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阐述了经济新常态对国家治理提出的新要求,并进一步对现阶段国家治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对经济新常态下国家审计的定位及目标。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 国家审计 国家治理 审计变革
经济新常态的最终实现要依赖于协调人民和政府之间的利益,人民委托政府行使自身的合法权益,而国家审计实际上是代表人民监督政府部门的工作绩效的手段,是一种对政府委托人负责的管理体制。纵观国家审计的发展历史,由最初的巩固政权、预防舞弊,到目前服务国家治理的方方面面,审计范围逐步扩大,公众关注度正逐步提高。通过国家审计来完善各项法规制度落实,对于维护国家公共资金、加快高效廉洁政府建设、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深化改革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经济新常态下的国家治理新要求
经济新常态,顾名思义就是某经济体在某一特定时期内运行的不同于以往经常性的稳定状态。经济新常态实质上是资源配置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其最终实现必然要触及政治和社会变革,打掉寻租空间,大力度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扩大市场空间,协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统筹区域间的差异化发展。而随着经济转型所逐渐暴露出的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经济结构调整困难以及与之相关的环境恶化问题制约经济的发展,也暴露出国家治理的种种问题。
国家治理是政府、市场、社会三者之间动态协同的过程,是政府协同市场和公民共同管理公共事务的过程,是国家审计变革的载体。然而腐败官员设租寻租、法外设权时有发生。顺应经济新常态,李克强总理在答两会记者问时,针对反腐、雾霾治理、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指明了政府工作方向。适应经济新常态,对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部门也需要用新常态审视自身绩效,从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一)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简政放权
促进经济新常态,关键在执政党和政府,无论是经济发展、环境治理还是依法治国、社会变革,都和政府自身建设有关。国家治理的核心在于公共权力如何有效配置和运行的问题,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做到依宪施政、简政放权、主动作为;政府对市场的过分干预导致了寻租活动的蔓延,妨碍了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功能,简政放权从而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修改的《立法法》扩大了地方的立法权并对中央的立法权进行了规定和细分,形成全社会运用法制监督领导干部行权用权的新常态。
(二)加强政府预算监督,提高财政透明度
经济新常态的最终实现依赖于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和配置效率的提升,提高财政透明度增加了财政信息的有效性和及时性,降低了交易成本,有助于减少腐败滋生,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增加公民参与决策的机会。另外,新一届领导人的强力反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解决资源配置上的不均衡。腐败的一个共同特征是权力寻租,坚决铲除腐败土壤,打掉寻租空间,提高全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符合经济新常态的要求。
(三)准确定位经济新常态下的环境要义,科学治理
长期以来盲目追求GDP的考核指标以及各地区之间的竞争加剧使得各地方政府忽略对环境的保护,资源环境的恶化倒逼经济转型。经济新常态下不能高估生态环境保护的程度,其提出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均衡创造条件,核心是要从维护资本的效益和安全出发,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在资本上的利用效率和利用规模,从而达到环境治理的目的。2015年开始实施的《环保法》强化政府责任意识,明确环保工作考评制度、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环境评价参与制度和诉讼制度,重在源头管理和过程控制,环境问题的解决有利于推动经济新常态的最终实现。
二、经济新常态下的国家审计定位及服务国家治理问题探讨
经济新常态是一个过程概念,而不是一个结果概念,经济新常态的提出,是为了控制经济增长的速度,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经济新常态实质上是资源配置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中央力图在为下一轮经济高速增长创造条件。
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一个内生监督机制,其职能随着国家治理的目标提升而扩大。经济新常态的提出对国家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然引起国家审计职能定位的变化。我国国家治理水平总体上是适应我国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但是,由于过去片面追求经济高速增长,治理中尚且存在着例如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政府执行力与公信力问题、生态环境恶化问题等,可见,在经济提质增效背景下,与之相适应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还没有实现现代化。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加强审计工作,就是要通过审计推动国家重大决策的贯彻落实,提高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保障公共资本的安全和绩效,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进步,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治理现代化。只有立足国家治理的现状,明确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方面的职能定位,根据国情积极稳妥地拓展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范围,变革国家审计,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改善国家治理现状。
(一)国家审计与公共权力制约
促进经济新常态的关键是要简政放权,扩大市场空间,协调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保持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国家审计作为监督和制约公共权力运行的中坚力量,使国家权力配置和运行处于一种相互制衡的状态。审计机构开展合规审计和绩效审计,密切关注公共权力配置及其运行机制,发现公共秩序、公共利益中存在的问题,追踪与之相关的公共权力运行缺陷,通过审计整改消除缺陷,提出审计建议,从而促进公共权力配置及运行机制的优化,减少对市场的干预。
(二)经济责任审计与腐败治理
当下经济新常态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在于侧重用市场而不是政府来决定资源的配置方向,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资本的大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将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放在重大政府投资项目的目标完成情况、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以及财政资金分配、国有资产转让,发现对各级政府经济责任的异常记录,揭露以权谋私、内幕交易等腐败行为,在全面提升审计质量的同时,与行政问责机制相结合,监督权力运行过程,从源头上防范和遏制腐败的新路子,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经济效率和效益。
(三)环境责任审计与环境治理
经济新常态的提出是为了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改善资本的生存环境,提高全社会在资本利用上的效率和规模,然而,资本利用率低下导致的各种环境污染不符合经济新常态的要求,需要建立环境责任审计来保障公共资本的安全和绩效。环境责任审计结合各项环境政策、环境项目、环境监管情况构建环境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反映相关单位的环境责任履行情况,强化环境责任履行的评价和问责机制,做到源头管理和过程控制,为经济发展扫除障碍。
三、变革经济新常态下的国家审计,以服务于国家治理为目标
由于受到经济运行模式较单一、审计机制建设不完善等现状的制约,目前我国国家审计存在着审计主体独立性弱、审计结果透明度不高、审计范围受限等问题,现阶段的国家审计的种种问题必然会阻碍其职能的实现。根据新阶段国家审计定位,应提升国家审计质量,建立健全审计体制、审计制度,优化审计模式,为完善国家治理提供策略与保障。
(一)健全国家审计体制,保证审计独立性与权威性
目前我国国家审计通常需要通过其他监督机构的强制力来保证其职能的实现并且审计主体独立性较弱,主体行使审计权力遇到各个方面的阻力。然而国家审计要在国家治理这个大系统中发挥免疫监督系统功能,就必须有超然独立的地位。我们应从增强审计机关的独立性与权威性入手,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设立最高审计机构,并赋予国家审计问责强制力,保证审计信息传递的及时、准确与完整,减少信息使用者的干预,提升审计质量,真正为国家治理服务。
(二)完善国家审计制度,提高审计透明度
目前政府领导干部不作为、乱作为现象时有发生,而其中起监督作用的国家审计公信力不高,审计结果内容因涉及到多方的利益而不能充分披露。规范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加大加深审计结果公开的内容,谨慎开展审计评价,提高审计工作透明度;完善审计结果问责制度,深化对审计结果的运用,提升国家审计结果公信力与公众关注度,扩大审计影响力,让国家审计真正为国家治理提供前瞻性策略与保障。
(三)优化国家审计模式,提升国家治理能力
我国对国家审计的职能、性质和地位等定位不明晰,仍然将审计重点停留在财政预算收支的差错、揭弊,审计覆盖面低,不能起到激励政府和各公共部门高效管理的作用。审计模式的选择需要与我国的政治经济体制相适应,加强实施绩效审计与合规审计相结合,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体制、机制和管理问题,扩大国家审计的范围,构建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从而全面提升国家治理能力。
四、结论
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经济新常态的机遇和挑战,勇于改革创新,精心应对社会矛盾,释放改革红利。然而由经济转型带来的种种矛盾使经济发展水平与国家治理层次之间严重脱节,制约经济的发展,更高层面的经济发展模式倒逼国家治理的完善,在经济转型中寻求国家治理的动态均衡,维护经济社会的健康运行。国家治理的目标决定了国家审计的职能定位,国家治理绩效的提高离不开国家审计的监督和制约,立足国家治理的现状变革国家审计,准确定位国家审计职能,促进国家和社会管理过程中的各项体制性改革,为下一轮经济高速增长创造条件。Z
参考文献:
[1]门韶娟,胡琦佳.大数据时代国家审计的发展变革[J].商业会计,2015,(13).
[2]赵华.政府审计实现国家治理效能的现实抉择:政府审计系统柔性[J].会计研究, 2014,(2).
上一篇:论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供给侧改革”
下一篇: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相关文章推荐
主页 > 论文欣赏 >
经济新常态下国家审计变革研究
2016-09-24 来源:商业会计 作者:刘成立(教授) 于
Copyright© 2011 - 2019 雅诗论文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1013941号
客服QQ:308902193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花园路国基路交叉口居易国际1号楼
客服QQ:308902193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花园路国基路交叉口居易国际1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