制,并且就全国小学、高中以及普通高校、职业院校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分别做了具体安排,要求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含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下同)开设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课程,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民族学类教材在全国高校相关专业统一使用,巩固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在民族学教学研究领域的指导地位,在师范院校和民族院校设立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师范专业。可见民族观教育对未来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作用。这种民族观教育不仅仅是民族现象相关的知识本身的传播,也是引导大学生民族意识朝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更是培养大学生具备认识和分析民族问题时宽广视野,使学生获得正确的概念、观念、理念。
(作者为西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本文系西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心理与行为适应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31920130106)
【注释】
①马戎:“当前中国民族问题的症结与出路”,《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谢立中主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上一篇:沧州教会学校创建历史及其影响 下一篇: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社会医疗保障体系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