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育发展需要调整与改进研修工作,是各级教研机构的使命担当。2012年7月,重庆市教委发布《义务教育“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沙坪坝区教委积极响应,充分发挥区教师进修学院的区域教研中心、科研中心、培训中心的作用,从小学到高中,全域覆盖地展开了一场以教学转型为切入点的区域课程整体变革。
三年多来,我们坚持“以教学转型推进教研转型,以教研转型引领教学转型,在教学转型和教研转型的良性互动中实现区域教育的整体变革”的基本思路,提出“学本式卓越课堂”(以下简称“学本课堂”)这一核心概念和“先学后教、互助展评”这一基本教学模式,深度聚焦“自学”“互学”“展学”(以下简称“三学”)在中小学课堂的有效运行,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确保了学校课程变革的正确方向和实践成效,也实现了区域教研的华丽转身。
一、重构研修范式:从“求知”向“笃行”转型
长期以来,无论是在研修机构还是在中小学校,教研、科研、培训“各自为政”,甚至相互抵触的现象屡见不鲜;研修手段基本依靠耳听、目视、笔记、口传;研修方法多停留在“想当然”的经验判断和“空对空”的理论说教层面。课程改革进入“深水区”之后,一线教师面临许多困惑和难题,急需得到及时的指导和帮助。我们只有深度推进研修转型,构建新型研修范式,才能给教师提供有效的帮助。
1. 身份转换:从传统教研员走向新型“研修员”
在深度推进新课改背景下,我们应从三方面理清教研、培训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第一,教研是分散式的培训,培训是专题化的教研,两者的工作对象完全相同,工作宗旨完全相同,培训的“蛙跳式”与教研的“跟进式”覆合,形成教师专业指导的持续推动力;第二,教研是培训的先导性实践,培训是教研的延续性拓展,两者的工作为因果联动式发展;第三,教研是学科常态化培训的基本方式,培训是学科系统化教研的主要方式,教研将助推培训摆脱通识性的“低端循环”。概言之,“研修行”一体化是实现教师持续进行专业改进的必然走向。
基于上述思考,我们对学院教师提出了由教研员向研修员角色转换的要求,并对其工作职能和方式进行了调整。从工作职责上看,研修员既是课程教学的研究者和指导者,又是干部教师的培训者。为此我们重新确立了与之相应的研修员的工作任务:每人必须围绕“学本教学”的难点问题,主持一项市级或区级课题研究,且必须“蹲点”至少一所实验学校进行教学深度研究和实证检验;每人必须把研究成果提炼成培训专题,主动申报各级各类培训项目……这些工作业绩均被纳入研修员的年度考核范围。
2. 手段更新:推进现代技术与区域研修融合
研修员的日常研修工作特点是基于课例的分析、研究与指导。传统课例分析手段单一,仅仅依靠回忆,以语言描述来呈现教学场景,还原性不强,启发作用受限;而基于视频课例的微格分析则能通过课堂典型细节的提取与现场还原,让参与教师获得形象可感的信息,易于建立观点与材料的联系,因而更加准确和富有说服力。为此,我们为研修员人手配置一台摄像机,倡导在各类研修活动中运用来自一线的视频案例,组织分析研讨,指导教学改进,切实提高研修活动的实效性。在每个学期末举行的学院“研修员论坛”上,我们要求研修员必须围绕“三学”中的某个研究主题,至少精选三个视频片段进行微格分析,阐述自己的观点,报告研究所得,汇聚研修智慧。
此外,区教委结合“云”技术发展现状与区域教育实际,构建了功能强大的“数字媒体中心”。我们的每一场区域性公开课展评活动和学生学习质量监测活动,均通过“数字媒体中心”视频直播,供中小学教师同步观看、即时点评交流和下载研究学习。目前,区教委正在加强城域网应用建设,完善“一馆+四库”(一馆即数字图书馆,四库即资源库、试题库、视频库、图片库)体系,为进一步推进现代技术与区域研修深度融合创造条件。
3. 方法创新:由经验研修向“实证研修”转变
传统研修主要凭经验进行,无论是备课指导还是听课评课,主观色彩较重,科学性不强。而通过数据分析和事实提炼,形成科学、理性的判断及研究成果,进而指导一线学校,会更有说服力和实效性。因此,我们力推基于数据与事实的实证性研修。
学院研修员在实践中逐步使用和积累了大量实证性课堂研究方法。例如:高中数学教研员吴家全老师通过对该学科21节区级展评课的分析,发现课堂上存在10种学习内容的设计方式,她运用表格逐一归类统计,发现每一堂课都使用了独立学习、小组讨论、展示、点评的方式进行教学推进,但有五种学习内容的设计形式并不多见。通过基于数据与事实的分析,吴老师提出,好的课堂学习内容设计具有如下特征和价值:整体协调和优化性;有利于学生自主、互助等多元化学习;自学、互学、展学融于静态与动态和谐发展之中;具有开放性与生成性。因此,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倡导“有人、有变、有味”的学习内容设计。比如:可以设计学生分工完成问题,彼此交换检查,小组展示成果;可以设计学生举例、质疑,等等。归结为一点,就是要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如今,不少学校的教师也纷纷拿起手机和观察量表走进同事的课堂,拍摄视频,记录数据,展开实证式研修。
二、调整研修重心:从“研教”向“研学”转型
区域构建“学本课堂”势必带来研修重心的一系列变化:从教本到学本,从教师到导师,从教学到导学,从教案到学案,从评教到评学,从研教到研学。
1. 开发“导学精要”:从注重教案设计到注重学案设计
要实现以学为中心的教学,首先要将教案编制转变成学案设计。学案设计的重点有两个:一是学习内容的设计,要以问题方式呈现学习任务,让学生围绕问题进行自主探究;二是学习方法的指导,即组织学生以自学、合作、展示等方式,通过解决一个个有内在联系的问题,达到对新知的理解和内化,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协调发展。
一线教师难以实现备课的转型,原因主要在于其对“问题设计”策略掌握不到位,因此课堂中难免出现随意的连问、简单的追问和习惯性的碎问。于是,我们组织研发团队,遵循“功能导学化、导学问题化、问题思维化、思维品质化”原则,开发出从小学到高中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九个学科的导学资源—“导学精要”,将其作为学生课堂学习支持系统的重要文本载体,免费提供给教师们。“导学精要”作为教师的备课指南,其价值在于给学生指引恰切的学习目标,并以问题为主线勾画出最简捷的思维导图,为互学、展学做好充分准备,便于师生围绕重点和难点进行探究活动。
同时,我们通过组织开展“送训下校”“现场诊断”“‘导学精要’设计大赛”等系列活动,探索“导学精要”的运用策略,引导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教师参与到“学”的研究中来。
2. 研制“评课标准”:从关注教的评价到关注学的评价
我们认为,从学生“学”的角度来审视、考察课堂,以学生“学”的状态和效果来检验教师“教”的能力和水平,通过评“学”来帮助教师改进“教”,应成为“学本课堂”评课新常态。因此,我们组织研制了一套全新的课堂评估工具—《沙坪坝区中小学学本式卓越课堂评价指导标准》(见表1)。
本标准由1个通用标准和24个学科标准构成,每个标准的体例大致相同。比如:通用标准设置有目标、过程、效果、特色四个维度,体现了“学本课堂”评价重目标、重过程、重效果、重特色的“四重”价值取向;“过程”维度围绕“三学”共设置了23个观察点,占权重60%,突出了学生学习在“学本课堂”中的重要地位,其中,基于学生角度的观察点占13个,而基于教师角度的10个观察点也都是从如何引导、督促、启发和保证学生学的角度提出要求的。
这样,关于学的研究就具有丰富性和复杂性,我们引导研修员深入其中,逐一去叩问自学、互学、展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并将研究所得与一线教师分享,达到启迪教学智慧之目的。
3. 建设“学本课程”:从强调学校本位到强调学生本位
“学本式卓越课堂行动”是以教学变革为中心的课程整体改革。当教学转型达成普遍共识并取得初步成效之后,我们提出学本课程建设,目的是要在区域和学校层面努力解决“部分学科内容交叉重复,课程教材的系统性、适宜性不强”等问题。我们认为,课改的核心诉求在“适宜”二字。因此,“学本课程开发”应将关注学生兴趣、满足学生需要和丰富学生学习经历摆在首位,将课程开发的着眼点和落脚点锁定于学生的学,努力构建多样化、可选择、乐参与、广收获的学校课程体系。
为此,我们通过专题培训提升区内所有中小学校级和中层干部的课程领导力,引导各校从制定学校课程规划入手,重新审视现有课程,构建新的课程体系。目前,具有整体构建意味的重庆沙坪坝区树人景瑞小学的“兰韵课程”、高滩岩小学的“七彩课程”、第七十一中学的“和美课程”相继涌现,在某一方面富有特色的重庆市第七中学的“校园足球课程”、天星桥中学的“科技课程”、第二十八中学的“桥牌课程”等精品课程影响广泛。
三、拓展研修主体:从精英向大众转型
在传统教研体制下,只有少部分通过逐级“赛课”、论文评选等方式脱颖而出的教师才能品尝教研带来的“甜头”。要大面积推进教学转型,学校的研修主体必须从精英走向大众。
1. 倡导“成长教研”:确保全体教师融入教学研究
所谓“成长教研”,是指以中小学干部教师为主体进行的基于“问题即课题,行动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理念的教学研究,是通过持续追踪教学问题、不断寻求问题解决策略,在研究状态下工作,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群众性科研方式。我们通过降低申报条件、简化申报程序、缩短规定研究周期等方式,大大降低了在区级立项成长科研课题的门槛。三年来,全区中小学共申请立项教师成长课题1100多个,参研教师近3000名,占全区教师总人数的近3/5。参研教师们以课题研究为载体,通过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和个人反思,不仅找到了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方法,而且提高了专业知识、能力和情意。
2. 开展“三级展评”:促使所有教师提升专业素养
为促使每一个教师都能达到“学本课堂”的“规范级”标准,我们建立了三年一个周期的“三级教学展评”制度。所谓“三级展评”,是指除区、校两级外,我们大体按“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原则,将全区中学分成五个校际研修共同体,小学分成八个校际研修共同体,通过制定并落实工作职责、工作任务与评估办法,努力营造跨校研修、“抱团发展”的新型研修文化。
我区从2013年起,每年9~12月开展一次教学展评活动。“教学展评”以任务驱动激活了校本研修:有的学校开展“名师引领课”“同伴示范课”等系列校内研课活动;有的采取以“1+2+N”(一个参赛教师,两个辅导教师,N个青年骨干教师共同参与备课全过程)的赛、培方式备战。三轮教学展评活动下来,全区所有中小学教师,无论是刚刚走上讲台的职初教师,还是即将退休的老教师,无一例外地参与到关于课的研究、学习、打磨之中。
3. 推进“质量监测”:引导每个教师关注学习过程
为使全区每所学校和每个教师都关注学生“三学”的效果,并从科学的反馈信息中进一步改进教学,让课堂“三学”更富实效,2014年,沙坪坝区在小学质量监测中增加了一项内容—“三学”质量监测。第一次“三学”质量监测选取的是小学数学学科,监测在全区56所小学同时进行,整个过程组织严密,且都通过网络视频直播公之于众,后期评分也由专门团队通过在网上调取视频完成。监测成绩按事先研制的评分标准,根据各小组成员在“三学”板块的表现予以确定。抽测学生小组是先由学校按平时教学中所划分的小组自行上报名单,然后由新成立的教育评估中心从中随机抽取2~3个学习小组,并发布名单。
监测结束后,区教育评估中心负责组织监测数据分析和报告撰写,除将监测报告提交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外,还采取多种形式反馈相关信息,目的是给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决策参考,帮助学科教研员把握本学科学生学习状况及校际差异情况,为学校和教师改进学生学习共同体建设、加强对“三学”各环节的指导、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与素养等提供专业服务。到目前,我们已先后对小学数学、语文、科学及初中物理和音乐等学科进行了“三学”质量监测。
经过三年的努力,我区已初步形成区域研修转型与课程改革良性互动的局面,全区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大面积提高。全区荣获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两项、重庆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三项。
上一篇:教研员核心素养:教研转型背景下的新修炼 下一篇:推动教研工作转型的浙江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