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升意识形态话语权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从多个方面下功夫,其中加强经济建设,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是提升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基础;加强政治建设,建立以制度信任为要核的现代政治信任模式、构建诚信政府、培养公民参与意识是提升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根本;加强文化建设,努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掌握舆论宣传阵地是提升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保障。
【关键词】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话语权 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意识形态是一种价值体系,它不同于停留在理论意义上的哲学思想。意识形态是最能集中反映不同存在主体意志和利益的一种特殊文化形式,它总是力图与国家权力相结合,成为社会统治和管理的思想力量,因此,现实社会中的话语权主要体现为意识形态的话语权。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提升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从多个方面下功夫,其中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是重要的环节。
提高物质生活水平,增强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说服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本前提,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生产力的发展。因此,经济发展能力是国家存在的命脉所在,掌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根本力量在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强大的经济基础是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掌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不能仅停留在对其理论本身的阐述上,更体现为对社会现实的解释力、对现实生活的不断改善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理想应该与社会现实相符,才能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性和现实性的统一,才能以真理的力量、实践的力量说服人民群众。正如邓小平所指出:“最终说服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要靠我们的发展”。只有通过发展,才能解决一系列社会矛盾和问题。习近平非常重视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论,多次反复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何时候都不能偏离,要“紧紧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来部署各方面改革,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改革提供强大牵引”①。
因此,只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增强社会主义经济实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才能用辉煌的经济成就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吸引力,用全面的社会进步提升意识形态的号召力和话语权。
推进政治文明,构筑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政治基础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和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根本问题是党执政的长期合法性。对此,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多下功夫:
建立以制度信任为要核的现代政治信任模式。政治信任从最根本上来说,是对政治制度、政治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认同和依赖。执政党的政绩直接关系到民众生存状态的改善和提高,进而关系着公民对现行政治制度的信任度和忠诚度。改革开放以来的很长时期内,中国政府大力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使人民得到了更多的实际利益,其取得的巨大经济绩效是获取民众对党和政府信任以及对社会主义制度有信心的关键因素。但是,在当前利益结构失衡、公平正义短缺的条件下,如果单纯追求所谓的“政绩”,继续依靠单纯的经济增长赢得政治信任,往往会陷入所谓的“政绩困局”,即经济不增长,政治信任流失;经济增长了,政治信任同样流失②。因此,建构政治信任的根本在于,建立一套符合中国文化传统、适合中国历史与现实国情的制度体系。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转型推动了政治信任的基础、环境和条件的深刻变迁,政治信任的目标是加强民主政治和法律制度建设,通过制度规范公共权力,增强政治行为的可信性、消弭背信性,以不断提高政治信任的修复能力。只有这样,人们才会感到政治和其他社会生活的乐观可预见性和确定性,才有可能不因某些部门、机构或个别官员的不公和失信,影响对国家、制度和共产党之类的政治共同体的信任,影响执政基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国家制度是政治信任的基础。
建立执政信用,构建诚信政府。所谓诚信政府,是指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能够做到守信用,言必行,行必果,能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并由此获得公众的信赖和支持③。构建诚信政府应该重视信用(诚信)建设。信用(诚信)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准的重要标志,也是决定信任形成、增强和持续的重要基础性因素。执政者历来在社会潮流、社会风气等社会诸多领域中起支配和导向作用,执政者的信用行为往往对民众起到示范和表率作用。广大民众的信仰、信念、信心和信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执政信用状况。因此,执政者自身必须具备卓著、良好的信用,忠实为民、信守规则、遵守诺言、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实践践约,表现出诚信守诺、敢于负责的执政形象。只有这样,才可能得到民众普遍、持久的信任。
增加政府运作的透明度,培养公民参与意识。行政的公开和透明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和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实现政府与公民和谐关系的前提条件。如果相关部门不能及时、准确、全面的发布政府信息,或者对负面信息采取封杀、屏蔽、遮掩的方式,回避矛盾,便会增加社会的猜疑、纠结,从而引发信任危机,降低政府的公信力。因此只有信息完备,公众对政府事务知情,才能消除对政府管理事务的神秘感,降低不确定性,信任的安全度才有可能提升,信任也才会不断积累;政府只有通过行政公开,让公众了解政府机构的设置和职能范围,了解政府的决策动机、决策过程,了解政府面临的难处和问题,才能让公众提前预期可能的政策结果,政府工作即使不能全面满足公众的预期,也能得到公众的谅解。
公民参与是培养公民精神的现实途径,公众参与的前提就是能够了解政府行政管理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的详情。一般在民主开放的社会里,政府自身运作的透明度增加,人们获得政府信息的渠道轻松而便捷,参与和影响公共政策、社会事务的途径增加,有助于培养和形成开放、合作、理解、宽容的精神气质,树立并增强契约意识、责任意识、平等意识、规则意识和信用意识等公民精神,进而提高全社会的信任度和文明程度,因此,公众制度参与平台的建构,是有效消除政府信任实现制度障碍的关键环节。
加强文化软实力,提高意识形态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持续存在并牢牢掌握话语权的生态环境和推动力,是实现中华民族崛起的必备条件。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强调“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根本上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致的,是我们国家和民族赖以存在的精神力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的灵魂,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聚全社会共同的价值判断,有效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和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在认同,增强全社会成员的归属感和凝聚力,牢牢掌握我国意识形态的话语权。我们应该“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⑤,通过确立社会共同遵循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让广大人民群众认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所倡导的指导思想、理想信念、价值规范和基本道德要求,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进而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等目标的信念和信心,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形成全民族团结一致、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立足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借鉴吸纳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大力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任何文化系统的演进与发展,都无法割裂与历史的关系,都无法回避传统和现代、继承和创新等基本课题。中国的传统文化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和发展,包含了中华文明的基本特性和重要价值取向,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思想,如“独立自主、维护统一的爱国精神,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与时俱进、日新变革的创新精神,崇实求真、经世致用的实事求是精神,天下为公、公而忘私的集体主义精神,协和万邦、爱好和平的和谐精神”⑥等,在当代依然具有非凡的普世价值。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文化软实力,应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和现代价值,在继承创新的基础上赋予其鲜明的时代内涵,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更适合当今中国的国情和世界发展的形势,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同时,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文化软实力的过程中,还要以更加开放的胸襟、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平和的心态、更加包容的思维,告别文化自恋和文化自卑,充分借鉴吸纳世界各国和地区的优秀文化、思想观念和制度体系,充分吸收一切有利于促进我国先进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和文化成果,在中外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中,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掌握舆论宣传阵地,善于占领新兴媒体,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一方面,牢牢把握媒体的领导权,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力。第一,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引导力。主流媒体应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间寻求平衡,把社会效益放在重要地位。及时对错误的社会舆论进行抵制并开展必要的斗争,提高舆论引导能力,营造良好舆论环境。舆论引导要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为人们正当、合法的利益表达提供充分的舆论平台,发挥主流精神的引导和批判作用,准确真实地反映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的思想观念,满足不同层次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让人们真切了解和接纳时代精神,认同主流舆论和主流媒体。主流舆论要切实引导社会思潮并坚决抵制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使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坚定对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和信仰。总之,保证舆论忠于马克思主义、忠于党、忠于人民,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才能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
第二,把互联网工作作为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重点。我们要牢牢抓住信息网络化发展带来的机遇,高度重视互联网的作用,确立网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宣传的强势地位,建设完善高效的网络意识形态宣传阵容,积极宣传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健康向上的内容,架起政府与群众沟通交流的畅通渠道,让群众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辉煌成就,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创新网络传播体制和手段,利用BBS论坛、微博客、手机报、网络广播、微博、微信等新兴传播载体,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宣传网站、政务微博等,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力度,扩大传播范围,增强传播吸引力。同时,要充分利用先进的传播技术手段,加强网络舆情引导和网络监管,加强和网民的交流与对话,系统地收集、分析、判断和反馈网络空间下广大人民群众思想的新动态,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亲民性;对网络实行监控,科学管控网络空间的舆论信息,有效地减少或者控制网络谣言、虚假信息、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思潮的滋生,促进形成理性平和、积极向上、观点合理有序表达的社会氛围,建立有效的信息过滤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不断提高网络监管的现代化水平,在保护网民合法权益的基础上逐渐增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
另一方面,创新话语机制,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魅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得到民众认同,不仅意识形态本身需要具有真理性和价值性,而且传播意识形态的方法方式必须要恰当。在当下开放的条件下,掌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不能一成不变地按照原来的方式坚持社会主义的传统话语,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内容的建构上,需要对传统的意识形态话语进行处理,摒弃那些不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旧范畴,学会运用符合当今世界发展和时代进步的、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的生活化的话语,力求话语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时代,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亲和力;不能依然采用传统说教式的单向灌输式的话语方式,要主动分析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和接受水平,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与广大人民群众话语的相互交流,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以贴近人民生活而又符合人民精神需要的形式展现出来,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信服力。
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壮大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队伍。广大理论工作者在学术建设和创新实践中,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自觉地服务社会、服务大众、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肩负起身上的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努力研究和解决改革发展中的难点问题、重点问题、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理论支持。因此,“中国急需一大批经过严格理论训练的、成熟的具有马克思主义创新精神和批判精神的各类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里的理论家和思想家,重建哲学社会科学在中国文化精神生活中的学术权威。没有这样一大批严肃的哲学社会科学家和人文学者对于当代西方现代学术的学术性批判,诚如当年马克思对费尔巴哈、恩格斯对杜林那样的思想批判,就不能建立和维护马克思主义在整个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指导地位。”⑦掌握和提升意识形态话语权,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培养和造就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
(作者为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注释】
①习近平:“推动全党学习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 更好认识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工作”,《人民日报》,2013年12月5日。
②上官酒瑞:“制度建设与政治信任的修复”,《探索》,2012年第5期,第58~63页。
③黄建钢等:“‘合作型信任’视域中的诚信政府—基于后工业社会维度的思考”,《探索与争鸣》,2008年第12期,第31~33页。
④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7年10月25日。
⑤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4页。
⑥范秋迎:“从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视角审视传统文化”,《前沿》,2010年第7期,第141~144页。
⑦胡惠林:《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14页。
上一篇:基层社会治理视角下的人民调解制度 下一篇: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