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论文欣赏 >

国际直接投资特点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模式建构


2016-09-09    来源:人民论坛    作者:高 伟

【摘要】近年来,国际资本跨国流动较为活跃,国际直接投资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逐步发展成活跃世界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世界经济的发展与经济格局的不断调整,对国际资本流动方向、结构与规模产生了直接影响,呈现出新特点。我国应结合国际直接投资特点,优化并构建适宜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模式,更好参与国际分工。

【关键词】国际直接投资 对外直接投资模式 构建

【中图分类号】F832.6       【文献标识码】A

进入21世纪后,国际直接投资实现了快速发展,存量与流量实现了持续增加,不断发展成国际交易中的重要力量,技术、贸易都归入到国际直接投资结构的框架内,推动了世界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同时,伴随国际分工的进一步深化,经济合作、科技发展水平的提升,国际直接投资出现了新情况,尤其在投资流向、结构和规模等方面表现明显,将对企业国际竞争力、收支平衡、经济增长等产生重大影响。

国际直接投资的现实效益

国际直接投资带来的资本对输入、输出国都将有益。国际直接投资能让输出国家的投资直接进入经济发展一体化的国际性的生产与营销网,实现在全球资源的科学配置,提升企业竞争力与输出国家的经济效益,为输入国提供资金、技术等支持。对我国来讲,它能有效解决资金储备不足的问题,借助国际直接投资去掌握技术,提升生产力发展水平,推动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①。再者,国际直接投资也能帮助发达国家,进一步完善输入与输出循环体系,获得经济动态平衡,进一步完善工业布局与经济结构。

但是,还要看到外资也能冲击民族工业,破坏资源的不科学分配。而从长远来看,世界经济是有机体,不管是哪一个国家都不能脱离该经济体独立运作。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参与国际经济交流,构建科学合理的输出运作机制,更有利于发挥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正面效益,更好适应未来世界经济发展趋势。

当前国际直接投资特点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投资与贸易自由化,在信息技术的着力推动下,促进了世界统一大市场的形成,跨国公司逐渐发展成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主导力量,国际资本流动呈现大规模趋势,金融业务、金融机构实现跨界运作,国际金融市场实现了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劳动力资源等相关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流动,世贸组织、世界银行等开展了世界范围内的投资、技术转让、服务以及贸易等活动,实现了经济活动全球化运作。在该趋势下,当前国际直接投资出现了一些新特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直接投资发展迅速与投资主体多元化。国际直接投资中的主流形式与活跃因素是外国直接投资(FDI),增长速度比借贷资本输出要高,并且国内投资、世界各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国际贸易等的增长呈上升趋势,成为助推经济发展的主体②。同时,国际直接投资主体逐渐多元化,特别是在发达国家设立的跨国公司,在国际直接投资中处于主导地位,比如,德国等发达国家在国际投资市场上占有优势,并且收支顺差不断扩大,成为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策源地,并且石油输出国组织以及亚洲新兴国家开始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崭露头角,开始涉及国际直接投资。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发达国家采取的对外直接投资重点是独资,积极开展并购,这样其始终处在垄断地位,比如,我国新设投资项目获得外商直接投资比例逐渐提高,尤其是从2002年开始上升趋势尤为显著,达到了接近80%,原来的合资企业独资化趋势更加显著。

二是资本流向与投向出现了新变化。美国等发达国家从20世纪开始,对欧盟等国家展开大规模投资,新兴国家投资也开始出现在发达国家,对外投资展现回流趋势,再加上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影响,市场资金常出现短缺现象。比如,2009年新兴国家市场企业并购发达国家企业金额为354亿美元,而同期发达国家并购新兴市场企业活动在下降,下滑趋势明显。

三是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国家实行的对外投资政策上出现一定程度松动。比如,法国大力鼓励外资企业实施投资,尤其是支持外国投资创新项目的大力实施,全面提升了法国对国外投资直接吸引力,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09年在新增外资项目中,研发类投资项目增幅较大,高达8%。再如,英国在2010年开始采取相关政策积极吸引外资,借助外资来缓解债务压力,加快经济复苏并实现可持续增长③。

国际投资大环境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困境

平均投资规模小,效益不明显。一般来讲,我国在对外直接投资上,国企占主导地位,但是只从数量上看,则民营企业是主力军。作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主体的中小型民营企业,这些企业都是因为伴随市场发展才逐渐接触到国际市场,对灵活使用资本市场、谋求资金方面经验稍显不足,实力也不强,需要借助已有资金、银行贷款来开展业务,在周转资金规模确定的情况下,导致中小企业实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大,并且投资效益也不明显。根据我国相关统计资料显示,实行对外直接投资均投资额度不足140万美元,因为受限于投资规模,自然在资本规模上不处于优势,投资风险增加,也就很难在国际资本市场上获得支持,不利于企业发展④。再者,根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发展中国家投资绩效指数是0.72,发达国家则高达1.11,但是我国只达到0.69,这充分说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绩效不高,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缺少核心竞争力。

对外直接投资行业集中度过高。自从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迅速,几乎涉及到全部行业,但是重点过度集中在制造业、零售业、采矿业以及批发业等附加值偏低的行业,反而对产业链要求较高的高新技术行业投资比例不高,与此同时,对投资数额要求大的服务业来讲,虽然投入多,但是投资重点集中在餐饮、外贸、交通运输以及旅游等项目上,其对附加值相对高的通信、传媒等相关行业涉及不多。这充分说明,我国在对外直接投资市场领域,处于较低层面,重点放在了低附加值产业,这不利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化发展⑤。

企业跨国并购成功率不高。尤其是最近几年来,我国实行跨国并购实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势头良好,然而在并购中因为整合的不到位,容易出现并购失败。比如上汽跨国并购韩国双龙失败,损失巨大。从世界银行公布的相关统计数据来看,我国实现跨国成功并购的企业比例小于15%,这与25%的世界平均水平差距大。企业实施跨国并购,除了对外资政策、文化背景、税收政策等多个方面缺少认知与了解外,更主要的是对跨国投资资本运作、管理等方面缺少相应经验。从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情况来看,对外投资并未摆脱本土管理运作模式,只是将管理地点从国内移至国外,这易导致企业对市场反应存在滞后性,产权关系不明朗,并且管理经营落后,对国际市场规则把握不到位,即便在进行海外并购中,还存在商业或非商业的目的,这使海外直接并购成功率大打折扣⑥。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模式的建构

第一,政府强化对外直接投资的宏观调控与指导。对外直接投资是我国企业实行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手段,为了构建适宜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模式,政府开展了必要的规划与引导,具体来讲,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一是制定明确的对外直接投资政策战略方向。在政策导向方面,政府在对被投资国政治、文化、法律以及经济等投资环境方面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调研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导向与产业政策,帮助企业提高对外直接投资的成功率。⑦

二是构建务实高效的信息服务系统。政府部门要从利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需要出发,建立彼此间相互联系、针对性强的对外直接投资新平台。政府相关各部门之间相互联系,加强协调与沟通,确保政府部门能获得有价值信息,并及时将信息通过信息公共服务系统,直接传达给对外直接投资者。

三是构建对外直接投资保障制度。建立对外直接投资制度,确保在发生经济纠纷、知识产权等方面的问题时,能为企业在第一时间内提供法律以及相关的政策援助,有效规避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风险。

四是进行投资合理布局,并加强监督与管理。促使政府内各不同部门实现科学的协调、沟通,避免因分工不到位、多部门审批等导致的境外投资盲点。做好投资项目的审计、把关工作,既要减少重复性环节,也要提升投资效益,完善审批的程序和条件,确保对外直接投资项目的质量与效益,尤其需要注意因权力下放所导致的多头审批、重复建设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同时,也要结合实际制定避免资金非正常外流的监管政策。加强对企业在外投资的监督与管理,定期进行审计、抽检财务运作状况,掌握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运作情况⑧。

第二,构筑科学的对外直接投资法律体系。为构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事业的新局面,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完善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立法,通过信贷、保险等杠杆措施,为企业实现对外直接投资创造条件。进一步完善国际规范以及涉外经济法律体系,全面利用世贸组织法律,科学完善融资、信贷、审批、外汇管理等方面的政策,全面提升海外相关政策的透明度,并激发企业开展海外直接投资的积极性,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需要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实际需要出发,制订《对外直接投资法》,科学调整对外投资方面的法律。还要从对外直接经营的方式特点出发,细分出单行法,并创建与该法相匹配的法律法规,比如《对外直接投资保险法》等。

第三,提高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与核心竞争力。首先,提高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企业实施对外直接投资,需要具有跨国、跨地区方面的能力,需要形成完备的理论体系、经营管理体系。具体来讲,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一是企业应大力发展有优势的产品、企业,培育企业竞争力,从市场发展变化出发创造条件,提升竞争力。二是以人才引进为抓手,提升人才配备水平。结合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现实需要,将财务、技术、营销与法律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通过招聘的形式纳入到对外直接投资管理领域,实现人才聘用的全球化,发挥智力引领效用。三是全面做好企业规范管理工作,强化技术研发与市场服务工作,提升产品质量与服务能力,创建并完善企业决策与管理机制,达到国际化经营标准。

其次,提升核心竞争力。由于对外直接投资中,受到企业数量、投资规模等方面的制约,抗风险能力不强的投资主体,积极鼓励中小型企业通过合资、参股等多种方式实施联合,开展跨国经营联盟,这样能有效克服企业规模小、竞争力不强问题,能全面发挥企业自身优势,实现资金与技术的优势互补,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企业能通过和外企开展合作,通过融资、参股等方面的路径,全面充分运用经营、技术以及生产等方面的体系,减少对外直接投资所带来的风险。

第四,全面开展金融改革,提高金融支持力度。当前,金融对提升对外直接投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此,针对对外直接投资,我国也出台了一些提升对外直接投资效能的政策,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金融政策,所以,需要全面开展金融改革,提高支持力度。一是完善国内投资市场,建立广覆盖、高效金融系统。深化广度与深度二级金融市场,积极鼓励金融创新,全面丰富金融市场工具与产品,并且积极鼓励有条件的竞争力强的企业在金融市场上能充分利用债券、股票等方式进行融资,进一步拓宽资金渠道。二是强化政策性机构对企业支持力度。政策性银行凭借优势,涉猎商业银行,可以在弥补企业资金不足的情况下,能降低企业融资所需资本。三是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影响因素是外汇管制制度,通过外汇政策能进一步推动对外直接投资。在有效规避金融风险的情况下,能分步骤、选择对外跨境资本交易活动方面的限制,进行适当放宽,实现人民币项目兑换。既要创建完善与投资互动的政策,当前外汇储备较为丰厚,不能得到充分利用也会造成资源浪费,应发挥好外汇储备优势,又要确保在可控制的范围内,根据需要适度放宽外汇管制,减少审批程序,让企业能获得正常运作资金⑨。

第五,采取科学有效措施规避投资风险。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较高,不仅存在商业活动风险,有的非商业性风险对对外直接投资也会产生直接性影响。企业缺乏对外投资方面风险研究,在风险到来时,因为实力、经验方面的不足,容易出现重大损失。所以,投资企业需要配合政府创建风险保障机制的要求,也需要对风险开展研究,创建风险预警与处理机制。为了实现科学有效规避投资风险,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一是从提升贸易依存度走向出发,提升在国际分工中的整体地位,实现出口贸易质的提升,形成比较优势与核心竞争力。二是在国际直接投资市场中,科学配置人、财、物。同时,也要看到对外直接投资是战略性问题,涉及企业、国家战略,属于综合性问题,事关改革开放发展大局,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与发展的整体设计,为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开创对外直接投资新格局,需要政府着力推进对外直接投资。

总之,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全球化的到来,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成为世界多边贸易机制的重要目标,成为实现经济一体化的主要推动力。我们在引进并高效利用外资的同时,也深入广泛参与到国际化经营中,在投资自由化中借助对外直接投资,获得更多资源并占有更多市场份额,实现对外直接投资事业健康发展,为实现经济稳定发展发挥更好的效能。当前国际直接投资出现了新特点,在当前的国际投资大环境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也存在多个方面的困境,为此,应建构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模式,实现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项目又好又快发展,提升竞争力。

(作者单位:长春财经学院)

【注释】

①崔凡,赵忠秀:“当前国际投资体制的新特点与中国的战略”,《国际经济评论》,2013年第2期,第108~117页。

②芮瑞:“国际投资新特点与中国利用外资战略”,《上海金融》,2002年第2期,第13~15页。

③张为付:“国际直接投资特点的历史研究”,《国际贸易问题》,2009年第5期,第120~127页。

④李静:“国际直接投资新特点形势下的挑战与对策”,《现代企业教育》,2009年第2期,第84~85页。

⑤熊俊:“全面认识国际投资环境的特点”,《江西社会科学》,1999年第10期,第118~120页。

⑥许杨敏:“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阶段、模式及策略研究—基于国际经验的分析”,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⑦庞彦翔:“‘走出去’战略中的对外直接投资问题研究”,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⑧张承惠,朱明方:“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现状、问题和政策建议”,《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第4~8页。

⑨杨长汤:“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历程、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经济研究参考》,2011年第22期,第44~51页。


上一篇:国家治理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下一篇:试论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廉洁风险防控
相关文章推荐

  • 准确把握新时代高校纪检监察工作的特点要求
  • 新型国际关系解析:基础、理念与特征
  • 斯宾诺莎的国际关系思想探析
  • 浅析台州早期抗日救亡运动特点
  • 谈电大开放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
  • 当今国外共产党的发展变化及其特点
  • 核心期刊:IPSAS 32及其在中国的适用性分析
  • 核心期刊:档案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建设的成就特
  • 国际法在新时代中国的重要性探究
  •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下“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
  • 西方民粹主义是国际贸易摩擦升级的根源
  •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推动创新发展
  • 国际化大都市建设视阈下城市形象构建与体育文
  • 国际经济法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 基于“一带一路”视角下高职院校国际合作及交
  • 从《左传·桓公》看《左传》叙事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