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过程中,共产党重新认同孙中山三民主义。对三民主义的论评
,伴随着强烈的现实性、针对性、政治性,在理论上区分新的与旧的,在实践中区别真的或假的,论述的
着重点时有不同,但始终不脱三大政策,并以对三大政策的态度为准。中共在创造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的
同时,确立了完整的三民主义观,而这一点,亦体现三民主义的理论张力和历史作用。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孙中山 三民主义 理论创新?
[中图分类号]D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803(2005)05-0005-03
一、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过程中对三民主义的重新认同
1935年发生的华北事变,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同年召开的共产国际七大,确定了建立世界反法西
斯统一战线的方针。在这种国内外背景下,经过遵义会议的中共中央到达陕北以后,发生政治路线的明显
转变,倡导与国民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真正着手这项工作,就必须抛弃前一时期全盘否定孙中山三
民主义的认识,回归对三民主义的认同。?
1936年6月20日,中共中央发表《致国民党二中全会书》,赞赏“孙中山先生伟大的反帝国主义的革
命精神”。[1](P45)8月25日,又发表《中国共产党致中国国民党书》,呼吁国民党中的觉悟与爱国
之士迅速形成一种支配势力,“恢复孙中山先生革命的三民主义精神,重振孙中山先生联俄联共与抚助农
工三大政策”。[1](P81)国民党召开五届三中全会后,1937年4月3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布宣传大纲
,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来就赞助三民主义”,“现在依然赞助革命的三民主义,主张恢复孙中山先生的三
民主义”,因为这个主张“是与共产党的主张兼容的”。[1](P174、175)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1937
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社发表了中共中央于7月15日交付国民党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共
产党公布四项承诺,第一项就是“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
。”[2](P77)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宣告形成。?
由于国共第二次合作,过去曾成为问题的共产主义与三民主义的关系问题,在新形势下再度出现。这
样,共产党就既要在党内,同时也要在社会上,亮出自己的主张,公开对三民主义的见解,在党内统一思
想,在社会澄清认识。对党内,1937年5月,毛泽东在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做了报告;9月,写了《国共两
党统一战线成立后中国革命的迫切任务》;同年春,中共中央就统一战线区域内党的工作规定了基本原则
。对社会,董必武发表《共产主义与三民主义》(1937年6月),毛泽东以答《新中华报》记者问的形式
发表谈话(1938年2月),博古发表《国际主义和革命的民族主义》(1938年4月),陈伯达发表《孙中山
先生关于民族革命统一战线思想的发展》(1938年4月),《解放周刊》、《群众周刊》等报刊发表了多
篇社论和其它署名文章。?
这些论述,阐明了孙中山三民主义不断发展的性质。毛泽东指出:“三民主义有它的历史变化。”[
3](P259) “孙先生是坚持其主义的,在他一生,他的三民主义只有发展而无弃置;孙先生从没有弃置
其主义于不顾的时候,他始终坚持了三民主义,并且发展了三民主义。”[4]陈伯达研究了孙中山关于
民族革命统一战线思想的发展,认为“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就是从民族革命统一战线的实际发展中形成
起来的”。[5]
这些论述,阐明了孙中山三民主义革命旗帜的作用。共产党提出了“革命的三民主义”的概念,毛泽
东指出:“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的三民主义,曾经成为孙先生与共产党合作加以坚持执行而取得人民的信仰
,成为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胜利的革命的旗帜。”[3](P259)强调“革命的”三民主义,一方
面是与孙中山思想体系中落后、保守的内容相区别,另方面更是与其他人所解释的三民主义相区别。董必
武指出:孙中山关于三民主义的论述“博大而欠精深”,“有些论点是保守的,是武断的”,共产党人所
信仰的三民主义,亦即“革命的三民主义”,“散见于中山先生的许多著作之中,而在《中国国民党第一
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详尽明显地规定了起来。”[6]强调国民党一大宣言对三民主义的“真释”,
是因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革命政策在其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三大政策乃是国共合作的基点。?
这些论述,阐明了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兼容性。毛泽东指出:共产党有自己的最高纲领和当前纲领
,“在现阶段并不梦想实现共产主义,而是要实行历史规定的民族革命主义和民主革命主义”。[7](P
368)它的当前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与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所宣布的三民主义的纲领,基本上
是不相冲突的。”[3](P259)所谓不兼容的说法,“完全既不合乎首创三民主义和国民党的革命导师
孙中山先生的理论和行动,也不合乎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形。”[8]他反复援引孙中山关于“民生主义就
是共产主义,就是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是一个好朋友”的论断,强调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兼容性
。董必武指出:中国的经济社会条件距离实现共产主义很远,“没有一个中国共产党员妄想在这样落后的
经济条件上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初步的社会主义社会”,共产党当前的目标首先是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
国,实现国家的独立自主,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这与孙中山先生所遗留的三民主义在现阶段真正实施
起来,没有什么不兼容的地方。”[6]博古也指出:革命的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是一致的,在当前抗战
之中,二者不可分割,“正是国际主义和革命的民族主义之一致,是国共两党亲密合作底花岗石般坚固的
基石之一。”[9]
这些论述,还阐明了三民主义的整体性和实践性。毛泽东指出:为三民主义的彻底实现而奋斗;为抗
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与扩大而奋斗;发扬艰苦奋斗、不屈不挠、再接再厉的革命精神,这是孙中山留给
后人的“最中心、最本质、最伟大的遗产”,“判断一个人究竟是不是孙先生的忠实信徒,就看他对这三
项宝贵遗产的态度如何而定。”[4]陈伯达认为“三民主义是整个的”,当前,“三民主义的实施,首
先要从抗日做起;而要抗日,就不能不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5]《群众周刊》社论则强调了对三民
主义必须实行整体的实践,因为“三民主义乃是有机的联结”,“民权的提高与民生的改善,正是民族主
义彻底实现的重要条件”。[10]
在阐述三民主义的性质、作用和意义的时候,共产党并没有一刻忘记强调自己政治面目和指导思想的
独立性,“决不抛弃其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3](P259)
二、创造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的同时确立了完整的三民主义观
进入1940年代,在长期的理论与实践双重探索的基础上,共产党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
动力、领导者、前途,以及革命的长期性、特殊性等基本问题,得出规律性认识,创造了新民主主义理论
体系。与之相关联,确立了完整的三民主义观。?
随着抗日战争转入相持阶段,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生重大变化。一方面,原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叛国
投敌,组成日本侵略者卵翼下的伪政府,公然挂着三民主义的旗号欺世盗名;另方面,国民党五届五中全
会在确定抗战方针的同时,确定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方针。蒋介石在党政训练班做《三民主
义之体系及其实行程序》,基本上重复戴季陶的观点。稍早时候,国家社会党首领张君劢发表公开信,也
要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暂置一边。面对这两方面的新情况,共产党必须做出自己的回答。?
1939年6月,毛泽东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指出:必须坚决克服投降危险,坚持抗战,巩固抗日民族
统一战线与国共合作,“三民主义旗帜与三民主义共和国口号是一定要坚持的,这是党的基本任务。”“
要用真三民主义对抗假三民主义,争取中间性的三民主义”,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在抗日过程中有区别,
也有一致点,“轻视三民主义,认为它是根本反动的骗人的与空洞的思想或教条,是不对的。”对于那些
不但反对共产主义,而且也是反对真三民主义思想,亦即假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的思想,“应该加以严
正的批驳。”[11](P87、96)中共中央此前在《为开展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告全党同志书》中提出,
“必须纠正一切不利于抗战的纷歧错杂的错误思想”。[11](P54)在这种背景下,张闻天写了《拥护
真三民主义反对假三民主义》(1939年7月),周恩来写了《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提纲)》(1939年8月
),王稼祥发表《关于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1939年10月),陈伯达发表《论共产主义者对三民主义关
系的几个问题》(1939年10月)、《论孙中山先生及其学说》((1940年9月),吴黎平发表《叶青的假
三民主义就是取消三民主义》(1939年),延安还出版了《三民主义概论》等著作。他们以毛泽东的讲话
为基础,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继续做了阐述。?
1940年1月,毛泽东做了长篇讲演,随后以《新民主主义论》为题发表,系统阐述了孙中山三民主义
的历史发展,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和新民主主义的关系。1945年,中共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毛泽东
又在会前和会上三次特意论及孙中山和三民主义,反复阐述其历史地位。以此为标志,共产党完整的三民
主义观正式形成,并在其后一直未有改变。共产党完整的三民主义观,其内容主要有如下数项:?
第一,孙中山是一面旗帜。毛泽东指出:“孙中山先生之所以伟大,不但因为他领导了伟大的辛亥革
命(虽然是旧时期的民主革命),而且因为他能够‘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提出了联俄、
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对三民主义作了新的解释,树立了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7](P70
0)对于他留给后人弥足珍贵的思想遗产,“应该抓住死也不放的,就是我们死了,还要交给我们的儿子
、孙子。”党内不喜欢、不尊重孙中山的情绪,“是不大健全的,是还没有真正觉悟的表现”,应该予以
说服。“将来我们的力量越大,我们就越要孙中山,就越有好处,没有坏处。我们应该有清醒的头脑来举
起孙中山这面旗帜。”[12](P321、322)
第二,孙中山三民主义是发展的。毛泽东指出:1924年国民党改组以前的三民主义是“旧三民主义”
,那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的思想理论,它反映了那个时期的历史特点,在那个时期“是革命的”。进入
新的时代,这个理论变成落后的东西,但是,经过国民党一大宣言重新阐释以后,与时共进,脱胎而成“
新三民主义”。“这种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革命的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真三民主义,是新民主主义
的三民主义,是旧三民主义的发展,是孙中山先生的大功劳。”[7](P692、693)
第三,新三民主义不同于共产主义,也有别于新民主主义。毛泽东指出:即使是革命的三民主义,与
共产主义相比较,也存在着民主革命阶段部分纲领的不同;有无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不同;宇宙观的不同
;以及革命彻底性的不同。民主革命阶段部分纲领的不同,就使“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比我们的新民主主义
差,新民主主义的确比三民主义更进步,更发展,更完整。”[12](P321)“由于这种差别,共产主义
者和三民主义者之间就有了差别。”忽视这种差别,“无疑是非常错误的”。[7](P688)
第四,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包括了为新三民主义在中国的彻底实现。毛泽东指出:新三民主义关于中国
民主革命阶段上的基本政纲,“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中的政纲,即其最低纲领,基本上相同。”
[7](P693)中国共产党人“为本党的最低纲领而奋斗和为孙先生的革命三民主义即新三民主义而奋斗
,在基本上(不是在一切方面)是一件事情,并不是两件事情。”[13](P1061)
三、小结
后孙中山时代,三民主义被中国共产党有选择地继承和坚持下来,成为推进政治发展的工具。在中国
政局的变化主要由国共两党关系的状况决定着的条件下,当三民主义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时候,由于它本
身的复杂性,共产党从自身地位及其发展出发,只能开发、利用其激进的方面。所谓举起孙中山的旗帜,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的。联合苏俄、国共合作、扶助农工,无疑使三民主义发生革命变革,特别是因此而
形成与共产党联系的纽带,这样三项革命政策的坚持,就完全有利于共产党通过统一战线,实现其新民主
主义革命的目标。因此,在这个时期,共产党对三民主义的论评,总是伴随着强烈的现实性、针对性、政
治性。因应环境的变化,论述的着重点时有不同,但始终不曾脱离三大政策,并以对三大政策的态度为准
,在理论上区分新的与旧的三民主义,在实践中区别真的或假的三民主义。其中含有学理探讨的成分,但
不构成也不可能构成主体。某种程度上,可说是新民主主义为体,新三民主义为用。共产党从三民主义关
于民族独立、民族平等的思想,关于普遍民权、直接民权的思想,关于平均地权、节制资本的思想中,从
孙中山天下为公的理想,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中,汲取了丰厚的营养,创造自己的思想理论体系,
推动历史的车轮驶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阶段,从这一点上,正可体现出三民主义的理论张力和历史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0册[Z].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5.?
[2]周恩来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3]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毛泽东在纪念孙总理逝世十三周年及追悼抗敌阵亡将士大会上的演说词[J].解放,1938,(3
3).
[5]陈伯达.孙中山先生关于民族革命统一战线思想的发展[J].解放,1938,(33).?
[6]董必武.共产主义与三民主义[J].解放,1937,(6).?
[7]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毛泽东的谈话[N].解放,1938,(31).?
[9]博古.国际主义和革命的民族主义[J].解放,1938,(36).?
[10]继续和完成中山先生未竟的伟大革命事业[J].群众,1939,(17、18).?
[11]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Z].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6.
[12]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13]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上一篇:留学人员队伍群体特征分析及思考
下一篇:反“台独”爱国统一战线及其发展机制
相关文章推荐
Copyright© 2011 - 2019 雅诗论文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1013941号
客服QQ:308902193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花园路国基路交叉口居易国际1号楼
客服QQ:308902193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花园路国基路交叉口居易国际1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