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论文欣赏 >

民族复兴视域下科技创新环境培育与优化


2016-08-12    来源:人民论坛    作者:隗金成 房广顺

【摘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创新发展理念,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优质环境,是扎实推进科技创新的必要前提。科技创新环境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的、流变的系统,必须运用辩证思维加以认识和改造,着重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创新能力与创新文化等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而引导科技创新主体的创造活力彻底释放、充分涌流。

【关键词】民族振兴 科技创新 环境 辩证思维

【中图分类号】G30                        【文献标识码】A

科技创新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本质要求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并提出要“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这是我党在深刻总结世界各国发展经验、准确把握我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立足于宏大的历史视角和国际视野,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来的重要论断。

从近代历史来看,众所周知,近代中国走向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科学技术的全面落后。正当西方世界如火如荼地通过工业革命迅速崛起之时,古老的中华民族却依然沉浸在天朝上国的孤芳自赏之中。直到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击碎了国人的千秋大梦,饱受屈辱的中华民族才猛然警醒,得出了“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梦想便在这样的深刻反思中应运而生。中华民族的衰落源于科技落后,中华民族的复兴也必始于科技振兴,将科技创新作为民族复兴的重要动力,这既是对历史逻辑的充分尊重,也是对现实问题的合理回应。

时至今日,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洗刷近代屈辱、重塑民族自信的伟大胜利指日可待。然而,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进程看,前期的劳动力、资本等要素投入所带来的红利已基本消耗殆尽,发展动力不足、经济下行压力等问题正日趋显现,实现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的转型升级已迫在眉睫,这个问题解决不好,之前的所有努力都有可能付之东流。是选择乘胜追击还是功败垂成,在关乎民族利益的根本问题上不容许有任何犹豫和退却,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依靠科技创新破解当前的困局,通过科技创新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为民族复兴提供新引擎。另一方面,从我国当前的国际地位看,历经几十年的快速赶超,我国已经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我们不能不清醒地认识到,这种赶超从根本上讲并非得益于自主科技创新,而是主要通过吸纳和转让西方的落后科技、落后产业来实现的,经济大而不强的“虚胖”问题十分突出,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发展质量上依然存在较大差距。

现如今,我国逐步完成了“跟跑”,实现了“并跑”,“领跑”顺理成章地成为下一个目标,然而,试图像以往一样继续通过模仿和山寨来实现这一目标显然已不复可能。真正的民族复兴不仅是经济总量回归到世界第一的地位,更要求在科技水平、发展理念、治理能力等各方面走在世界前列,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再亦步亦趋地跟在西方发达国家的身后,而必须通过科技创新成为引领世界发展的“排头兵”。“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①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既是有效破解改革发展困局的形势所迫,更是积极主动适应全球化进程的大势所趋。抓好科技创新,对于推进改革创新具有提纲挈领的特殊功效,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讲就是牵住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就是抓住了新一轮发展机遇,必将为我国继续保持平稳发展态势、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喷涌澎湃的牵引动力。

优化环境是推进科技创新的必要前提

科技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战略工程,需要多方面条件的协同作用,科技创新环境就是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纵观世界各国历史,凡科学技术蓬勃发展者,无一例外都拥有政府的支持、制度的保障、文化的支撑,一言以蔽之,都具备有利于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种子,那么科技创新环境就可以被看作是土壤、水、阳光和空气,为科技创新提供赖以成长的生命滋养和基本要素。科技创新环境包括外环境和内环境,其具体内涵随着对科技创新主体界定方式的变化而变化。如果将一个国家或民族视为科技创新主体,它的国际关系、外交政策、经贸合作等就是外环境,而国家的政策导向、法治状况、社会文化等则构成内环境;如果将一个科研机构视为科技创新主体,那么国家的宏观政策、民主法治、价值取向等就成了外环境,而机构内部的人际关系、学术氛围、激励机制等共同构成内环境;如果将一名科研人员视为科技创新主体,那么他所在团队的运行机制、组织文化、成员素质等构成外环境,而他本人的科学态度、批判精神、创新思维等则可以看作是科技创新内环境。由此可见,科技创新环境是一个层次错落、结构立体、流变无常的开放系统,其对科技创新的作用具有综合性、关联性、动态性的特点。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科技创新环境系统的不同层级是人为划定的,在现实中并不存在清晰的边界,而是处于完全开放、水乳交融的状态,科技创新环境的所有要素都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在这个开放系统中彼此关联交织,不同层级和同一层级的各要素可以跨领域、跨层级地相互影响,而这种或直接、或间接的相互影响最终共同作用于人们的科技创新活动,决定着科技创新产出。构成科技创新环境的各要素时而冲突对抗,时而配合协同,错综复杂的作用机制背后遵循着特定的运行规律,规律的核心就在于不同环境因素对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人产生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曾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②这一论断充分阐明了人与环境之间的交互关系。这里面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人的人格品质的塑造、思想框架的构建、行为习惯的养成,无不受到周围环境潜移默化和日积月累的影响,进而在自身的思想和行为中打下所处环境的烙印;二是作为实践主体的人并不是完全被动地接受环境影响,而可以通过自觉的能动的活动改变环境,人改变环境的同时也必然带来自身的改变。

马克思的这一科学论断为我们通过优化科技创新环境来推动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因为科技创新作为人的实践活动,具有其立足的现实基础和存在的社会环境,有利的环境会为科技创新带来福音,而不利的环境则可能成为科技创新的桎梏。通过对科技创新环境的改造和优化,可以激发科技创新动力,规范科技创新行为,保障科技创新权益,松解限制科技创新的束缚,破除禁锢科技创新的壁垒,规避阻遏科技创新的风险,引导科技创新主体的创造活力彻底释放、充分涌流。

运用辩证思维培育优质科技创新环境

科技创新环境的系统性、复杂性和流变性,决定了我们必须以辩证的思维方法来认识和改造它。“辩证法在考察事物及其在观念上的反映时,本质上是从它们的联系、它们的联结、它们的运动、它们的产生和消逝方面去考察的。”③这就要求我们在培育和优化科技创新环境的过程中,要从把握不同环境要素在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关联、各要素生成发展消逝的过程等方面入手,对科技创新环境进行系统的、综合的、动态的考察与分析,按照环境要素对科技创新的作用机制和内在规律进行科技创新环境的改造、重塑和优化。运用辩证思维培育优质科技创新环境,必须要紧密结合我国科技创新的基础与现实,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着重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

第一,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辩证关系。实施创新驱动,推进科技创新,最根本的是要解决好动力问题,也就是要充分调动科技创新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以往我国科技创新领域与其他领域相类似,政府包办、市场缺位的问题比较突出,政府权限没有边界、大包大揽,在行使职能中越位、错位、失位的现象同时并存,政府对科技创新该管的没管起来,不该管的又干预得过多过细,导致出现“跑部钱进”等一系列不合理现象,科技创新的动力不足、活力不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一科学决策在科技创新领域同样适用,要推动实现科技创新项目来源于市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到市场,科技创新价值由市场评估,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发挥市场功能,授予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市场主体充分的自主权,有效调动他们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

从转变政府职能的角度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应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要着力改善政策环境,将科技创新作为战略工程来抓,为科技创新定好方向、定好基调、定好原则,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梳理清晰,重特大科技攻关项目可采用政府招标或委托立项的方式推进,中小微项目应充分放权于市场、让利于市场,形成政府大引擎和市场诸多小引擎同时驱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二是要着力改善法治环境,保障科技创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据可考,通过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来规范科技创新的市场行为,依法打击学术不端、侵犯知识产权等失信行为,依法保护科技创新主体的基本权益,通过优化法治环境鼓励首创、激发原创。三是要着力改善服务环境,按照市场规律和需求统筹配置资源,科学搭建科技创新平台,简化科技创新相关行政审批环节和手续,落实好科技创新的评价和激励政策,推动政府由管理者转变为服务者,帮助科技人员摆脱繁杂事务,确保他们集中精力搞研发、抓攻坚,真正解放科技创新生产力。

第二,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的辩证关系。科技创新的直接目的在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而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则在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这就要求科技创新不能片面地以追求经济发展为目的,而要将经济发展作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手段和前提,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科技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克服科技创新领域的“GDP主义”,将科技创新的方向定位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上,只有如此才能实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完美结合、科学真理性与价值合理性的有机统一。

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的辩证关系,关键是要努力构建以人为本的社会环境,积极营造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一是必须坚持科技创新为了人民,克服只见物不见人的思想弊病,避免卷进“拜物教”和资本逻辑的旋涡,避免陷入工具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泥潭,保证科技创新始终为人民大众服务,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想和群众根基。二是必须坚持科技创新依靠人民,积极倡导科技创新人人有责的社会风尚,充分发挥人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努力开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在火热的科技创新实践中有所作为、有所贡献。三是必须坚持科技创新惠及人民,科技创新成果不应被束之高阁,更不应被少数人据为己有成为谋求私利的工具,而必须走进大众、走进生产、走进生活,为人民群众带来看得见的方便、摸得着的实惠,使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科技创新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的辩证关系,就是科技创新既要坚持全民共建,又要保障全民共享,要使人民群众在参与科技创新的实践中得到发展,在享受科技创新成果的体验中得到发展,使人这个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成为科技创新的最强推动者和最大受益者。

第三,要处理好理论创新与成果转化的辩证关系。科技创新是一项复杂的人类实践活动,需要经历一个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螺旋上升的思维过程,充分体现了认识与实践的对立统一和矛盾运动。科技创新是一项理论活动,更是一项实践活动,它的逻辑起点是针对现实问题,它的最终归宿也在于解决现实问题,这成为一切科技创新活动的意义和价值所在。正如马克思所说,“光是思想力求成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④然而,科技创新成果并不直接就是社会生产力,只有当它与其它生产要素有机结合之时,才能迸发出第一生产力的强大力量,成为促进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推动力量。“科技成果只有同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相结合,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实现创新驱动发展。”⑤因此,完整的科技创新过程实质上体现了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第一次飞跃将生动的直观上升为理性的思考,也就是将对社会现实的观察与反思凝练为科技创新成果;第二次飞跃将理性的思考上升为实践,也就是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正确认识理论创新与成果转化的辩证关系,有利于我们达成两个重要共识:一是必须加强理论研究,特别是要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因为基础理论最具根本性、稳定性,代表了事物最深层次的联系和最为普遍的规律,它未必直接指向某个具体问题,却对任何现实问题具有指导意义,为所有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提供了基本观点、基本方法,是所有科技创新活动的预设前提和根本基础。二是必须加强成果转化,将科技创新成果引入其它生产要素,既在转化中实现科技创新成果的价值性,又在转化中检验科技创新成果的真理性,推动思想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理论力量转化为实践力量,切实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牵引作用。理论创新与成果转化缺一不可、彼此支撑,实现二者良性互动的关键就在于要努力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积极构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工作格局,帮助科技创新成果找到市场,依靠市场支撑科技创新实践,构建优势互补、主体互助、平台共建、收益共享的科技创新生态环境。

第四,要处理好创新能力与创新文化的辩证关系。推进好科技创新,既需要强大的创新能力作为基础,也需要浓郁的创新文化作为支撑。创新能力代表着科技创新的硬实力,创新能力不强则科技创新难以自立;创新文化代表着科技创新的软实力,创新文化不浓则科技创新难以恒远。推进科技创新必须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创新能力,加大资金、设备等要素投入,培养和引进高端科技人才,打造世界一流的创新平台和科研团队;一手抓创新文化,通过扎实有效的宣传教育,丰富和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营造求真务实、昂扬进取的创新氛围。创新文化在科技创新环境中处于极为特殊的地位,它看不见、摸不着,却发挥着实实在在又举足轻重的功效,在这里,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谈一谈创新文化的培育问题。一是要培育攻坚克难的气魄,科技创新不同于其它工作领域,它所面对的都是前人未曾企及的高度和未曾开垦的处女地,探索的过程必然充满艰难险阻、遍布坎坷荆棘,没有点儿理想追求和壮志豪情是无法到达成功彼岸的,因而要大力培育挑战极限的勇气、追求卓越的信念、百折不挠的韧劲,使人们能够在科技创新实践中积极地面对一切困难、勇敢地迎接一切挑战。二是要培育博远开放的视野,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在所有领域领先世界,即使有些领域现在领先也未必能保持永远领先,只有睁开双眼看世界才能清醒地正视自身的优势与差距,这就要求科技创新不能只关起门来埋头苦干,也必须打开国门学习借鉴,坚持将自主科技创新与引进先进技术有机结合,力争在探索过程中少走冤枉路、不做无用功。三是要培育包容失败的胸怀,科技创新的本质特点决定了它不可能一创就新、一做就成,与最终的成功相比,可以说失败才是科技创新的主旋律,面对失败要宽容大度而不应计较苛责,更不能为了避免失败而人为地制造所谓的成功,要尽力扭转当前科技创新中急功近利的思想倾向,以不忘初心的战略定力彰显创新自信。

(本文系20l5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契合性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L15BKS007)

【注释】

①习近平:“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6月1日。

②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72~173页,第11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97页。

⑤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124页。


上一篇:基于共词分析与文献回顾的国内供应链金融文献述评 下一篇:基层社会治理视角下的人民调解制度
相关文章推荐

  • 音乐论文:文化符号视域下的广西舞剧创作研究
  • 核心论文:课程思政视域下专业课重构设计
  • 红船精神:民族复兴伟业的强大精神力量
  • 论了一容小说的苦难书写
  • “乔哈里窗”视域下高校学生宿舍共同愿景构建
  • 混合式学习视域下的网络核心课程学习空间研究
  • “续理论”视域下如何提高应用型高校外教口语
  • 浅谈加强基层统战工作促进民族宗教领域和谐稳
  • 共享医院的制度规范:功能视域下的法经济学分
  • 论文发表参考: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乡村旅
  • 略谈习近平新时代关于民族理论与政策的新发展
  • 加快传统文化复兴步伐
  • 基于民商法视域的商事信用法律制度构建
  • “中国梦”视域下以党建促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
  • “一带一路”视域下丹噶尔古城旅游资源开发SW
  •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视域下的大学生网络道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