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对一个三本院校农村女大学生的就业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分析发现,一方面农村女大学生有着与生俱来的精英情结;另一方面,社会排斥在具有阶层和性别“先赋型”双重劣势的女大学生身上明显存在。这使得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认知的冲突,抉择的困难。为此,需要理性看待农村女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精英情结,合理设计反社会排斥的就业制度,以实现女大学生自身的性别突围,达到就业机会公平的目标。
关键词:农村女大学生; 就业; 精英情结 ;社会排斥
中图分类号:G40-0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2311(2015)5-0070-05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缘起
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快速发展,但发展的成果并没有普遍惠及农村家庭。有学者指出,在“女性”这一指标上,农村和城市女性具有显著的差异,表现为进入精英教育的女性较多来自高社会阶层家庭。高等教育带来性别均衡发展的同时,伴随而来的是明显的阶层隔离、森严的城乡割裂。因此,这是一个有限度、有疑问的进步。[1]可以说,农村女性仍是一个高等教育利益缺失的群体,能跨入高校之门的农村女大学生,无疑是农村女性群体的中“精英”, 她们有着天然的精英情结。这种“精英情结”便是个体内心隐藏的对成为优秀群体一员的一种强烈而无意识的冲动,是农村女大学生区别于其他农村女性的内心诉求。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成为突出的社会和经济问题,性别歧视是大学生“就业难”这一命题最沉重的注脚,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其中,运用社会排斥理论用来解释大学生的就业中的不公平,为我们研究大学生就业难提供了新视角。
1974 年,法国学者Lenoir 首创了“社会排斥”这个概念。[2]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排斥问题受到越来越普遍的关注,1993年“欧洲共同委员会”提出了一个综合的定义,即社会排斥是对公民资格的权力,主要是社会权力的否认,或者这些权力未充分地实现。[3]社会排斥理论如今已经成为解释各种社会问题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工具。国内的学者借鉴这一概念对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进行研究。肖云、邹力认为,大学生就业排斥包括以个体自然特征为由的排斥,以学历、院校为“门槛”的排斥,以实践经验欠缺为由的排斥以及社会资本欠缺带来的排斥四个方面。[4]吴立保、乐青在从不均等就业机会制度化的角度,分析了大学生就业的主要表现形式,提出了建立矫正大学生就业社会排斥制度的建议。[5]张梅从社会排斥的视角对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6][7]
农村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折射出高等教育的城乡差异和性别差异。在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结构中,农村女大学生虽有阶级出身和性别的双重劣势,但又是农村女性群体中的“精英”,这种个体的主观认知与现有社会结构的不健全、制度的不完善之间的冲突所产生的社会排斥,使农村女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充满了矛盾与艰辛,左右着她们的选择,从而更凸显了这个群体就业过程中的种种“困难”。鉴于此,本研究以一名农村女大学生就业选择中叙说为研究内容,展示农村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所呈现的“精英情结”与所遭遇的“社会排斥”,以新的视觉解读农村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二、个案分析:农村女大学生的述说解读
(一)精英情结:大学之于农村家庭的特别意义
1.农村家庭对“读大学改变命运”观念的集体信任。长期以来,我国以牺牲农村、优先发展城市为社会发展模式,形成了城乡资源不平衡的二元社会结构。对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子弟来说,在相对固化的社会中,他们能做的就是尽力改变或改善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而接受高等教育则是最可靠的途径。这一观点,在这位学生的叙说中得到了证实。
在读书这个问题上,父母还是很看重的。因为我的成绩还好,所以父母觉得能念的话,就尽量念上去。其他的兄妹们没怎么念书。父母是有重男轻女的观念,但是在学习这个问题上,他们还是比较公正的,他们觉得谁的成绩好,就保证谁(念书)。在农村家庭中,父母很愿意把孩子送去读书,觉得读书很重要。我分数不是很高,也不是特别低。JG在省内的学校还算比较好。考分出来之后,经过考虑就上了这么一所学校。我的学费是一笔很大的支出,可能家庭成本中的很大一部分都花在我的身上。但是,父母也没有说这四年花了家里很多的钱,要怎样回报。
我国高等教育分为专科、本科、研究生三个层次。本科教育根据录取批次不同,分为本一、本二和本三。虽然录取批次不一样,但本科文凭和专科文凭还是有本质区别的。尽管选择本三院校比其他类型的高校要付出更多的经济成本,但是在读书改变命运的“精英”价值主导下,农村父母选择“即便要付出家庭收入中很大的部分,也要坚持让她上这个学的”决定。
2.农村女性对上大学充满期待。从女性获得地位的传统途径来看,大学文凭为她们消除农村与城市文化屏障的同时,更为她们提供了在同一个精英圈子中交友结姻的平台。这种平台所带来的良好的社会关系资源确保其在农村女性眼中“精英地位”的维持和向上流动的可能。这种来自家庭和同辈的期许、羡慕带给了他们对大学教育的强烈期盼和无限遐想。
在我记忆中,我父母经常会给我灌输一种好好读书的思想,甚至在平时,他们也不会让我干太多的农活,而是让我专心把书读好。我渴望读大学,我对大学的渴望,还在于认为,读大学对我自己以及我的下一辈素质改变有利。农村一般女孩可能会把生活的基础建立在本地的农村中,找一个一般的人结婚。我出来念书的话就有更加宽广的选择,比如我会选择待在城市,会有一个更好的平台,能够交到更好的朋友。也会更有条件找到一个和我一样的人(对象)。念完大学,我至少会留在县城里,这样从我这一代开始,不再是农村(人)的命运了。这样,可以给我以后孩子更好的条件和平台。
(二)社会排斥:农村女大学生就业选择的冲突与博弈
1.文化资本的排斥:文化资本的累积性弱势。大学生求职过程就是凭借其所拥有的资本参与就业岗位角逐的过程。作为大学生文化资本的重要组成——大学毕业文凭,由于受到国家担保,因而成为了“一张真正的通行证”[8]。政府、职业界以及教育系统赋予大学生所拥有各种资本以权力性符号,如,不同类型高校毕业生对于社会机构或生产领域所潜在的不同意义与价值,不同专业学科对于不同劳动类型所可能产生的效益。大学生这种地位与场域转换的成功与成效,主要决定于其所拥有的资本以及职业领域对其资本的认可与评价。[9]可以说,什么类型的学校和专业毕业生,往往意味着获取不同的职业、进入不同的社会阶层。
对于城市的学生来说,他们的父母从义务教育阶段的校际分流、高中阶段文理分科就参与到子女未来学校、专业及就业前景的设计分析中。但是,对于资源相对匮乏的农村,家长所能给予子女的帮助极其有限。农村的女大学生,在尚未跨入大学之门前,对专业与就业关系是懵懂无知的,他们对“只要能考上大学就好”的期许远远超过了专业选择重要性的认知。
以前也听人家说过;三本院校毕业生找工作的时候会被排斥,但是父母觉得三本院校怎么也是本科。父母一开始就希望我以后能考研究生,改变本科出身不好的情况;在专业与就业的关系上,其实他们也还是不懂。所以基本上还是让我自己选,比如高中时候理科分班,他们也是让我自己选择。选择专业时,没有考虑太多,或者说并没有明白专业和就业的关系吧。之所以选择中文专业,主要是因为自己很喜欢这个专业。从高中开始,我就一直很喜欢中文。之前一直很希望成为小说家,很希望通过大学的学习让梦想成真。
生活在闭塞的环境和拥有有限的社会资本,使农村女大学生面临抉择时作出许多“无知”的决定。本案例中的农村女大学生,其在高中阶段对文理分科、专业选择、学校层级等许多关涉未来就业选择的关键问题都未能有充分的认识,这为其在今后择业中的文化资本排斥埋下了重要的伏笔。由于教育累积性的弱势,农村女大学生不仅难以进入研究型重点大学,而且在专业的选择上,也趋从于经济成本较低、适合女性特征的“女性学科”[10]。女性学科往往是女性传统家庭领域活动在社会公共领域(主要为教育、护理、服务)的延伸。有研究证明,签约率高的专业90%属于“男性学科”,失业人数多、就业率下降快的则几乎全是“女性学科”。
刚开始时,想去学会计之类的,因为我们那边的小工厂还挺多的,很需要人,很容易找工作。父母也曾让我转专业,后来觉得转专业需要各种关系。学中文当老师也挺好。实际上,中文专业相对与会计、金融专业还是冷门专业,找工作很难的。像我们现在出去找工作,经常会被人家质疑,你们学中文专业以后能做什么?好崩溃!
从贫困农村家庭中好不容易才走出来的女性,开始建构自己与专业、社会之间的关系和意义的,渴望能够把握自己的命运,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虽然文化资本的排斥是客观存在的,但是,这种根植在内心深入的梦想所折射的精英情结,使得她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弱化文化排斥对自己的影响。
后来慢慢的,发现其实学中文,以后还是有机会能够当记者。出来(念大学)的时候,我就有加入新闻社,所有和媒体有关的社团,我在大学期间都加了。而且通过锻炼为自己从事这个行业打下基础。所以我一开始就想往这方面走,就做足各方面的努力。
2.社会资本的排斥:面子的收益遭遇“就业现实”。从表面上看,大学生就业是其毕业后通过进入劳动力市场获得一份职业的过程,其背后的实质是不同阶层学生依据自身占有的资本数量和结构进行角逐的场所[11]。中国文化传统的特殊性决定了社会资本的核心是家庭,大部分的社会关系在本质上是血缘关系的延伸和扩展。社会资本的影响使得毕业生对“前途的选择”不仅仅是个人的决策,而是整个家庭在所处的经济地位的集体决策。[12]当走到了毕业的十字路口时,求职还是继续深造充满种种矛盾和冲突,农村女大学生不仅要考虑现实中的重重困境,而且还要思考做出抉择可能遇到的困扰:父母的面子、社会资本的弱势、经济的压力、个人的梦想和现实的收益。这也是一个博弈的过程。
他们一直很希望我能够继续考研,他们觉得研究生毕业之后,一定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我父母常说:“你是我们家族第一个女大学生,如果能有个研究生的头衔,我们该多有面子,脸上会很有光。”
我刚开始也想考研,但是仔细想想还是决定放弃。我觉得我不能单纯考虑他们的面子。现在就业越来越难,如果还要继续投入三年的时间和金钱,对我们这样的家庭是不划算的。所以我就不想一味地遵循他们的意见。我后来也没去参加研究生考试。因此,父母对我还生气了一段时间,不过最后他们也没有办法。
父母更期盼“会读书”的女儿不仅可以弥补他们在社会资本上的弱势,以更好的人力资本取得更高的教育收益,还可以让他们更有面子。但是,农村女学生能够感知到社会资本对就业去向的影响:来自农村的家庭在社会资本上的弱势,选择继续深造所需要的经济成本、机会成本,不是仅仅靠文凭和学历可以弥补的。即便如此,农村女大学生却没有对这类现象表现出极大的不满或抗议,甚至认为这是一种相对合理现象。
说实在的,如果家境比较好,你也可以全身心的去考研,但我没有这个条件啊,没办法。现在大家都说拼爹,有爹可拼当然好了,但我拼不过,肯定要靠自己要努力。我觉得在一定条件下还是可以改变的,找工作是看个人实力的。
当她们把自己归类于没有原始资本、只能靠自己努力的群体时,一方面激发了农村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精英情结,希望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得社会的认可。另一方面,对这样的不公正和不合理却采取了默许和认可的态度,只是这种认可多少夹杂着无奈。
3.自我排斥:性别不平等的无意识。中国传统文化将“阳”赋予男性、而将“阴”赋予女性,并由此而衍生出一系列关于男女两性的社会性建构:男性意味着“公” (社会公共领域),女性则意味着“私” (家庭私人领域)。[9]这种社会文化所建构的一系列关于“男性”与“女性”的符号在现代的社会领域依然发挥着作用。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上,用人单位面对同一专业、拥有同类文凭的毕业生,一般优先考虑男生,甚至公然写着“男生优先考虑”或者“只招男生”。即便是未明文规定,偏好男生的隐性歧视仍存在是不争的事实。而这种传统的男尊女卑、男强女弱性别刻板观念跨越时空制约着现代女性对自身角色的认同。女性的“自我边缘化”是女性发展进程中典型的表现。对于农村女性来说,性别刻板观念更深刻地影响他们读研,从而导致女性产生社会、职业领域性别不平等的无意识。[9]
我刚开始找工作的时候,也碰到过一些性别歧视现象。我实习的那个公司是IT行业的,他就不想要女的,因为女的要结婚、休婚假什么的,很麻烦的。一开始的时候,你会觉得是在受歧视。内心有些不舒服。但是认真思考之后,你会觉得其实很正常。因为有些岗位就是这样,你可以说你是女汉子,但是实际上你会觉得工作很累。这种情况(就业歧视)在现实社会中是合理存在的。
三、结论与思考
在这位女大学生的叙说中,对于她最终选择什么样的“业”,不是本文关注的重点,文章更多的是要分析在择业过程中种种社会排斥带给有着精英情结的农村女学生择业的“难”:文凭和专业符号的弱势带给农村女生择业的“难”,社会资本弱势带给女生继续深造的“难”。在这些“难”的现象背后,该如何理性看待弱势因素、性别差异和社会文化对于农村女大学生择业的不公与排斥?作为推动社会文明、两性公平的高等教育机构该承载起怎样的责任?社会又该对其施加何种影响并加以矫正?农村女大学生应该怎样性别突围?
(一)理性认识女大学生的精英情结
在现代社会,“职业”已经取代“身份”成为社会地位的指示器。接受高等教育,拥有优势的知识信息和技能资源,已经成为获得较高社会地位,以及实现向上阶层流动的主要模式。[13]中国社会正处在从传统向现代变迁的过程之中,女性的社会地位的获得与维持可谓传统途径与现代策略并举,文凭为她们提供了易于在同一个精英圈子中交友结姻的平台。[1]这一点对于日益开放的农村女性同样适用,教育或知识在整个社会中就成了一种非常有价值的一般等价物,即布迪厄所说的“符号资本”,在越来越多的女性生命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成为影响女性社会地位的重要因素。这在这位农村女大学生的叙说中得到体现:即便是低层次的高等教育(三本),即便是付出以一般普通高校更高的就学成本,对于农村女大学生而言同样具有对个体重新塑造的功能——这是她们渴望有别于其他农村女性而融入城市的途径。或者说,女大学生家庭和他们本身与生俱来的精英情结恰恰表征了他们对高等教育的集体信任和高等教育实现社会流动的深切渴盼。因此,对于女大学生的精英情结,适当的保护而非一味的压制,正确的引导和鼓励他们提升自身竞争力,维护大学生的身份认同,是我们在指导农村女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应该持有的价值标尺。
(二)合理设计反社会排斥的就业制度
对于农村女性,二元分割的社会结构性矛盾、男性主导的传统文化建构、阶层出身的资本弱势等等的社会排斥,她们在就业过程中充满了矛盾与艰辛,更左右着他们就业的选择。但是,我们应该承认,农村女性走入精英集体,这是现代中国真实情境下的一个巨大的进步,尽管它是跛足的、有限的进步。[1]解决结构问题、颠覆传统观念的不是一蹴而就,只要城乡二元结构和传统性别观念存在,教育差异就不可能完全消失,城乡差异和性别差异也必然存在。因此,作为高等教育如何保证最大限度开发每个人的才能,尝试不平等制度内的相对公平策略,如推行教育补偿制度、完善贫困生资助制度,对确保两性和城乡的公平意义重大。而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劳动力市场的转型使政府责任不断进行调整,随着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服务政府理念的引入,政府的责任更不能缺位,而应成为“公平就业法制环境的推动者、社会保障制度的优化者以及风险规避的引导者。”[7]
(三)实现女大学生自身在就业中的性别突围
从女大学生的调查中可以看到,作为体系的受益者和农村中“精英女性”的女大学生,并没有深刻意识到体制和结构的性别歧视,即使感知到这种歧视的可能存在,他们依然把这些归因为自己“能力”不足所引起。而这种“能力”不仅包括后天的获致性因素,也包括无法选择的先赋性因素。他们已经习惯利用大众话语来为自己的行为和选择提供合理性的解释,并且对传统性别意识形态加之身上的枷锁产生了免疫。正如布迪厄所分析“惯习是外部结构内在于个体的认知行动模式,个体的认知、决策与行动无不建立在由场域和资本交相构建的结构基础之上”。[14]
因此,在社会制度层面和国家就业制度本身没有结构性变化之前,女大学生的个人应该努力实现自身在就业结构中的性别突围,首先调整自己的职业发展认知,改变传统性别刻板印象。除了学好专业文化知识外,发挥性别优势,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和学习能力,使女性特有的力量、潜能和优势得到充分的发展,进一步增强女性自我发展,推动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云杉,王志明.女性进入精英集体: 有限的进步[J].高等教育研究,2008,29(2):49-61.
[2]Amartya Kumar Sen. Social exclusion: Concept, application, and scrutiny[M].Office of Environment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sian Development Bank Manila, 2000.
[3]景晓芬.“社会排斥”理论研究综述[J].甘肃理论学刊,2004, (2):20-24.
[4]肖云,邹力.大学生就业社会排斥问题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9,(7):80-83.
[5]吴立保,乐青.大学生就业中社会排斥的影响因素及矫正策略[J].江苏高教,2012,(3):110-112.
[6]张梅.女大学生就业难社会排斥视角分析[J].理论观察,2010,(6):44-46.
[7]赵频,丁振国,马向平.大学生就业排斥与政府责任[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3):106-109.
[8]布迪厄.国家精英: 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M].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4.
[9]周小李.女大学生就业难:文化资本与符号资本的双重弱势[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1):43-47.
[10]文东茅. 我国男性与女性高等教育机会, 学业成绩及就业结果的比较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5).
[11]陈卓.教育对社会分层的影响——基于职业获求的视角[J]. 教育发展研究,2009,(019):12-16.
[12]郑洁.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大学生就业——一个社会资本的视角[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4,(3):111-118.
[13]童蕊,胥青山.社会分层和高等教育的相互关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3):13-16.
[14]特纳,泽奇,茂元.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Elite Complex and Social Exclusion in Employment of Female Undergraduates with Rural Hukou
Zheng Yuchen, Wu Yiying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narration of a rural female student who came from the less advantage college and was searching for a job,this paper found that on one hand, the rural female student had innate elite complex; on the other hand, social exclusion is obviously present on her with double ascribed disadvantages of the class and gender. This situation makes the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faced with cognitive conflicts and various difficult choices in the course of employment. Thus, it is necessary to regard their elite complex of rural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rationally, and design a reasonable mechanism of anti social exclusion employment system,so as to realize the equity of employment.
Keywords: a female student with rural hukou, employment, elite complex, social exclusion
上一篇:论教学策略的学生意志取向
下一篇:基于脑电的课堂注意力监测: 构建“可视化”教学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