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论文欣赏 >

基于调研数据的应用型法语模块课程研究


2016-09-26    来源: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作者:邓颖;石梅芳;崔莹

【摘要】《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学习、教学、评估》提倡使用以学习者交际需求为纲的教学法,同时支持编写适应学习者特点和需求的教材,开发短期横向式应用型模块课程,应用型模块教学将加强深层教学模式的整体协调性,改善教学机制。
    【基金】2014年河北工业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就业调研的应用型法语教学体系构建与教材建设”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为201403036)
    【关键词】应用型模块课程;就业现状;项目模块;多师协同教学;
    
    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到“优化结构办出特色,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该文件要求专业课程内容设计既要保证本科人才的知识系统性和学科前沿性要求,又要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性特点。高校应按照“能力本位”的思想和“能力主线”的思路,通过调查分析以确定培养人才所从事岗位群的职业能力需求,然后将其按实际工作要求分解为若干综合能力、专项能力、能力要素,最后按要求选设相应的课程单元。
    1.法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课程设置调研根据
    2011年《中国高校法语专业发展报告》的数据,全国有113所高校开设了法语专业[1]。2011-2013年北京五所高校(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外交学院)对其法语专业本科生的就业情况进行了数据采集[2]。据统计,上述五所高校中毕业后直接就业的学生所占比例分别为:61%(2011年),61%(2012年),55%(2013年),入职企业的学生在总人数中所占比例分别为38%,47%,32%。招聘法语人才的企业大都是和非洲法语国家有业务往来的单位,如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有限公司、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等。
    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和2015年法语专业本科毕业生总人数分别为22人和26人,其中选择继续攻读学位的学生人数所占比例仅为2007年5人(23%)和2015年7人(27%),而赴非工作所占比例由2007年的5人(23%)大幅增至2015年的12人(46%)。如果高校毕业生就业方向是研究所、高校、培训机构等,其培养模式应侧重于研究型教育,反之,则应侧重实用型教育。高校应依据学生就业需求而及时调整课程设置,使其能紧随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及时应对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使学生的知识结构与社会需求始终处于动态匹配状态。我们通过问卷和访谈方式跟踪调研河北工业大学2003届至2010届法语毕业生就业现状以及学生对法语课程设置的看法,数据分析后得出以下信息:90%学生希望增设应用型课程,例如贸易、商务、会计、应用文写作等课程,其中50%的受访学生希望开设工程法语或非洲法语国家概况之类课程。因为该校大部分法语系学生毕业后都选择赴非工作,因此希望在校期间能对该领域进行浅层次学习,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适应力。
    2.应用型模块课程体系构建:目标定向性、课程内容实践性
    各专业培养方案都包含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而该体系又是若干课程单元的有机集合体,个性化的高素质人才培养有赖于特色化课程体系的合理设置。就业结构反映了就业竞争力,就业竞争力与教育教学质量息息相关,毕业生自身知识与能力的储备决定了毕业生竞争力的高低,高校为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应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设置科学的课程体系,在原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以能力为导向,按照课程内容之间的关联进行整合、重构,形成能力递进的课程模块,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012年,河北省教育厅对30多所本科院校进行的专业满意度调查显示,学生面临的学习问题中最为突出的是:无法感受到所学知识的实际价值。针对这个问题,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型模块课程有着指向性强的特点,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应用型课程注重外语和行业知识的双重摄入:基于某专业知识的纯外语教学内容既能提升学生的法语水平,在内容学习中习得语言,又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此类课程需仔细斟酌,把握好深度和难度,避免过于专业化。以工程技术为例,工程技术涉及的领域很多,由于目标人群为外语专业学生,“应选择有代表性的知识进行学习,工程技术法语学习素材的选择标准有三条:第一,各个领域都可能要使用的知识,如机械、消防、标准等;第二,工程技术中所常见的文章格式,如使用说明书,标准、检验报告、标书等;第三,中法、中非合作项目相关的专业知识,如建筑业,汽车业等。”
    2.1法语应用型模块课程案例
    外语和相关行业知识的有机结合构成学生的核心专业技能和辅助专业技能。辅助专业技能课虽然所占课时不多,难以实现高、精、专,但其创新性和市场导向性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语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2.2基于项目的模块化课程
    学习项目式教学是通过完成一个完整“项目”的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该模式能将教学课题的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项目学习的过程中去思考和探究,锻炼其信息收集分析能力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法文授课)为例,原有课时32学时,在传统的教学中,32个学时完全由教师讲授理论,学生学会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和专业词汇,但此类授课方式无法调动其学习主动性,也无从考量其实际运用能力。采用项目教学后,教师只用18学时介绍基本知识和流程,然后以实际案例为研究对象,外语为编写语言,指导学生以团队合作方式编撰课程涉及的各类标准资料:岗位描述,薪酬制度,人才甄选与聘用标准,招聘流程、绩效评估等并进行招聘情景模拟。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能巩固并考核学生的基本知识、技能和外语词汇知识,在强调学生语言技能培养的同时,又注重了批判性思维技能的培养;项目的实施以小组为单位,组员紧密合作,分工明确,有利于个人组织协调能力的发展和团队精神的培育;应用型模块课程与灵活多样的项目模块对应,可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紧密结合在一起。
    2.3多师协同教学模式
    多师协同教学是由不同研究方向或学科背景的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共同讲授一门课程的教学模式。针对外语学科,主要存在两种模式:
    2.3.1外语教师+外语教师
    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法语世界文化”课程,由全系老师共同参与,根据老师的专业背景和研究方向进行每周一讲,每周一主题的方式授课。该类课程可依照教学大纲的要求与教学团队成员的专长与研究方向,将课程分为若干专题,让不同的教师承担不同的专题讲授,该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接触多名教师的观点与影响,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启迪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视野,该模式弥补了单一教师的局限,能优化教学效果,也有利于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水平,实现教与学的互动、互补、互赢、互长。
    2.3.2外语教师+非外语教师
    高校可结合本校特点,对资源进行合理整合和优化,进行跨学科教学活动。专业性比较强的应用型课程可由外语教师和专业教师采用交叉授课或专业辅修的方式共同完成,外语教师负责课程的词汇、翻译等;专业教师负责讲解深层次专业知识,通过师师协作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武汉工程大学外语学院实行了英语+营销双专业双师同台教学模式,英语课由外语学院负责,营销专业课程由管理学院营销专业教研室负责,英语教师和管理学院营销教研室教师共同组成以市场营销学课程为试点的双师教学团队,一方面益于教师们在教学活动中共同备课、互相磋商、优化合作,另一方面教师可通过团队合作扩充自身的跨学科知识。多师同堂的协同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教育探索,这种新模式并非否定传统的教学方式,而是对其进行整合、重组和优化,不但对教师提升教学与科研水平提出机遇和挑战,而且为学生锻炼创新思维和提高专业能力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探索途径。当然,该授课模式也存在主体配合难,教学管理方面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之间的不断沟通和磨合,并从教学大纲、师资管理等相应的管理制度进行调整,以期实现协同教学模式的实施。
    2.4应用型课程教材:实用性和立体化
    教材是教学思想与理念的载体,教学方法和手段需通过教材才得以推广与传播,因此在设置新课程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大外语编写的专业教材建设。目前国内法语领域该类教材的建设相对英语而言还比较薄弱,很多院校尝试使用了国家课程标准教材以外的其他教材,即引进国外优秀教材,或是一线教师根据现有的教材,结合人才培养特色和课程教学实际需要自编教材。此类教材需控制好难易度,并重视内容的前沿性和实用性,例如工程技术法语课程的教材,最好涉及到工程技术项目中实际使用的文件材料。
    信息时代的一大特点就是新知识层出不穷,高等学校教学必须得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源源不断地引入到教学内容中来,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学内容。在多媒体数字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为培养应用型外语人才所配置的教材不能仅仅停留于纸质形式,应采取纸质教材与多媒体数字资源结合使用的方式,综合文本、图形、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同时强调课内与课外教学资源相结合,构建立体化教学材料。
    【参考文献】
[1]曹德明,王文新.中国高校法语专业发展报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2]陈奥薇.北京高校法语专业本科生就业现状分析与思考[J].法语学习,2014(03).

上一篇:二语动机中理想自我的构建与思考 下一篇:对于高职院校导游专业教学实践改革的若干思考
相关文章推荐

  •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文明交流互鉴—基于数字时代
  • 什么是农民眼中的美好生活 ——基于乡村振兴
  • 大学生压力应对特征研究—基于“雨中人”绘画
  • 大数据背景下西班牙语翻译教学研究
  • 关于“以马克思主义为业”的几点思考—基于一
  • 基于设计学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实践研究
  • 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研究—基于自媒体网络环境
  • 基于网络环境下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分析
  • 医疗合同违约责任中非财产责任的适用
  • 基于公平与效率视角谈民商法与经济法的价值取
  •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英语教学评价体系研究
  • 基于研学旅行前置课程的微课设计
  •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辅助教学的瑜伽课程改革研究
  • 基于荣誉体系视角下的高校第二课堂建设现状及
  • 基于“智慧团建”建设下广东高校共青团
  • 大数据视阈下我国政府治理的机遇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