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私德培养主要是对个体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的培养,特征包括利己性、利他性、针对性和自律性。私德培养有助于德育基础的牢固、社会和谐稳定以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探索私德培养新路径包括构建外在制度保障机制、内在教育强化机制、重点对象培育机制、自省反馈机制,与此同时正确处理私德培养与公德培养以及依法治国的关系。
【关键词】私德 私德培养 私德培养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私德的涵义
私德的形成和发展。所谓私德,普遍意义上讲就是人们在私人生活领域中的思想道德和行为规范,在家庭生活以及朋友交往中遵循的道德都属私德范畴。私人生活领域指除对社会有整体义务和责任的范围,包括与父母、爱人、孩子、兄弟姐妹、朋友之间的相处。
在孔子时代,虽然没有私德准确的定义产生,但在当时,各种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无不体现着私德培养的实体。《论语》、《大学》等儒家文献所倡导的德行大多都是私德,其中所教授的修养方法都是增进私德的方法。日本近代思想家福泽谕吉在《文明论》中提出,“凡属于内心活动的,如笃实、纯洁、谦逊、严肃等叫做私德”。①梁启超将私德归纳为:正本、慎独和谨小,即为“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蔡元培提出的修身养性之概念、方法,大多都包含于私德的涵义之中。陶行知在《育才十二要》也提及私德教育,如“要诚实无欺”、“要坚韧沉着”等。
私德在现代有了新的发展,如《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八荣八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中,尊老爱幼、勤俭持家、邻里团结、辛勤劳动、诚实守信、艰苦奋斗等等都是新时代私德的内涵。新的时代赋予了私德新的涵义,摒弃了一些与时代发展脱节、阻碍社会发展的内容。由于经济的急速发展要求社会的进步,忽视了私德的重要作用,但私德的中心内容—慎独和独善其身还是被很好的传承了下来。
私德培养的内容。一方面是传统观念中的私德培养。《论语》中几乎涵盖了儒家思想的精髓:忠、孝、仁、义、恭、宽、信、敏、惠等体现个人道德的内容。《三国志·蜀志传》中有典故: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梁启超在《新民学》中提出:修己身,造新民,并提倡从正本、慎独、谨小三方面进行私德培养。孙中山提出,知耻、重厚、耿介、必信的人生信条。
通常来讲,人们在公共生活领域中由于他人的监督和舆论的压力而遵守道德规范,而在私人生活领域无人监管,并不能完全自觉主动的遵循道德规范。所以将慎独作为私德培养的中心内容,是评标个体自身品德修养的重要依据。
另一方面是时代主题中的私德培养。时代在发展,主题也在不断地变换中,私德培养的内容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我国现在的社会改革和转型处于关键时期,社会稳定的任务更为繁重,潜在道德问题更加凸显,端正人民的思想意识尤为重要。我国当前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视人民思想的发展,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更要重视网络中私德的培养。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进行私德培养,首先是对传统私德培养的扬弃。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赋予了传统私德培养丰富的内涵,但其中有与时代相应或脱节的内容,需要进行适当的取舍。传统私德中的“言忠行,行笃敬”,“好学、力行、知耻”等内容是可以被传承的,在现代被涵盖为辛勤劳动、诚实守信、艰苦奋斗等等。传统私德的内容有些是可以改造的,如“克已复礼”,如果将“礼”中“三纲六纪”删去,并重新赋予其时代内涵,使之适应社会主义私德教育。传统私德中有些内容是需要摒弃的,如“寡尤寡悔”、“父罪子瞒”这样与时代脱节、阻碍社会发展的内容。同时对私德在现代有所创新,增加了具有时代气息的私德培养内容,如团队精神、网络道德等。
私德培养的特征。一是利己性。私德培养首先对人自身具有助益,通过私德培养能够提升人的自我素质,改善内心的向善,使人更好的、自由的发展。私德培养有助于人们养成良好的习惯,约束个体的行动。提高人们自身的慎独程度,使人们自觉地养成在没有任何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良好行为习惯。
二是利他性。私德培养在对自我进行德育方面提升的同时,也对其他人具有助益。个体的道德修养形成了,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在私人领域德育已经形成,与他人在一起时这样的修养会显得更加突出,进而影响他人,促进他人道德的提升和社会健康的发展。
三是针对性。私德培养不同于其他的德育培养,其针对性十分明显,是在私人生活领域对个人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私德培养的内容具有针对性,人群也具有针对性。私德培养所针对的是私人领域中的家庭、朋友中的个人,而不是社会中的个体。
四是自律性。私德的养成不仅需要依靠教育来完成,更是需要自身的自律性。私德的环境决定了私德的性质是在私人的生活环境中,活动也是私人的。没有他人的监督,是否还能养成私德,需要的是个体独处时内在的约束力,靠个体自身的修养规范自己的言行。
私德培养的当代意义
有助于德育基础的牢固。私德是德育中的一个内容,私德培养包含在德育教育之中。私德培养相对于公德培养更为基础,传统私德培养中的自强、坚毅、正直、忠实等内容涵盖了丰富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为德育教育做了扎实的铺垫。而现时代的私德培养结合时代主题及新兴起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为德育教育添加了丰富的内容,更是牢固了德育教育的基础,坚实了德育教育的方向。
有助于社会的和谐与法治。和谐社会是我们一贯的要求,依法治国是党在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新的治国方略。社会和谐依赖于个体的个人素质,只有人们内在的思想道德和外在的行为规范都相互一致,每个个体之间保持和平,达到和谐的状态,那么整个社会就能够变得和谐有序。法治不仅仅需要依靠强制力来执行,人们如果有好的私德,比如诚实守信、和睦平等,就可以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前进。私德培养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和法治社会的现实需求和精神动力,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进行支持,使得私德培养得以重视和发展,更好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有助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发展,依赖于自然。人摆脱了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对“人的依赖关系”,也摆脱了商品经济条件下对“物的依赖性”,才能够实现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②共产主义社会尤为重要的特征就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私德培养能够使人们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行为规范,这样才能使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不断向前发展,才能更有效地摆脱人对其他物的依赖性,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集体主义、爱国主义、诚实守信等共产主义道德的重要内容浓缩了共产主义道德精髓,而这正与私德培养的内容交叉重叠。
私德培养新路径选择
私德培养的传统路径。一是儒家理论的灌输教育。传统教育中最为行之有效的方式就是直接进行灌输教育。通过教育者的讲解,以及受教育者的聆听和背诵而达到教育的目的。灌输是私德培养教育价值实现的最基本途径,私德培养中所包含的思想、认知、行为习惯等内容,要在受教育者理解接受的情况下,内化为一种稳定的心理认知,并外化为一种能够表现的思想和行为,才能真正增强他们的私德。但传统灌输教育是非启发式的教育,受教育者被动接受知识,教育者也只是进行重复教育,二者都没有提高,知识也没有更新。
二是重视显性教育,忽视隐性教育。传统的私德培养注重于将私德的内容直接讲解给受教育者,停留于显性教育。受教育者的接受程度往往停留于课堂和字面意思,并没有真正理解,更难做到确实的实践。在现代,教育更加偏向于应试教育,忽视了道德教育应该运用隐性教育,使受教育者感受良好的道德氛围,在潜移默化中自觉形成道德规范才最为重要。
私德培养的新路径。一要构建外在制度保障机制。一方面,构建规范管理制度。私德作为个人在私人生活领域中的道德,其培养并没有完整完善,没有具体的管理措施和制度。探索私德培养新路径,就要从制度方面入手,制定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的规范的管理制度。私德培养的管理人员运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管理手段,对私德培养的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按照6W原则(即Why,what,who,when,where,how)制定私德培养的计划。在计划实施的过程中适时进行有效的控制,以保证计划顺利进行。
另一方面,构建监督协作制度。首先是家庭、学校、社会的大环境监督。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都负有私德培育的责任,但同时他们也负有相互监督培养成果的责任。三者将其培育和监督的结果进行汇总反馈,有助于私德培养的完善和改进。其次是个体自身与他人的监督协作。个体在进行私德培养之后,能够比较自觉的养成慎独等思想和行为,但在他人的监督下能够巩固培养的成果,使个体更快地养成良好的习惯。最后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协作监督。不同于一般情况下教育者监督被教育者的教育成果,在私德培养过程中,受教育者也要同时监督教育者是否有良好的私德,是否树立了正确的榜样。
二要构建内在教育强化机制。一方面,构建“多位一体”教育机制。家庭对孩子的思想和知识进行了启蒙,是私人生活领域的主要阵地,因此家庭是私德培养的重要领地和主要实践基地。在家庭中进行私德培养更具有渗透性、针对性,利用家庭成员的亲和性和权威性,能够充分发挥积极作用。
学校能够更全面系统、更具有导向性的对青少年进行私德培养。在学校中开设的思想品德及类似课程,都是从概念入手对青少年的私德进行全面讲解,通过群体的实践活动深入理解,能够使青少年的私德逐渐定性,并且有极为明显的提升。
同辈群体作为一个人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人际关系,在青少年成长阶段显得尤为重要,他们互相影响着对方的思想和行为,对私德的形成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青少年根据自己的专长和爱好融入一个团体,在与同辈群体相处的过程中形成友爱、独立等私德,有助于青少年形成独立、开朗的性格,脱离家长不必要的约束,而且使他们产生极为重要的情绪安定感。
社区作为私人领域的扩大范围,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对私德具有监督作用。除去家庭、学校、同辈群体之间的相处,与社区中的人相处不具有亲和性,也有陌生感。所以在私德方面会更加谨慎,处在别人的监督之下,更有利于个人自律。
虽然社会组织的范围属于公共领域,在此领域形成的道德是公德,但公德内化即为私德。要将个人在公共领域遵循的道德内化于心,进而形成内在的德行,在私人生活领域养成良好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从而转化为私德。
另一方面,构建“多维一体”教育机制。道德与哲学本就密不可分,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而道德也是人们世界观的一种。人们私德的形成,依赖于对世界的认知。通过哲学的学习,能够使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从而增进良好的私德。心理学研究心理活动可与私德之间互相扶持。私德本属于人的内心活动,通过运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来达到认识内外世界、调整和控制行为来培养私德的目的。伦理学为私德培养所借鉴,伦理学中的亲子伦理、师生伦理等都与私德密不可分,为私德培养的德育理论提供可靠的依据。西方行为科学和管理学中的激励原则,帮助人们在有精神或物质奖励的基础上,更快速全面地养成私德。国学中的私德是中华民族私德的基础,六艺、诸子百家、诗赋等内容都对私德有所涉及,学习国学理论可以了解私德的形成以及发展。
三要构建重点对象培育机制。一方面,加强青少年学生的私德培养。青少年的认知能力、记忆能力在学习中不断地提升,在此阶段对其进行私德的培养,能够使其正确的认识人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对青少年进行私德培养,有助于青少年人的成长,增进其健康人格的塑造,保障其学习、生活、工作能够在有良好的自我监督的氛围中进行。培养私德的同时,也加强了他们的自我认识,有利于青少年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摆正自己的位置。
另一方面,加强领导干部的私德培养。领导干部是我国建设的主要引领者,做好领导干部的私德培养为在全社会进行私德培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领导干部肩负着改革的重任,在面对贪污腐败问题、法制观念问题、脱离群众问题时,首先要从领导干部本身找原因,领导干部处于特殊地位,他们个人的品德更应受到重视,其中私德尤为重要。
四要构建自省反馈机制。任何一种教育和培养都需要一种反馈机制来检验教育的成效,私德培养也不例外,这是最切实的检验方法。私德培养的特殊性,要求个体在接受他人检验的同时,进行自我检验和反馈。两种检验同时进行,更有助于检验成果的有效性,更好地为完善私德培养而服务。在自省反馈的过程中,要注意反馈信息的实效性、真实性,及时反馈的信息才能够对自省有所帮助,才有助于达到检验的目的。
合理调节私德培养与社会利益冲突
正确处理私德培养与公德培养的关系。私德培养为公德培养打下基础,公德培养巩固私德培养。只有将二者更好地融合,才能将德育教育发挥真正的实效。我国现阶段,私德培养主要集中于家庭亲人以及朋友相处中应遵循的道德,而公德培养主要集中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私德是一个人的基础道德,如果一个人没有私德,那么公德在他内心也是不被认知的。私德培养的一个明显特征是自律性,自律使得私德获得人内心的认知,并提供内部动力去实践这些认知。公德培养的“他律性”使得人在行为上有更多的认同,这种外部动力才促使人对公德有更深入的认知。
正确处理私德培养与依法治国的关系。私德培养依靠法治,法治保障私德培养的有效进行。在私德培养的过程中,有些内容与当今法律相抵触,这就需要一些应对措施。一方面,现代私德培养对传统私德培养扬弃的过程中,要去掉与时代不符的内容。如父罪子瞒,孩子作为家人应该保护自己的父亲,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这样的观念已经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另一方面,当私德培养的一些内容与法律冲突时,应以法律为准则。私德是一种价值认同,而法律是一种规矩,是明确的规定。
(作者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注释】
①陆英:“私德与公德在传统与现代中的定位”,《文学教育(上)》,2010年第12期。
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第8页。
上一篇:中国人究竟信仰什么 —中国哲学之“道—易—和”思维方式 下一篇:从观念到现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