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论文欣赏 >

“互联网+”时代学术期刊编辑的能力重构


2016-09-24    来源:青年记者    作者:杨晓丽

“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网络工具,更是要运用互联网思维重新审视传统产业的产业链流程,积极运用各类互联网工具和方法实现对全产业链的改造、创新与延伸,当然学术期刊也不例外。“互联网+”时代,学术期刊内容为王的实质并没有改变,但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对优质选题、优质作者、优质稿件的竞争将愈加激烈,期刊领域将呈现“马太效应”。与此同时,学术期刊的传播方式、内容载体、读者的阅读方式、编辑与作者和读者的沟通方式等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学术期刊必须重视渠道建设、创新传播方式,以覆盖更多受众人群,提高期刊的传播力和学术影响力。无论对期刊内容的强化还是渠道建设的加强,都离不开微观层面学术期刊编辑的执行力,“互联网+”时代学术期刊重新定位的同时,期刊编辑的编辑力也必须重构。

  编辑力包括策划力、组织力、审读力、加工力、人际交往力、出版营销力等,①既是编辑的必备能力,也是编辑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在“互联网+”背景下,期刊编辑不能仅仅停留于传统的组稿、审稿、改稿、编校工作,而是必须拥有互联网思维,运用大数据、云计算、新媒体等先进手段,利用微信、微博、APP等平台改造或延伸编辑工作的业务流程,实现“互联网+”时代下的编辑力重构。本文将依据学术期刊编辑流程,依次就选题策划、组稿选稿、编辑加工、传播和关系维护等方面对“互联网+”时代下的学术期刊编辑力重构进行阐释。

  选题策划能力重构

  选题策划对学术期刊的发展具有宏观战略意义,是学术期刊的灵魂和基础,决定了编辑一个较长周期内的工作方向和思路。选题策划能力取决于编辑自身的思想深度、专业知识水平、辨别取舍能力和与时俱进的意识。选题策划须结合刊物自身的风格和特色,围绕学科前沿理论研究、社会重大现实问题事件以及历史史实的考证等展开。选题必须有重要的理论或现实价值,不仅能够体现科学研究的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和专业性,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建设水平。

  “互联网+”时代为学术期刊编辑选题策划提供了便利,同时也加剧了期刊间的竞争。

  首先,期刊编辑可以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APP应用等手段或途径,更加准确地把握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实时追踪相关领域国际前沿研究成果以及同类别期刊的研究动态,建立期刊专家数据库并实时更新其研究动向、团队成果、课题进展等,选题策划效率和精准性将大幅提升。

  其次,“互联网+”时代各类技术工具的普及,也加剧了期刊之间优质稿源和知名专家学者的竞争。期刊编辑必须“功夫下在平常”,注重知识的积累,在选题策划时突出重点、分清主次,充分发挥期刊特色,大胆设想,谨慎论证,推陈出新,标新立异,凸显期刊和编辑自身的个性和特色。

  再次,“互联网+”时代,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新问题也如影随形,为理论创造和学术繁荣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广阔的空间,期刊编辑应及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现实调整选题方向,以更好地引领学术发展和服务现实。

  组稿选稿能力重构

  组稿和选稿是学术期刊落实选题策划的关键,也是决定期刊学术水平的根本。首先,所有学术期刊有大量的作者自投稿件,编辑必须从这些水平参差不齐的稿件中挑选出选题适合、质量优秀的稿件,正确辨别和筛选稿件是对学术期刊编辑的基本要求。其次,高水平的专家学者、知名专家的优质稿件是稀缺资源,也是众多学术期刊竞争的焦点,对学术期刊的知名度、影响力、转载量等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这就要求学术期刊编辑必须拥有敏锐的学术嗅觉和优秀的组稿能力。

  组稿选稿能力的提升离不开日常的学术积累,学术期刊编辑在成为某一领域“专才”的同时还必须广泛涉猎,成为“通才”。“互联网+”时代属于信息爆炸的时代,随着同类信息不对称程度的降低,优质稿源间的竞争日益加剧,谁占有更多的信息就意味着谁处于学术竞争中的制高点。“互联网+”时代,为提高组稿选稿能力,学术期刊编辑应首先坚持阅读领域内顶级期刊、国内重要报纸(网站)以及各大主要出版社的重点推介书籍,关注国家和省部级课题的立项和进度,定期参加领域内高级别的学术会议,实时跟踪高校和科研院所中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重点学科和科研团队的学术进展。其次,应不断提升自身的学术修养,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专家学者的学术立意,才能与高水平的作者形成共鸣,提高知名专家学者对期刊的好感力和信赖度。再次,还必须培养独到的职业敏感性和学术战略眼光,从而能够迅速地对稿件的质量和学者的学术能力做出精准判断,先人一步遴选到优秀稿件。

  编辑加工能力重构

  编辑加工能力是编辑的基本能力,文字润色修改看似简单,实则要求很高。编辑加工是期刊编辑工作的重要环节,对期刊的整体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其基本目的包括:第一,提高稿件的质量,使稿件逻辑通顺、条理清晰、表达流畅,达到发表的要求;第二,修正论文的格式、用词等,使论文符合学术规范要求;第三,合理调整稿件的篇幅,使其符合期刊的发表要求。期刊编辑必须具备条理的逻辑思维能力、过硬的文字表达能力和扎实的文学功底,此外还必须对文章的每个字句甚至每个标点仔细推敲。只有这样,才能查缺补漏,纠正错误,提高文章的条理性、科学性和可读性。同时,期刊编辑在编辑加工过程中,还应充分尊重作者,注意加工的适度性和合理性,坚持改必有据。

  “互联网+”时代,学术期刊必须重视微博、微信、APP等传播渠道的建设,编辑也必须同时具备依据不同受众特征对论文进行二次编辑加工的能力。以微信传播为例,手机阅读具有典型的碎片化特征,目前很多学术期刊开通了微信公众号,但大都直接将较为枯燥的学术文章复制发布,较难引起读者的兴趣。应依据不同受众的阅读需求,提炼文章的精华,配以生动的排版、有趣的插图等吸引读者注意力,同时附以全文链接,供有兴趣的读者下载深入研读。

  传播能力重构

  传播力决定了期刊学术思想的辐射和影响范围。在当今我国学术期刊亟待“走出去”和国际化的形势下,加强自身传播能力建设、提高影响力是期刊界的重要任务,也是提高我国在学术命题、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学术标准、学术话语方面的能力和水平的重要途径。传统纸媒环境下,学术期刊的传播主要依靠订阅以及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的浏览和下载,范围有限且基本限于国内,期刊编辑个人的传播能力难以体现。“互联网+”背景下,随着新媒体发展的日新月异,作为联系作者群和读者群的纽带,期刊编辑可以直接或间接接触期刊的大部分受众,因此编辑个人传播能力的高低将对期刊传播力产生重要影响。编辑可通过多种途径及时发布二次加工后的学术论文,如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微信朋友圈、博客等。这些传播途径不仅能够避免传统纸媒和数字化时代的阅读时滞问题,而且可以通过多次转发在短时间内实现大范围扩散与传播。因此“互联网+”背景下,学术期刊编辑必须努力扩大自己的“朋友圈”,建立固定的“粉丝群”,不仅可以实时推送学术论文,而且可以从编辑的角度分享一下投稿的注意事项、审稿的经验等,以凝聚“粉丝”,产生“黏性”。

  近年来,“学术国际化”和“学术期刊国际化”问题备受人们关注,这不仅有助于向国际领域传播中国学者的声音,使我国学术期刊得到国际领域的认可和接受,而且有助于我国国际学术话语权的获得。其中,编辑国际化是期刊国际化的基础,而语言问题则是期刊国际化的首要问题,因此学术期刊编辑必须抓紧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一方面,这有助于在期刊国际化初期,提高稿件标题、摘要和关键词的英语编校质量;另一方面,这也有助于加强与国外出版署、数据库的沟通与合作。

  关系维护能力重构

  所谓关系维护能力,就是期刊编辑必须维护好与作者、读者这两个群体的关系,提高他们对期刊的信赖度和忠诚度。建立良好的期刊—作者关系,是刊物发展的基础。传统环境下,编辑与作者的联系主要围绕论文的投稿、审稿、修改和编校处理过程,更多地属于一种编辑业务上的往来,而非期刊—作者关系的维护。“互联网+”时代,为了构建稳固的期刊—作者关系,期刊编辑必须使作者参与从选题到论文刊发的全流程。

  首先,在选题策划时即邀请作者参与,倾听不同研究者对本领域前沿问题、热点问题、发展趋向的分析和判断;其次,论文审稿和修改过程中,及时就审稿进度与作者沟通,提高审稿效率;再次,对作者群关系的维护并不能止于文章刊发、样刊寄出,尤其在当下的激烈竞争环境中,编辑必须重视“售后服务”,应通过多种途径继续与作者保持密切联系,如定时推送作者可能感兴趣的论文、邀请作者参加学术会议等,努力使作者成为期刊的朋友。

  学术期刊的作者群与读者群的重合度较高,甚至可以说学术期刊的每一位读者都是潜在的作者,因此期刊—读者关系的维护对刊物的长期良性发展至关重要。“互联网+”时代,用户可以搜索到的学术论文信息爆炸式增长,学术期刊只有 “主动出击”,才能抓住读者的眼球。除了向部分读者定期推送纸质和电子期刊外,期刊编辑必须依据不同受众的阅读需求适时推送经二次编辑加工的学术论文,针对读者提出的相关问题,给予充分解答,甚至可以为读者和相关作者搭建桥梁,就某一问题进行探讨。只有最大程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尊重读者和引导读者,才能实现学术期刊的良性发展。

  【本文为天津社会科学院青年研究课题“扩大天津市文化消费的机制与路径研究”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日】鹫尾贤也著,陈宝莲译:《编辑力:从创意、策划到人际关系》,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参考文献:

  ①韩璞庚:《论学术期刊选题策划的原则、路径与理念》,《浙江学刊》,2005年第3期

  ②肖宏 马彪:《“互联网+”时代的学术期刊作用及发展前景》,《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年第10期

  ③苗成斌:《“互联网+”时代媒体融合发展》,《学习时报》,2015年9月25日


上一篇:“互联网+”语境下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的应对 下一篇:数据新闻的数据隐忧
相关文章推荐

  •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文明交流互鉴—基于数字时代
  • 巧用微课,打造活色生香的历史课堂
  • 做坚定有为的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 浅谈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课与“工匠精神”的融
  • 新时代下红军长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价值探
  • “杏林青马工程”学员的时代责任与角色定位
  • 准确把握新时代高校纪检监察工作的特点要求
  • 新时代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研究
  •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
  • 习近平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观的维度探析
  • “互联网+”:让思政理论课活起来
  • 新时代强化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探析
  • “互联网+”模式下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
  • “互联网+”时代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探
  • 校园消费金融市场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 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