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论文欣赏 >

注重职业能力的应用型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2016-08-12    来源:财会月刊    作者:李晓明(教授)

  【摘要】应用型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是将传统的以理论教学为主的会计学本科学历教育与强化实训实践教学以及会计职业资格培育融合,优化课程结构,提早规划学生的职业目标,加强实验室模拟实训课教学,着重培养学生成为胜任的职业会计师所必须和潜在的职业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和职业竞争力。
【关键词】应用型;会计专业课程;实训;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994(2016)24-0118-3

目前一般高校会计专业教育及其课程体系仍然维持着重理论轻实务、重课堂轻实践和重学历轻职业的教学模式,造成大量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因为缺乏实践经验和职业能力,面临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和就业困难的压力。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职业会计师又成为现代经济社会大量需要的专业人才。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和具有职业能力的会计本科人才以及毕业后成为合格的职业会计师等专才已经成为现实的客观需求。要想培养这种应用型会计人才,就要深入研究如何优化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只重视理论教学的模式,促进会计学本科学历教育与实训教学以及会计职业资格培育相融合,注重应用型会计人才职业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毕业生的职业竞争力和就业能力。
一、专业理论课与会计职业资格考试融合,优化课程结构
要改革传统的重理论知识、轻职业能力的本科会计专业课程结构,就要改变目前片面强调厚基础、宽口径的状态。要实施“三早”教学模式,即早接触专业、早规划职业目标、早参与实践实训,大三前学完会计专业知识。提倡“从实践出发讲授理论,应用理论到实践”的“实践—理论—应用”教学方式,调整会计专业课程的进度和内容结构。将专业课程前移至大一,并做好会计专业认知和职业规划教育。在大学第一年开始就要在基础课教学的同时加强会计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和实验课教学;大学本科前三年则重点与职业资格考试课程融合,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国际和国内的财会专业职业资格考试,调整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和管理学类选修课的结构,并明确职业目标。课程进度和教学目标如下:
大一在开设管理学原理、数学、英语和政治的同时,第一学期还要学完专业课会计学原理(含课程实验)、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第二学期学完会计电算化、中级财务会计Ⅰ,夯实会计职业的入门基础。职业目标为: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能记一套小型企业会计账,并达到一般会计的实操水平。
大二开设微观经济学、应用统计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的同时,学完中级财务会计Ⅱ、财务会计综合案例(计算机和手工模拟实训课)、成本会计、管理会计、高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税法以及经济法等专业课程。这些课程涵盖了一名会计师所必须掌握的知识,主要涉及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方面的核心知识,也为接下来进行技能阶段的详细学习搭建了一个平台。财务会计知识课程模块包括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3门课程(共14学分224课时),法规知识模块包括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税法和经济法3门课程。对会计理论、会计准则和经济法规进行系统学习后,再讲授财务会计综合案例(64课时),在实验室模拟训练学生的综合会计操作技能。职业目标为:通过全国助理会计师资格考试,初步掌握会计师中级资格考试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
大三开设生产运作管理、组织行为学等理论课以及ERP模拟实训等实验课,结合计算机软件完成会计专业相关实验课的同时,学完审计学、高级财务管理、资产评估、税收筹划、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投资学、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等会计专业应用型本科学历的拓展课。这一部分为职业会计师培养的专业阶段课程,是对大二知识和技能课程的延伸和发展。该阶段课程主要增加实际案例教学的比重,引入作为未来的职业会计师所必须且更高级的职业技能和解决更复杂问题的知识技能。为提高会计专业教学的国际化水平以及学生就业的竞争力,应开设《会计专业英语》、《国际财务报告》两门双语课。大三第一学期讲授《会计专业英语》,夯实专业英语基础,同时用英语再复习CPA财务会计类似内容,并加深对国际会计术语的理解,减少第二学期学习《国际财务报告》的障碍。第二学期讲授《国际财务报告》双语课(采用ACCA的核心课 F7 Financial Reporting全球统考全英文考试教材),系统地学习国际注册会计师职业资格ACCA考试中有关国际财务报告会计准则IFRS的最新内容,与大二已学过的CPA会计对比并接轨。大三两个学期主修以上14门课程(共42学分672课时),每学期16周,每周平均完成21课时,就可以完成会计专业阶段的全部课程。职业目标为:达到全国中级会计师考试的知识水平,具备中型企业会计的实操水平,达到中国注册会计师CPA和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ACCA的单科课程考试水平。
大四第一学期,对于毕业以后准备进入银行、外贸等企业工作的学生可选修金融企业会计、国际金融与结算、营销学原理等就业导向性强的专业课程。对准备从事会计专业的学生开设成本会计实训、管理会计实训、会计专题实训(税务实训)、审计实训和工商业沙盘等会计专业技能实训课程(开设时间为9周,每周18个课时,共8至10个学分),进一步培养过硬而全面的会计操作技能,以尽快适应就业岗位的工作。然后集中3周时间完成专业实习,要求学生在对企业实际调研和在实验室运用计算机软件仿真实验实习的基础上,模拟企业实际情况选择完成以下实训:整套中级财务会计核算与财务策划的设计、税务筹划和财务制度设计、审计工作底稿与审计报告的设计等。达到大学会计本科要求的知识水平和工作技能。大四第二学期,学生自主深入实习单位完成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职业目标为:具备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的知识结构和职业会计师的专业知识和基本职业能力,参加CPA单科考试。最终达到应用型会计人才教学目标:会计本科知识结构合理;会计操作熟练;会计本科毕业证和会计职业资格证双证结合。
对主要会计专业课程,全部采用中国注册会计师(CPA)全国统一考试教材,按照与国际会计师标准并轨的CPA考试大纲的标准组织较高水平的教学;其他会计专业课程全部选用会计专业优质学历教育教材,将会计专业学历教育与职业会计师资格的培养融为一体。
二、加强实验课教学,探索会计专业实训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
由于财务工作岗位涉及企业的机密信息,因此企业不会开放接待学生到财务部门跟班实习,学生很难得到实际的财会专业技能训练。可见,要加强对应用型会计人才的专业知识应用、实际会计业务处理技能以及操作计算机等职业能力的培养,就要借助专门的计算机软件在实验室模拟企业实际经营管理中供产销流程的全部会计核算过程,以及税务和银行的实务处理过程,构建多媒体的会计仿真实验室和各种工商管理实践相结合的开放式实训教学平台。
首先,要到企业现场参观实习增加感性认识;然后,依托专业教学实训化的实验教学平台,让学生通过计算机和手工模拟企业完整的会计核算以及税务和银行业务的处理过程。
通过实验教学平台,将提高学生的会计业务实操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贯穿于财会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分类课程实验、专业实训、计算机仿真会计核算实训、综合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社会实践、学科竞赛、专业资质认证等环节,组织实施由课内到课外、由初级到高级、由分立到综合、由课程到专业再到素质的全方位、全过程的系统性实践教学,形成与理论教学相互协调、相互渗透、自成系统的综合实训体系。构建开放式实验教学平台,实行会计专业教学实训化,可分成基本操作技能训练、专业综合技能训练、自主创新能力训练、职业素质训练四大模块,逐级推进。
第一级:基本操作技能实验模块。包括大一新生对企业运营和财务及会计的认知基础实验,会计学原理课程单元实验,会计电算化、金工、电工等基本技能实训等,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增加学生对企业运营过程和财会的感性认识。
第二级:专业技能实验模块。对大二开设计算机仿真的“财务会计综合案例”课程,首先运用多媒体软件引导学生在计算机上模拟完成某个上市公司对187笔经济业务原始凭证的确认计量、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财务报表的全部会计核算工作;然后对学生进行分组,分别从187笔业务中随机抽取160笔以上的不同业务,再由各组学生用手工完成填制真实的三栏式凭证和账簿、结账、试算平衡、编制财务报表和证账表整理装订等实际会计业务;最后再将这些业务的会计分录重新登记到有账户对应关系的T型账中用手工试算平衡,以此训练学生对会计信息系统中账户联系和转换的查阅分析判断能力,以及用手工计算器对数据的快速处理技能。还要通过深入企业现场的实习等,结合相关专业课学习,训练学生的初步专业实践能力。
第三级:专业综合实验模块。在大三开设财会信息ERP处理、财务管理沙盘和计算机多媒体仿真审计等实验课,训练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专业能力,到实习基地和企事业单位进行定点的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并完成综合应用专业知识的财务会计课程设计。改革现行以理论研究为主的毕业论文实践环节,针对企业的实际财会问题进行毕业项目设计,参与企业会计核算体系的建立、策划企业财务管理方案、调研企业财会问题并编写相关的分析评价报告,注重培养学生对财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四级:职业综合素质实验模块。邀请企业和社会的财经实践专家来学校开设专题讲座,组织课外专业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研究、各种专业资格认证培训、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等专业竞赛、大学生创业计划等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创意创新、表达交流、团队合作等综合素质。三、应用型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要解决会计实验与实训课程不足的问题,一方面要在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等理论性课程中改进教学方法,增加相应的课程案例实验环节;另一方面,要单独开设财务会计综合案例实训、成本会计实训、管理会计实训、税务实训、会计电算化等在实验室讲授的计算机仿真加手工的实训课,通过计算机仿真模拟实际的综合案例,引导学生强化会计技能训练。从合理配置理论课与实训课程的结构上实现会计专业理论教学实训化、专长实训教学高强度的目标:力争使会计专业实训课时占总理论课时的比例达到50%;在实验室单独开设实训课合计23学分,占理论课总学分78学分的30%。课程结构分析如下表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上表中,CPA为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教材,1/3表示全部理论课时的1/3用案例或课程实验教学,但不单独开实验课。表中资料及学分数据来源于本校会计专业教学计划。

主要参考文献:
靳磊.谈应用型本科精品课程建设[J].财会月刊,2008(33).


上一篇:税收规避行为的国内外文献综述与展望——基于企业价值视角 下一篇: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之建设——基于AOL视角
相关文章推荐

  • 经济核心期刊:新职业的动力机制与发展趋势
  • 核心论文:新职业转正与新阶层青年的社会参与
  • 核心论文:新时代提升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的路径
  • 供给侧结构改革与职业培训的良性互动
  • 职业教育如何形成多元共治新格局
  • 户外自主性角色游戏促进幼儿情绪表达能力策略
  • 浅谈职业院校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 用好思维导图 提升政治课品质
  • 领导活动要素与全面从严治党能力的提升
  • 职业院校档案管理服务职能及有效发挥策略
  • 艺术教育对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促进作用的研究
  • 浅谈高职院校英语教育中教学和职业技能的结合
  •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英语教学评价体系研究
  • 浅析数学思维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培养
  • 高职男护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浅析
  • 安国市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研究